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幼朵,出生在素有“歌的世界,舞的海洋”之稱的中國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黃平縣壹個普 阿幼朵
通苗族家庭。幼年的阿幼朵天生悟性好,歌喉甜,天生麗質,能歌善舞,在苗鄉被當地群眾稱為“苗家小歌手”。長大後,她不僅擅長歌舞,而且愛好服裝設計。這些“音樂”與“美”的素養造就了這位苗族新壹代樂壇偶像。 1999年,阿幼朵在貴州省舉辦的青年歌手大獎賽上,壹舉奪得金獎。又在國家民委組織的新世紀民間歌手選拔賽中贏得貴州賽區第壹名。此後,阿幼朵在向歌壇攀登的路上,事業成功的榮譽接踵而來,現已成為當今中國歌壇極受歡迎的青年歌唱家。2005年1月參加了維也納中國新春音樂會,演唱《苗嶺飛歌》。她成為第二位走上維也納金色大廳的苗家人。2月,又參加了中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這使得阿幼朵的名字很快傳遍了中華大地千家萬戶,從而得到了“苗族歌後”、“苗族小夜鶯”等名號。
2.贊美苗族的詩詞1、苗族姑娘 作者:短刀 現代 妳在古苗河的溫眸中沐浴 流水親吻妳每壹寸肌膚 妳是湘江打磨千年的玉 妳是月光下晶瑩剔透的永恒 苗族姑娘 是誰卸下了妳銀飾的花冠 教高山的流水托起妳沈睡的夢 妳是整個山谷的公主 壁立千仞是鐵將軍把守 誰都不能輕易靠近 妳是天地間最美的虹 苗族姑娘 出門的時候母親為妳做好了衣裳 蠟染的駿馬盡情飛度 錦繡的鳳凰自由騰飛 妳是深山清澈的泉 妳是江天金色的鳳凰 我開始懷疑我的聽覺 妳壹定是從遠古壹路歌唱而來 我開始懷疑我的視覺 妳走路的時候河水泛著金光 我開始懷疑我的嗅覺 妳回眸壹笑山花正開得爛漫 我開始嫉妒那吻妳的河水 我開始敬畏那護妳的高山 妳是水中的阿狄麗娜 妳的溫柔讓星光迷亂 苗族姑娘 苗族姑娘 頭戴王冠 身穿史詩 2、我是苗族人的漢子 作者:淡言 現代 我是苗族人的漢子 命中給過我陡峭的山峰,蔥郁的森林 伸手可及的鳥鳴 只要邁開腳步就能與草尖私語 我的財富不止於大山和溪流 不止於生輝的銀飾,古樸的吊腳樓…… 苗家妹動人的情歌也會 壹次壹次讓我的血液 千回百轉 我有古銅色的肌膚,鋼鐵鑄成的軀幹 山的脊梁 我有大自然賦予的靈性 只需大吼壹聲 群山就會回敬我壹萬次回聲 無須舞臺,無須伴奏 歌聲是從骨子裏流淌出來的 青苔輔就的地毯 只須借壹片森林作背景 就讓彩虹掛在樹梢上 啄木鳥的鼓點就會讓妳魂不守舍 我不是手執經筒修行的信徒 我也依戀 山外燈紅酒綠的滾滾塵世 喜歡夜色中璀璨的霓虹 喜歡那些異族的兄弟和姐妹,喜歡 那些與命運抗爭的子民,同情 街頭乞討的殘疾人,流浪的狗貓…… 我從不相信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 我只知道 太陽是從苗寨的對面坡爬上來的 越過我家的屋檐 與裊裊升起的炊煙相遇 把溫暖傳遞給吊腳樓前掛著的 壹排排豐腴的玉米 我是苗族人的漢子 我用壹把蘆笙吹響愛情,親情,豐收 我的歌聲高過山峰 長過直白向東的河流,只因 我是蚩尤始祖的後裔,苗家的漢子 3、西江千戶苗寨 作者:陳林海 現代 夜幕比我先到達西江 漫山遍野的燈光 早已為我準備好壹場輝煌的盛宴 我木呆著 不知道從哪開始 才能摸到時間的軌道 雨是匆匆趕來的 壹臉倦容 被我攙扶著從山腰走到山腳 吊腳樓躲在歷史的暗角 看熱鬧的人群 擠走了荷塘壹夏的蛙鳴 我在想 第壹盞燈是在哪個屋子裏最先點亮 然後再傳播火種 如果壹年點亮壹戶 那麽千戶千年的光陰 又要經歷多少艱辛磨難風吹雨打 這個屹立在天地間的露天博物館 把苗族文化擺放在山野間 用現代的方式演繹著 我真想像山間來回逡巡的風 從這壹扇門穿過另壹扇門 從這個朝代走到另壹個朝代 (註:西江千戶苗寨位於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西江鎮,是壹個保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完整的地方。)
4、苗族哭嫁 作者:獨上西樓 現代 哭完所有親人對自己的好 哭來所有親人 相送的豐厚嫁妝 明天我就離開父母 離開兄弟姐妹 離開生我養我的小村寨 隨喜歡又陌生的阿哥 去到從來沒有呆過的家 相處壹個村寨的陌生人 今天 有壹千個理由任性 今天 仍然是父母親最疼愛的閨女 今天 是兄弟姐妹們 形影不離的玩伴 今天 有壹萬個理由哭嫁 我們以習俗的名義 給妳幸福和莊嚴的儀式 哭嫁壹個月 哭出所有的情感 前面那些手足情深的日子 在親情傾註中 我淚流滿面 請允許我哭得像個孩子 在哭嫁聲中 穿上苗族最美麗的服裝 戴上最愛的銀飾 我是從天上下凡的仙女 跨過娘家的門檻 美麗而自信 在我跨入婆家大門的那壹刻 我會發自心裏微笑 給我深愛的人 和我喜愛的未來 我將成為最美的妻子 我將成為最好的媽媽 我站在哪裏啊 都是壹道最美的風景 5、假如苗語消失了 作者:尋安 現代 假如苗語消失了 世界將缺少壹件交流的工具 民族森林裏將有壹棵古老的大樹死亡 只留下幹枯的軀體 所有的知識,所有的傳承 都將隨飄葉落下,化作泥土 供養給其他的大樹 幾百年後 那美麗的苗服,那精致的銀飾 那潔白無暇的鴿子花,那多子多福的石榴圖 所有的種種…… 都將接近死亡,或已經死亡 只留下壹件件毫無生命力的器物 甚至連器物都不會留下 腐爛、風化在歷史的長河中 再過幾百年後 也許會有學者、考古學家知道但那又怎樣,徒留壹聲聲可憐的嘆惜 到那時,還有幾個人 會記得"苗年”,會記得“四月八” 會挑花,會刺繡,會織錦,會蠟染 會制作那美麗的銀飾 對於苗族人而言,誰還會記得 也許都忘了 忘了苗族的歷史 忘了苗族的文化 忘了苗族的節日 忘了苗族的風俗 壹切有關苗族的 苗族人都忘了 如果有壹天 妳遇見了我 我說我是苗族 但是 卻只能說其他民族的語言 只知道過其他民族的節日 妳會怎樣看我 是憐憫,是嘲笑 還是無奈,又或是壹笑而過 當今的社會 各行各業都競爭激烈 都遵循著自然的法則 強者生,弱著亡 苗族的語言正在逐步走向死亡 苗族語言的再生力正在不斷衰減 新生的事物,都壹律沿用其他民族的名稱 什麽電腦,什麽手機,直接照搬 最可怕的是 許許多多的大人們,不再教導孩子們說苗族的話 不敢想像,幾百年後 苗族將往何處而去 還能往何處而去。
3.描寫苗族婦女衣服的句子有哪些上身壹般穿窄袖、大領、對襟短衣,下身百褶裙。
衣裙或長可抵足,飄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動人。便裝多在頭上包頭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長褲,鑲繡花邊,系壹幅繡花圍腰,再加少許精致銀飾襯托。
圖案花紋色彩斑斕的百褶裙,多刺繡、織錦、蠟染、挑花的裝飾,明艷動人。衣裙顏色以紅、藍、黃、白、黑為主,保持了苗族先民“三苗”“好五色衣服”的傳統。
大領對襟短衣和長短不同的百褶裙,有的長及腳面,有的短至腿根,僅七、八寸長。大襟右衽上衣,下著寬腳褲。
上衣無領,衣袖和褲腳繡有寬大花邊,頭纏格子布或青布頭巾,戴耳環、項圈、手鐲。頭飾式樣繁多,挽髻於頭頂,配上各種式樣的包頭帕,有的包成尖頂、圓頂,有的把頭發繞在支架上高豎於頭頂上,別具風格。
盛裝以黔東南獨具特色,把銀飾釘在衣服上成“銀衣”,頭上戴著形如牛角的銀質頭飾,高達尺余。苗族服飾,苗語叫“嘔欠”,主要由童裝、便裝、盛裝組成,“盛裝”苗語叫“嘔欠嘎給希”,即“升底衣服”,“ 嘔欠濤”苗語稱謂即“銀衣”,下穿百褶裙,前後有圍腰。
苗族服飾是我國所有民族服飾中最為華麗的服飾,既是中華文化中的壹朵奇葩,也是歷史文化的瑰寶。湘西方言苗區和黔東方言苗區喜好銀飾,黔南某些地區喜好貝飾,而西部方言區苗族服飾則少銀飾。
銀飾、苗繡、蠟染是苗族服飾的主要特色。 如果說銀飾是苗族女性的代表標誌,那麽服飾則代表著苗家人獨特的藝術作品。
《辭海》裏記載“苗繡已同代表著苗家刺繡最高水平的湘繡、蘇繡、蜀繡、粵繡壹同並列收入。”苗族刺繡、服飾正如著名藝術大師劉海粟稱贊的:“苗女刺繡巧奪天工,湘繡蘇繡比之難以免俗,具有很大的商業開發和前景。
苗族服飾以奪目的色彩、繁復的裝飾和耐人尋味的文化內涵著稱於世。苗族服飾圖案承載了傳承本民族文化的歷史重任,從而具有文字部分的表達功能。
由於歷史的久遠,這些圖案所代表的文字功能和傳達的特定含義也蒙上了神秘的色彩,無法完全解讀,這也是苗族服飾圖案所具有的獨特魅力。 。
4.贊美彜族的句子1、彜族具有悠久歷史和古老文化,彜族人世代在雲貴高原和康藏高原的東南部邊緣地帶的高山河谷間生產勞作,繁衍生息。
2、彜族歷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彜族的祖先就生息繁衍在雲貴高原和金沙江、瀾滄江壹代。
3、彜族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是我國人口較多的民族之壹,大多居住在大西南雲貴高原西部及青藏高原東南邊緣的大涼山、烏蒙山、哀牢山等山脈壹帶和金沙江、元江、南盤江、雅礱江等江河沿岸。
4、勤勞樸實、善良堅強的彜族人民世代在這裏繁衍生息,發明創造了獨樹壹幟的語言文字,譜寫了族群記憶的輝煌篇章。
5、以阿黑、阿詩瑪兄妹反抗封建貴族勢力的不合理婚姻為主線,歌頌了彜族勞動人民不畏強權、努力追求幸福生活的鬥爭精神和英雄氣概。
6、詩歌是彜族人思想情感交流的重要載體和表現方式,在彜族文學中壹直處於領先地位,這與彜族民間詩歌高度發達密切相關。
7、彜族現代詩歌的繁榮昌盛是彜族文學發展的縮影,也是我國多民族文學***同發展的例證。彜族現代詩打破了傳統的藝術形式,產生了不同風格的詩歌文本。
8、彜族的文獻典籍浩如煙海,內容涉及哲學、歷史、宗教、文學等諸多方面。其中《西南彜誌》是記述彜族歷史、風俗的彜文書籍,被譽為彜族的百科全書。
9、彜州楚雄,自然風光秀麗、民族風情多彩,文化底蘊深厚、歷史綿亙悠久。文化賦予古鎮以靈魂,旅遊賦予古鎮以持久的活力與生命力,彜人古鎮形成了壹道雲南少數民族文化旅遊的風景線。
10、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彜族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民族文化,孕育了濃郁醇厚的民族風情。彜族人民在適應自然的過程中創造了富於特色的各式民居。
11、看彜家的《雲衣霓裳》堪比天邊五光十色的雲彩,炫亮了彜家人的眼。人間四月,花柳生長,彜家妹子穿上節日的盛裝,這人面花面相映紅,人比花美,花襯人靚,花與人交相輝映,姑娘的臉上心裏樂開了花。聽曲比阿烏放聲高歌,彜家調子情心合壹,演繹著彜家姑娘的美麗心曲。
12、更加賞心悅目的是彜族青瓦房的彩繪裝飾,從屋檐到門窗,從橫梁到墻板,都繪滿了艷麗繽紛的裝飾花紋和造型拙樸的圖畫,將彜人村落特有的土掌房、垛木房、茅草房、閃片房裝扮得古樸美麗。
13、穿梭在古鎮的大道小巷,鼻息裏浸染著古典民居的氣韻,在各個景觀和園林中,走過的遊人均在演繹中國彜族及各民族的千年文化、萬種風情。
14、彜族崇拜火,是火的民族,不僅僅是他們的日常起居,離不開火,更因為他們的性格如火,耿直,豪爽,做事風風火火,待人熱情如火。
15、彜族村地處民族團結廣場以西,與白族村相對,村內的三虎浮雕墻,展現了彜族虎文化特色。彜族不僅能歌善舞,而且熱情好客。彜族“左腳舞”、“大三弦”、“女子龍燈舞”熱情奔放,富有強烈的感染力。
簡介:
彜族,是中國第六大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彜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彜語支,有北部、東部、南部、東南部、西部、中部6種方言,其中包括5個次方言,25個土語。
彜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區)的高原與沿海丘陵之間,主要聚集在楚雄、紅河、涼山、畢節、六盤水和安順等地,涼山彜族自治州是全國最大的彜族聚居區。
歷史:
彜族的來源眾說紛紜,主要有北來說、南來說、東來說和雲南土著說等,學術界比較壹致的看法是北來說。據漢文和彜文歷史資料記載,彜族先民與分布於西部的古羌人有著密切的關系,彜族主要源自古羌人。
在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初期,彜族先民活動的中心大約在滇池、邛都(今四川西昌東南)兩個區域。在這些地區居住著稱為“邛都”、“昆明”、“勞浸”“靡莫”和“滇”等從事農業或遊牧的部落。根據彜族的歷史傳說,其祖先在遠古時代居住在“邛之鹵”,後來才南下到“諾以”、“曲以”兩水沿岸(即金沙江和安寧河流域)。
大約在公元3世紀以後,彜族的先民已經從安寧河流域、金沙江兩岸、雲南滇池、哀牢山等地逐漸擴展到滇東北、滇南、黔西北及廣西西北部。由於彜族先民定居西南後,曾不斷與其他民族融合,如古代南方的濮人後裔就有許多成為了今天的彜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