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夜歸人是什麽意思

夜歸人是什麽意思

夜歸人的意思是:晚上歸來的人。

“夜歸人”出自唐代詩人劉長卿的《逢雪送芙蓉山主人》。

原文: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譯文:暮色降山蒼茫愈覺路途遠,天寒冷茅草屋顯得更貧困。柴門外忽傳來犬吠聲聲,風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來了。

這首詩用極其凝煉的詩筆,描畫出壹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風雪人歸為素材的寒山夜宿圖。詩是按時間順序寫下來的。

首句寫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進時所感,次句寫到達投宿人家時所見,後兩句寫入夜後在投宿人家所聞。每句詩都構成壹個獨立的畫面,而又彼此連屬。詩中有畫,畫外見情。詩的開端,以“日暮蒼山遠”五個字勾畫出壹個暮色蒼茫、山路漫長的畫面。

詩句中並沒有明寫人物,直抒情思,但其人呼之欲出,其情浮現紙上。這裏,點活畫面、托出詩境的是壹個“遠”字,從這壹個字可以推知有行人在暮色來臨的山路上行進時的孤寂勞頓的旅況和急於投宿的心情。

接下來,詩的次句使讀者的視線跟隨這位行人,沿著這條山路投向借宿人家。“天寒白屋貧”是對這戶人家的寫照;而壹個“貧”字,應當是從遙遙望見茅屋到叩門入室後形成的印象。

上句在“蒼山遠”前先寫“日暮”,這句則在“白屋貧”前先寫“天寒”,都是增多詩句層次、加重詩句分量的寫法。

漫長的山路,本來已經使人感到行程遙遠,又眼看日暮,就更覺得遙遠;簡陋的茅屋,本來已經使人感到境況貧窮,再時逢寒冬,就更顯出貧窮。

而聯系上下句看,這壹句裏的“天寒”兩字,還有其承上啟下作用。承上,是進壹步渲染日暮路遙的行色;啟下,是作為夜來風雪的伏筆。

這前兩句詩,合起來只用了10個字,已經把山行和投宿的情景寫得神完氣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