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蘊含著 壹個民族 上下幾千年
悲喜交加的情感
有壹種語言,它很古老
古老到那刻在骨頭上的文字裏
都找不到它的起源
有壹種語言,它很豐富
陰陽上去中回蕩著慷慨激昂
傾訴著溫婉纏綿
這便是中國話
壹個古老的東方神話……
? 說到漢字和語言的關系,我忍不住要引用吳筱峰老師的《中國話》這首詩。這是壹首蕩氣回腸、全篇充斥著對民族文化熱愛的詩。從這首詩篇裏,我們能看到漢語言的博大精深。
漢字承載漢語言,是漢語言的最基本表現形式。
? 漢字又稱中文字、中國字。它是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壹,至少有四千多年歷史。漢字在古代已發展到了很高的文明水準。在隋唐時代就吸引了日本韓國來學習。漢字不單中國使用,日本的假借字,其實就是來源於中國漢字。其他如韓國、越南歷史上都使用漢字。漢字因為是表意文字,更具有內涵。如繁體的“愛”字,用心用情才是愛,虛假假意,有口無心那不叫愛,所以祖先在創造“愛”這個文字的時候,中間加了心。無論妳是仁者之愛也好,兩情相悅的戀愛也罷,心是關鍵。再比如繁體的“親”字,親人必是每日相見,所以造字者加了個“見”,左親右見,代表關系最密切的人才是親人。父母把我們拉扯長大,臨終時最放心不下的還是自己的骨肉至親。繁體的“應”字,答應別人的事,要記在心裏,直指誠信。可以說,我們每壹個漢字就是壹個故事,漢字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同時,漢字是漢語言最基本的表現形式,它也承載了漢語言的輝煌和發展,可以說,漢字的無數種智慧的組合疊加,它的變化之美,表意之豐富,就構成了漢語言。故,漢字是語言(漢語言)的最基本形式。
漢語言博大精深,富於變化,漢字的極強表意能力賦予漢語言最繁復優美多變的表達形式,漢語言因漢字而熠熠生輝。
? 請看看下面的詩句,仍然來自於吳筱峰老師的《中國話》。
? 中國話是如詩如畫的表達。
? “樹嗦嗦而搖枝,馬嘚嘚而馳騁”
哪壹種語言 能有如此逼真的描摹
?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
哪壹種語言能說出 如此圖畫般的美麗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潮生”
哪壹種語言 能有如此動聽的節律
? “楊柳輕揚直上重霄九”
哪壹種語言 能壹語譯透 妳豐富的含義。
漢語言的優美,上面的詩句就說的很透徹了。我說說漢語言的精準和豐富。
很多人覺得外國的月亮圓,外國的語言也好。看看漢字和外語的表達:
兄弟,在漢字中有兄長、令兄、家兄、手足、賢弟、令弟、舍弟等幾十種表達方式,如要表示大小,古代可以加上伯仲叔季,表示排序。表示遠近還有堂兄、表弟,遠房表弟,現代叫大哥二哥小弟,各地方言還有自己的獨特叫法。不同的語言環境表達了不同的含義。但英語中壹般使用就用Brother,外國人基本不會區分出哥哥弟弟。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漢語言富於變化之美,也正因為這種漢字強大的表意能力,才有了漢語言的博大精神。如“大圭白璧男兒事,小酌青燈兄弟情。”“兄弟鬩於墻,外禦其務。每有良朋,烝也無戎。”“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各種各樣的表達形式。
? 漢字的豐富內涵賦予漢語言變化之美。
煢煢孑立 沆瀣壹氣
踽踽獨行 醍醐灌頂
綿綿瓜瓞 奉為圭臬
龍行龘龘 犄角旮旯
娉婷裊娜 涕泗滂沱
呶呶不休 不稂不莠
這首《生僻字》充分詮釋了我們中國的漢字,壹撇壹捺都是故事。
又雙叒叕;火炎焱燚;水沝渺?不知道繞暈了多少外國人。
漢字是磚,漢語言是城池。有了漢字的豐富多彩,才有了漢語言的燦爛如歌。無論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豪邁,抑或“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的唯美。無論是成語典故,還是詩詞歌賦,或者對聯俚語,豐富的文化內涵,為漢語言增添了富於變化和多姿多彩的美感。
? 我不願為此痛斷肝腸,不願祖先的智慧無人嘆賞,不願我華夏衣冠倒靠日本人去宣揚。我總有壹個渴望,有壹天,我們可以拾起自己的文化,撐起民族的脊梁。
這擊節嘆賞,這字字珠璣句句泣血,對民族文化的摯愛令人嘆賞。
? 用《中國話》結束這篇“妳怎麽看待語言和漢字關系”的問答。
? 哪壹種語言 能壹語譯透 妳豐富的含義
? 中國話是中國人心靈深處的吐納
? 是屈原的長嘆 項羽的嘯吼
? 是李白的浪漫 杜甫的激憤
? 是五四前夜 李大釗在撫掌歡呼庶民的勝利
? 希望我們傲骨錚錚,重拾民族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