語文句子成分劃分教案範本(初中)
教學目標:
1、能夠了解掌握句子的含義
2、能夠掌握各句子的各個構成成分
3、能夠學會劃分句子成分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能夠學會劃分句子成分的方法
教學方法:講練結合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壹、句子成分
(壹)句子成分概說
1、 什麽是句子成分
句子成分就是句子的組成成分,也就是單句的句法結構成分。因為短語和句子的區別在於有沒有語調,所以當短語加上語調成為句子時,短語成分也就成為句子成分。
2、兩種析句法
有兩種基本的析句法:句子成分分析法和直接成分分析法。
句子成分分析法又叫中心詞分析法,這種分析法壹分為多,在壹個平面上壹次分出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六大句子成分,其中主語、謂語(有時包括賓語)是主幹成分,其他是附加成分。 直接成分分析法又叫層次分析法,認為句子是有系統、分層次組合起來的,這種方法把句法結構壹分為二,分析出來的兩個部分叫直接成分。然後不斷層層二分,揭示語言中句子結構的層次性。
3、句子成分概述
主語是陳述對象,回答“誰”、“什麽”等問題,謂語是對主語加以陳述的,回答“怎麽樣”、“是什麽”、“做什麽”等問題,主謂之間用 || . 動語是支配關涉賓語的,賓語是被支配關涉的對象,動賓之間用 | . 中心語是被修飾、限制、補充的成分,有主語中心語、賓語中心語、謂語中心語、動語中心語,分別用 = 、 ~、__表示。
定語是名詞性偏正短語中修飾、限制中心語的成分,用( )表示。 狀語是謂詞性偏正短語中修飾、限制中心語的成分,用[ ]表示。
補語是中補短語中補充中心語的成分,用< >表示。
(二)主語
謂語
1、主語的構成 經常做主語的是名詞性詞語,包括名詞、代詞、數詞、重疊的量詞等實詞,以及定中短語、同位短語、的字短語等名詞性短語。
處所方位詞語在句首可能是主語,也可能是狀語,判斷的標準:
(1)作為陳述對象,是主語;否則是狀語。
(2)能移到句中的是狀語,不能的是主語。
(3)看句子類型,存現句中的處所詞語是主語。
主謂短語在特定條件下也可以做主語,條件與謂詞性詞語做主語的條件相同。 副詞、介詞短語不能做主語。
2、謂語的構成
經常做謂語的是謂詞性詞語,包括動詞、形容詞,以及動賓短語、連謂短語、狀中短語、中補短語等謂詞性短語。 主謂短語做謂語形成主謂謂語句。
3、主語的意義類型
句子成分的意義類型是看句子成分之間的語義關系,進行語義分析,這樣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義。
我們主要是以位置關系判定主語的,主要分三種類型:
(1)施事主語 施事主語是謂語動作行為的發出者,構成“施-動”關系。大多數主語屬於這種類型。
(2)受事主語 受事主語是謂語動作行為的承受者,構成“受-動”關系。受事主語的句子是被動句,施事可以出現也可以不出現,可以用“被”,也可以不用。
(3)非施受主語
非施受主語既不是動作行為的發出者,也不是動作行為的承受者,而是施受以外的其他語義關系的主語。分為兩類:A、謂語中用非動作動詞,如“是、有、像”等;B、謂語中用動作動詞,但主語表示動作涉及的工具、處所。
(三)賓語 1、賓語的構成 賓語和主語的區別主要在於位置的不同,以動詞來說,主語在動詞前,而賓語在動詞後。做主語的詞語大都可以做賓語。
經常充當賓語的是名詞性詞語(和主語相同)。 謂詞性詞語在特定條件下也可以做賓語。
名詞性詞語的賓語稱為名賓,謂詞性詞語的賓語稱為謂賓。名賓是常見的,因而要重點把握謂賓。名賓和謂賓對謂語動詞有選擇性,並不是所有的動詞都可以帶名賓,或者帶謂賓。
能夠帶謂賓的動詞有:
(1)判斷詞“是”。既可帶名賓,也可帶謂賓。
(2)心理動詞。如“喜歡、盼望、認為、覺得、討厭、愛、恨、怕”等,既可帶名賓,也可帶謂賓。
(3)感知動詞。如“知道、聽見、感到、感覺、明白、看到”等,既可帶名賓,也可帶謂賓。
(4)表示動作始終的動詞。如“開始、進行、結束”,壹般只能帶謂賓。
(5)表示對待、處理意義的動詞。如“加以、給以、予以、給予、足以、難以、得以”等,只能帶謂賓。
(6)“於”類動詞。如“勇於、敢於、善於、易於”等,只能帶謂賓。
2、賓語的意義類型
賓語的意義類型和主語的意義類型相同,但常見的主語意義類型是施事主語,而賓語常見的意義類型是受事賓語。 (1)受事賓語
這類賓語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或結果,分為對象賓語和結果賓語。“買汽車”是對象賓語,“造汽車”是結果賓語。結果賓語表示的事物只有在動作完成之後才有。
(2)施事賓語
這類賓語是動作行為的發出者,主要出現在存現句和供賓句兩種句型中。如“門口站著壹個人”、“壹間屋住四個人”。
(3)非施受賓語
非施受賓語是施事、受事以外的、或難於斷定是施事還是受事的賓語,分兩個小類: A、動詞為動作動詞,賓語表示該動作行為的處所、工具、目的、原因等,如“吃食堂”是處所賓語,“吃火鍋”是工具賓語,“吃大款”是原因賓語。
B、動詞是非動作動詞,如“是、有、像、當、算、在、姓、變成、成為、當作、成了”等,這些動詞表示某種關系。
主語和賓語的施事、受事關系壹般表現為“施-受”(我看書),也可以表現為其他多種關系,如“受-受”(土豆燉牛肉),“非--施”(外面來人了),“非-非”(他是學生),“施-非”(他吃火鍋)。
(四)定語 狀語 補語
1、定語的構成 定語的構成範圍很廣,幾乎除副詞、量詞以外的所有實詞,的字短語以外的所有短語都可以做定語。 定語分為描寫性定語和限制性定語。描寫性定語由形容詞或形容詞性的短語充當,限制性定語由形容詞性詞語以外的詞語充當。
壹般認為,不存在純描寫性的定語,描寫性定語常常兼具限制性,如“紅衣服”同時也區別於別的衣服。
定語的排列順序壹般是:(1)表示領屬的詞語;(2)表示指示或數量的詞語;(3)表示性質、狀態的詞語。
2、狀語的構成 狀語的構成:經常做狀語的是副詞、形容詞、時間名詞、助動詞以及介詞短語、方位短語、量詞短語(動量)等。 狀語的語義:狀語表示的語義主要有時間、處所、程度、範圍、數量、肯定否定、情狀、語氣等。 狀語的位置:壹般為句中狀語,在主語後、動詞形容詞前。也可以是句首狀語。特殊情況下狀語可以後置。多數狀語既可以是句中狀語,也可以是句首狀語,而“關於”組成的介詞短語狀語只能是句首狀語。
3、補語的類型 能夠做補語的是形容詞、動詞、副詞(很、極)、數量短語(動量)、聯合短語(謂詞性的)、狀中短語、介詞短語、動賓短語、主謂短語等。
補語的意義類型有:
(1)結果補語。結果補語表示動作行為的結果。如“說破了嘴”。
語義指向分析:結果補語的語義指向可以不同,試比較:我們打贏了球--我們打破了球--我們打完了球、我們吃飽了飯--我們吃多了飯--我們吃完了飯。 (2)程度補語。表示動作行為或性質狀態的程度。 程度補語常由副詞(很、極)、量詞短語(壹些、壹點)、謂詞性短語、形容詞充當,其中心語壹般為形容詞、心理動詞。
(3)趨向補語 趨向補語表示動作行為或性質狀態變化的趨向。
趨向補語用趨向動詞。
其位置和用法比較靈活。
(4)數量補語數量補語表示動作行為的數量或頻率。
數量補語由量詞短語充當,有兩種:表示動量的量詞短語,如壹次、壹回;
(2)表示時間量的量詞短語(時段),如壹年、壹個月。
數量補語的位置:動語後、謂語後或賓語後。
(5)時間處所補語 時間處所補語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或處所。 時間處所補語由介詞短語充當。
(6)對象補語 對象補語表示動作的對象或比較對象,由“於”構成的介詞短語充當。
(7)能否補語 能否補語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由“得”和 “不得”構成。
6、補語和賓語並存時的位置 補語和賓語都是動詞後的成分,其位置關系有如下情況:
(1)(動語中心+補語)+賓語。如“他鎖好了車”。
(2)(動語+賓語)+補語。如“我看過他幾次”。
(3)(動語中心+補語+賓語)+補語。如“他說不出話來”。
(4)動語+近賓語+補語+遠賓語。如“他教過我幾次英語”。
7、補語和賓語的辨別
(1)詞性不同。 賓語壹般由名詞性詞語充當,特定條件下也可以由謂詞性詞語充當;而補語壹般由謂詞性詞語充當。因此,動詞後的名詞性成分多為賓語,謂詞性成分則需要看與動詞的關系。 量詞短語中的動量短語壹般做補語,物量短語壹般做賓語。
(2)關系不同。 動語和賓語是支配關涉關系,回答“誰”、“什麽”等問題;中心語與補語是補充說明關系,回答“怎麽樣”、“多少”、“多久”等問題。動詞後的謂詞性成分主要依靠這種區別判斷是賓語還是補語,即看其能不能夠被“什麽”代替。
(3)轉化方式不同。 有賓語的句子可以轉換成“把”字句。“他浪費了壹個小時”可以轉換為“把”字句,“壹個小時”是賓語:“他工作了壹個小時”不能轉換,“壹個小時”是補語。
(4)助詞“得”。 結構助詞“得”是補語標誌。但要註意“得”是構詞語素的情況,如“取得、曉得、認得、贏得、使得、省得、分得、獲得、覺得、記得、虧得、懶得、樂得、落得、值得”等,這些詞後面的成分壹般是賓語。
(五)中心語不同層次、不同位置上有不同的中心語。
1、主語中心語主語中心主要由名詞性詞語充當。
2、賓語中心語賓語中心語常由名詞性詞語充當。謂詞性詞語也可以做賓語中心語,但必須借助助詞“的”。
3、謂語中心語謂語中心語常由謂詞性詞語充當。名詞性詞語也可以做謂語中心語,狀語壹般為表示時間、範圍的副詞“已經、都、只、就、才、凈、光、真”等,近些年來,程度副詞也可以做這樣的狀語,如“很北京”。
4、動語中心語動語中心語由動詞充當,動語中心語後面既要有賓語,也要有補語。
二
單句的類型單句可以分為句型和句類。句型是按句子的語法結構特點劃分出來的類型。單句句型分為主謂句、非主謂句。句類是按句子的語氣用途劃分出來的類型。句類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壹個句子既可以從句型角度分析,也可以從句類角度分析。如“他來了?”屬於主謂句句型,屬於疑問句句類。
(壹)句型:句型是從句子結構方面給句子的分類,句型具有層次性。句子首先分為單句和復句。單句是詞或短語構成的句子;復句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意義密切關聯、結構上互不包含的單句形式構成的句子。根據構成句子的詞語性質,單句分為主謂句和非主謂句。主謂句是由主謂短語構成的句子;非主謂句是由詞或非主謂短語構成的句子。1、主謂句(1)名詞性謂語句名詞性謂語句是名詞性詞語做謂語的句子,大多表示判斷,也可以表示描寫。如“魯迅浙江人。”(2)動詞性謂語句動詞性謂語句是動詞性詞語做謂語的句子,分為帶賓和不帶賓兩種。如“他看過這本書。”、“我去過。”(3)形容詞性謂語句形容詞性謂語句是形容詞性詞語做謂語的句子。如“這間房子很大。”2、非主謂句(1)動詞性非主謂句動詞性非主謂句由主謂短語以外的動詞性詞語構成。用於說明自然現象、提出壹般要求、提出口號或作為復句的分句。如“禁止吸煙。”(2)形容詞性非主謂句形容詞性非主謂句是由形容詞或形容詞性短語構成的句子。如“真美啊!”(3)名詞性非主謂句名詞性非主謂句是名詞或名詞性短語構成的句子。可以用來表示:A、劇本小說的場景說明,如“東北某火車站”;B、表示感嘆或贊嘆,如“多可愛的孩子”;C、表示突然出現的事物,如“車”;D、表示呼喚,如“老師”;E、表示要求或斥責,如“車票”。(4)擬聲句擬聲句是由擬聲詞構成的句子。如“轟隆!”、“哎呀!”。
(四)現代漢語特殊句型--復雜單句1、主謂謂語句主謂謂語句是主謂短語做謂語或謂語中心的句子。其結構:他 身 體 健 康 。主謂謂語句的兩個層次都是主謂短語,但性質不同:第壹層次上的主語、謂語是全句的主語、謂語,叫大主語和大謂語;第二層次上的主謂短語充當句子的謂語,叫小主語和小謂語。2、雙賓句雙賓句是具有兩個互相之間沒有結構關系的賓語的句子。雙賓句的結構特點:(1)謂語動詞具有“予取”性,如“給、送、問、告訴”等;(2)兩個賓語在結構上都可以與動詞發生動賓關系;(3)兩個賓語之間沒有結構關系。雙賓句中的賓語壹個指人,壹個指事物。離動詞近的賓語叫近賓語、間接賓語;離動詞遠的賓語叫遠賓語、直接賓語。例如:他 || 告 訴 | 我 壹 件 事 。“我”是近賓語、間接賓語;“壹件事”是遠賓語、直接賓語。3、兼語句兼語句是兼語短語做謂語或獨立成句的句子。第壹動詞的賓語同時做第二動詞的主語,叫兼語。兼語句的特點:(1)第壹動詞為使令動詞;(2)兼語與第壹動詞構成動賓關系,與第二謂詞構成主謂關系;(3)第二謂詞語義上屬於兼語。兼語句分類:(1)第壹動詞是“使、叫、讓、請”等表示使令、勸阻等意義的動詞,如“我叫他去”。(2)第壹動詞為“有”,如“外面有人來了”。(3)第壹動詞為“是”,如“今天是妳不對”。(4)其他動詞進入兼語結構有了使令意義,如“班長組織我們去遼沈戰役紀念館”。4、“把”字句把字句是用“把”構成介詞短語,把動詞的支配對象放在動詞之前的句型。如“他把書包放到桌子上”。大部分把字句可以轉換為帶賓主謂句,不能轉換的情況是:(1)動詞後另有賓語;(2)動詞後帶有復雜的補語;(3)意義上不允許。把字句的構成條件:(1)動詞要動作性強;(2)不能是光桿動詞;(3)“把”介引的對象必須確指;(4)否定詞、助動詞只能放在“把”前。
6、“被”字句被字句是用“被”引進施事,或用“被”附著在動詞前表示被動的句型。如“雲彩被風吹走了”、“雲彩被吹走了”。被動意義的表示方法:(1)語義被動;(2)被字句。被字句的類型:(1)[被+施事]+動;(2)被+動;(3)[被+施事]+所+動。構成被字句的條件:(1)用動作性強的動詞;(2)不能是光桿動詞;(3)主語確指;(4)否定詞、時間詞放在“被”前。
5、“連”字句連字句是用“連……也/都……”格式表示強調的句型。如“連他也不願意去”。連字句的分類:(1)主語施事型,如“連他都不來”;(2)主語受事型,如“連書也不看”;(3)重復動詞型,如“連看也不看”。
三 單句成分的分析
(壹)單句分析的方法方法要點:
(1)註重結構層次,也註重結構關系。(2)重視結構中心的作用,善於抓住中心語。(3)註意語義分析在句子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二)單句分析例釋(經濟)的
發展|| [必然] [會] 帶動 |(教育) 的發展。
四:課堂小結
五:鞏固訓練
劃分下列句子的成分
1 陳然高興極了!
2 東西就在這口井裏!
3 壹個青年躺在石制的手術臺上。
4 皇帝的衣服從來沒有獲得過這樣的贊美!
5 他快樂的簡直要跳起來了!
6 《東方紅>>是全國幾萬萬人民的心聲。
7 蹲著的,坐著的,站著的都有!
8 自從處死了偽村長,敵人瘋狂的進行報復!
9 壹九壹六年夏天,雷鋒到佳木斯執行任務!
10 為了保密,黨組織的幾個領導人看了都毀掉了!
11 幾個月的監獄生活,使陳然增長了許多地下鬥爭的經驗!
12 難翻的老界山,被我們這樣笨重的隊伍戰勝了!
13 萬丈高樓平地起!
14 我們學習白求恩同誌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
15 他躺在床上呼呼的睡著了!
16 他們所處的環境比前壹代人好得多!
17 我的祖母曾經常常對我說,柏蛇娘娘就被壓在這塔底下!
18 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
19 我贊美白楊樹!
20 在蒼茫的大海上,狂分卷集著烏雲!
21蠢笨的企鵝,膽怯的把肥胖的身體躲藏在懸崖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