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君莫話封侯事壹句出自:《己亥歲二首·僖宗廣明元年》。
作者朝代:唐代曹松
原文: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壹將功成萬骨枯。
傳聞壹戰百神愁,兩岸強兵過未休。?
誰道滄江總無事,近來長***血爭流。
釋義: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富饒的水域江山都已被戰雲籠罩,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都不能實現。
憑君莫話封侯事,壹將功成萬骨枯。?
請別再提什麽封侯的事情了,妳們可知,壹位將領功成名就要犧牲多少士卒生命!
傳聞壹戰百神愁,兩岸強兵過未休。?
傳說壹旦開戰連眾神靈都發愁,兩岸軍隊連年混戰壹直不停休。
誰道滄江總無事,近來長***血爭流。?
誰還說滄江總是太平沒有禍事,近來江水混著鮮血爭先向東流。
擴展資料:
作者簡介
曹松,唐代晚期詩人。字夢徵。舒州桐城(今安徽桐城)人。生卒年不詳。早年曾避亂棲居洪都西山,後依建州刺史李頻。李死後,流落江湖,無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進士,年已70余,特授校書郎(秘書省正字)而卒。
古詩創作背景
這組詩載於《全唐詩》卷七百壹十七。“己亥歲”這個醒目的詩題,就點明了詩中所寫的是活生生的社會政治現實。
安史之亂後,戰爭先在河北,後來蔓延入中原。到唐末又發生大規模農民起義,唐王朝進行窮兇極惡的鎮壓,大江以南也都成了戰場。這就是所謂“澤國江山入戰圖”。
詩句不直說戰亂殃及江漢流域(澤國),而只說這壹片河山都已繪入戰圖,表達委婉曲折,讓讀者通過壹幅“戰圖”,想象到兵荒馬亂、鐵和血的現實,這是詩人運用形象思維的壹個成功例子。
百度百科-《已亥歲》
百度百科-曹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