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針又稱頂真,是壹種在句子的開頭使用前句的結尾詞以修飾兩句子的聲韻的修飾手法。使用頂針時,不需要限制上下句的字數或平仄。
運用頂針修辭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結構整齊,語氣貫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間環環相扣的有機聯系。頂針可以使文句環環緊扣,引人入勝。使用頂針時,無須限制上下句的字數或平仄,但上下句交接點壹定要使用相同的字或詞。
“頂針”本身是壹種編織的技藝,後來就像“渲染”等詞被應用到文學中壹樣,“頂針”也成為了壹種修辭手法了。在詩歌中,頂針詩還能夠叫聯珠詩,是用詩詞中的頂針格寫成的詩。頂針詩用前壹句或前聯的結尾詞句,來做後壹句或後聯的起頭,使前後兩句頭尾蟬聯,上下遞補。
頂針的句子舉例:
1、門外有條街,街內有個巷,巷內有個廟。
2、櫓搖船、船載櫓,櫓動而船行;線穿針、針引線,線縫而線綴。
3、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4、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5、勤奮是烈火,烈火能點燃希望的燈塔;勤奮是燈塔,燈塔可以照亮前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