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含“錦”的詩句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李白《蜀道難》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蜀相》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杜甫《贈花卿》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杜甫《登樓》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楊巨源《城東早春》
錦瑟無端五十弦,壹弦壹柱思華年。——李商隱《錦瑟》
二、含“蘇”的詩句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張繼《楓橋夜泊》。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元日》
蘇武先還漢,黃公豈事秦。——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厄窮蘇武氈餐久,憂憤張巡嚼齒空。——陸遊《書憤》其二
2.含有錦和蘇的詩句壹、含“錦”的詩句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李白《蜀道難》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杜甫《蜀相》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杜甫《贈花卿》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杜甫《登樓》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楊巨源《城東早春》錦瑟無端五十弦,壹弦壹柱思華年。——李商隱《錦瑟》二、含“蘇”的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張繼《楓橋夜泊》。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元日》蘇武先還漢,黃公豈事秦。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厄窮蘇武氈餐久,憂憤張巡嚼齒空。——陸遊《書憤》其二。
3.有錦和壹同時出現的詩詞錦和壹同時出現的詩句,最容易找的的就是李商隱《錦瑟》的首聯:錦瑟無端五十弦,壹弦壹柱思華年。
《錦瑟》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代表作之壹。詩題“錦瑟”,但並非詠物,不過是按古詩的慣例以篇首二字為題,實是借瑟以隱題的壹首無題詩。此詩是李商隱最難索解的作品之壹,詩家素有“壹篇《錦瑟》解人難”的慨嘆。作者在詩中追憶了自己的青春年華,傷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憤懣的心情,大量借用莊生夢蝶、杜鵑啼血、滄海珠淚、良田生煙等典故,采用比興手法,運用聯想與想象,把聽覺的感受,轉化為視覺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組合,創造朦朧的境界,從而借助可視可感的詩歌形象來傳達其真摯濃烈而又幽約深曲的深思。全詩詞藻華美,含蓄深沈,情真意長,感人至深。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溪)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 ,祖輩遷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晚唐著名詩人。唐文宗開成二年(837年),李商隱登進士第,曾任秘書省校書郎、弘農尉等職。因卷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旋渦而備受排擠,壹生困頓不得誌。唐宣宗大中末年(約858年),李商隱在鄭州病故,死後葬於祖籍懷州雍店(今沁陽山王莊鎮)之東原的清化北山下。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壹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