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詩人的背景資料和春天的詩歌

詩人的背景資料和春天的詩歌

壹、清鹹豐年間,清政府腐敗無能,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壹位妥協退讓。詩人高鼎心情郁悶,決定到鄉村親戚家小住幾天,散散心。親戚聽說高鼎到來,急忙準備酒席,歡迎高鼎。但此時高鼎哪有心情吃喝啊,他婉言謝絕,信步來到了郊外。

當時正是農歷二月,萬物復蘇,地面青草生長,處處顯得生機勃勃。村邊,壹朵朵杏花開放了,粉紅粉紅的,美麗極了,像壹朵風色的雲朵。不遠處的壹棵桃樹上,花開得正艷,吸引了許多蝴蝶和蜜蜂。天空中,黃鶯、燕子等鳥兒在自由自在的飛翔。堤岸上的楊柳輕拂著柔弱的柳枝,好像陶醉在大好的春光之中,又像壹個美麗的姑娘在梳理自己的長發。高鼎心中的郁悶漸漸被淡忘。白天時間很長,孩子們散學歸來時,天色還早。這時,吹來壹陣春風,後面傳來壹陣陣孩子的嬉笑打鬧聲:“快、快來玩啊,看誰放得高! ”幾個孩子從高鼎的身邊跑過,他們邊跑邊比賽放風箏。

看著這群天真爛漫的孩子,高鼎心中的不快壹掃而光。他想:“有了他們,中國何愁不如人?”他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詩興大發,隨即吟出了流傳千古的七言絕句《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二、宿新市徐公店

楊萬裏

籬落疏疏壹徑深,

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這是壹首描寫暮春農村景色的詩歌,它給我們描繪了壹幅春意盎然的兒童撲蝶圖。這首詩運用白描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鮮明。楊萬裏為官清廉,曾遭奸相嫉恨,被罷官後長期村居,對農村生活十分熟悉,描寫自然真切感人,別有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