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自我介紹壹下,本人姓名……。希望大家能像朋友壹樣,記住我的名字。畢竟我們至少要在壹起***同學習壹年,希望我們大家能彼此尊重和理解,融洽愉快地度過這壹年的光陰。
二、課程介紹
1、新學期寄語
這壹個學期對於大家來說,是個嶄新的開始:新學校、新老師、新同學、新的學習方法……可能對此大家會感到不適;同樣對於我來說,也是個全新的開始――今年是我們山東大刀闊斧實行新課改,新理念、新教材、新模式的第二年……在這些嶄新的面前,我也曾感到為難和困惑,但是壹個人來到這個世上,都要經歷許多痛苦的考驗,更何況這只是妳們人生的開始,與其煩惱不堪的去掙紮著生活,不如堅強的告訴自己:我能行!我是最棒的!什麽困難我都能從容走過,我們把這些痛苦的考驗當作我們鍛煉成長的契機,當作我們不斷進步的基石,更當作我們自己人生道路上的裏程碑!因此,無論老師們在工作中還是同學們在學習上,都應該勇敢的解決各種各樣的難題,欣然接受,要知道這就是生活!
2、關於語文
(1)什麽是語文
從小我們就知道上學要學習語文,上學以後,語文成了我們天天面對的學科,記生字、背解詞、寫作文,年年如此,周而復始,在這樣機械的循環中我們思考過究竟什麽是語文嗎?葉聖陶先生曾經對“語文”學科名稱的來歷及其含義有過壹段經典論述:“‘語文’壹名,始用於1949年華北人民政府教科書編審委員會選用中小學課本之時。前此中學稱‘國文’,小學稱‘國語’,至是乃統而壹之。彼時同人之意,以為口頭為‘語’,書面為‘文’,文本於語,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即口頭為語,書面為文。
改革開放後,語文界開始百家爭鳴起來。爭鳴的焦點在“語文”的定性上,有了“語言文字”、“語言文學”、“語言文章”、“語言文化”等等五花八門的說法。直到今天,新的《語文課程標準》頒布,把“語文”定性為“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質上就是“語言文化”論的翻版;準確地說,是“語言+文化”論的翻版。因為語言才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
(2)為什麽要學語文
首先妳是中國人,不學好自己的母語,妳拿什麽立足於世間?!
其次語文中蘊含著中華民族五千年來悠久、濃厚的文化底蘊。
其余毋庸多言。
(3)怎樣學語文
那麽很顯然能說“記生字、背解詞、寫作文”不是語文的全部,除了“記生字、背解詞、寫作文”,語文應該還有什麽內容呢?明白為什麽“記生字”嗎?“背解詞”又是為了什麽呢?“寫作文”應該寫什麽為什麽而寫,思考過嗎?
聰明的妳們可能已經有所悟了,學習語文知識是為了實際應用,我們的頭腦不是儲存知識的倉庫,更不是別人思想的跑馬場,應該是變知識成能力的加工廠,應該是自己獨立思想的發源地。妳記住了生字,背準了解詞,卻未必能作得了“好文”。“好文”從哪裏來?從生活中來,從發現中來,從感悟中來,生活是我們語文學習的大課堂——
走進校園,教室裏瑯瑯書聲帶給我們神清氣爽的暢快;操場上同學們的嬉戲帶給我們純真的友誼;辦公室裏老師的談話激起我們無窮的動力;考場內的成功與失敗都是對我們意誌的砥礪……
回到家裏,母親的嘮叨是壹條淌著愛的永不枯竭的河;妳享用的壹絲壹縷壹羹壹飯無不是用親情浸透;父親的嚴厲是壹首歌詞冷峻感情熱烈的歌;妳的成長中的壹言壹行壹點壹滴無不記錄在父母的心間……
來到自然,春去秋來草木榮枯,在昭示著人生韶華易逝,妳會感覺成長是責任;登臨高山,妳會感覺山之魂魄在壯大自己的生命;眺望大海,妳會感覺海之博大在開闊自己的胸襟;馳騁草原,妳會感覺藍天碧野在凈化自己的靈魂……
關註社會,孔繁森魂歸雪域,造就大寫的人生;楊利偉航天凱旋,圓我中華飛天夢想;北京申奧成功,巨龍騰淵壹見神采;伊拉克的血腥,玷汙了和平鴿的雪白與橄欖枝的碧綠……
同學們,想過嗎?這些都是語文,生活是壹部我們學不完的教科書。
讀書,以書為友,在讀書中學習語文——
妳看:款款走來的諸葛亮告訴妳什麽是智慧;抱打不平的魯智深告訴妳什麽是仗義;渣滓洞中走來的江雪琴告訴妳什麽的美麗;書寫壯麗人生的保爾告訴妳什麽是理想……
妳聽:“驚滔拍岸,卷起千堆雪”是蘇東坡對歷史的慨嘆;“安得廣廈千萬間”是杜甫痛惜百姓疾苦的吶喊;“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範仲淹政治抱負的吟唱;“長風破浪會有時”是李白追求理想的決心……
妳聞到了嗎?“竹外桃花三兩枝”那桃花的馨香;“映日荷花別樣紅”那荷花的芬芳;“采菊東籬下”那菊花的幽香;“淩寒獨自開”那梅花的冷香……
同學們,想過嗎?這些也是語文,書籍是我們永遠取之不盡的智慧之源泉。
學習語文離不開“記生字、背解詞、寫作文”,但是學好語文更離不開生活,離不開讀書,可是走進生活了,讀書多了就壹定能學好語文了嗎?回答:未必!
這是為什麽呢?因為無論是“學問”還是“學文”都要先會做人,語文是壹個需要投入情感的學科,“作好文壹定先做好人”。做壹個熱愛生活的人,做壹個善良的人。
熱愛生活——春草萌發,妳會感動於生命的頑強;漫步田野,妳會感謝土地的恩賜;秋風落葉,妳會慰藉於秋葉化春泥;朔風大雪,妳會笑迎意誌的歷練……
守住善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同學們,生活是美好的,語文是美好的,只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用眼去發現,用腦去思考,用口去表達,用手去書寫,這學習的過程就是我們享受生活、享受語文的過程,即使是單壹的字詞句的練習。
3、關於新課程
(1)必修+選修
高二上半學期之前五本必修,也就是說半學期壹本必修書,量較大,精讀與泛讀結合。
(2)今年實行的新課程的壹些基本模式以及書本的結構在必修壹的第壹頁上就有明確的講述,我們大家先來***同地學習壹下。
三、要求
1、學習語文的態度
曾經有不止壹位上了高三的[李嘯]同學問我,語文要怎麽學,語文成績怎麽能提高,是不是強化基礎知識的訓練,多做閱讀題就行了啊?對於應試,或許這有些用,但是在新課改的環境下,這就行不通了!同學需要端正壹個認識,即語文成績的提高有賴於語文素養的增強,是壹個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過程。語文學習內容的豐富性,學習時間的長久性決定它不能壹蹴而就,所以不能急功近利,為應試求成績,而應紮實語文基礎,將其作為壹項立身處世的本領努力學習下去。
2、課內課外閱讀
每天讀壹點、每天評論壹點、每天抄寫壹點、每天背誦壹點
閱讀是語文材料的主要來源,要根據有關的閱讀書目制定自己的讀書計劃,時代上分古典和現代,體裁上分詩詞和散文。國別上分中國和外國,可就自己的喜好側重讀來。還要涉獵當今報刊雜誌和精妙時文,關心時事新聞。需知學語文僅有課本是遠遠不夠的,要讀社會,悟人生。其實有更多的東西是無須講解的,多讀多看自能領悟,自能通神、自能提高。閱讀要和背誦結合起來,要廣泛積累語言素材。閱讀中可廣泛摘抄詞語、警句、俗語、名人名言、精采語段,還可提煉情節梗概:做作品評析、鑒賞、讀後有感等。真正的寫作不是被動地完成任務,而是主動地創作。貴在多練筆,常堅持,抒寫自己的生活感悟和情懷。語文學習的要義顯然在於勤和恒。
因此需要大家準備摘抄本,壹星期下來要有壹定數量的摘抄和感悟、隨筆,每周的晚自習上檢查。堅持三年下來的話,妳就擁有數量頗為可觀的素材,就不會有作文無從下手的感覺。
另外,高壹的壓力可能會小些,課外時間也會略顯多些,這時大家要多涉獵些課外書籍,要把學校的閱覽室好好地利用起來。
3、早讀
要讀語文,要讀出聲,在保質保量完成必修課文閱讀的之後,可以讀些有益的課外書籍。
以後有些活動我們也可以放在早讀課上,比如朗誦詩人或是自己詩歌、針對壹個問題展開討論……
4、背誦
書後要求背誦的篇目必須會背,這項任務的檢查會放在早讀課上。另外,可能會添加幾篇經典作品的背誦,比如說《沁園春·長沙》等等。當然,課外大家也可以多些背誦量,比如名言名句、優秀散文段落等。這不做硬性要求。當然如果做專項訓練那就另當別論。
在這補充壹下,這次課改重的是語文的人文性,但我們不能把語文的另壹特性――工具性給忽略掉,所以關於語文的基礎知識,我們會有壹些補充,希望大家在平時地學習中就要重視。學完壹個模塊之後,自己也可以做些總結。
5、作文
這是考試地重頭戲,所以同學在平時地寫作中就要認認真真地去完成,其他要求我們在作文課上再說,這要說的壹點是字要認真寫,不能有錯別字,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比較重要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