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安溪縣誌文言文

安溪縣誌文言文

1. 求古文翻譯成現代文

安溪西坪堯陽南巖(今西坪鄉南巖村)的官員王士讓,清朝雍正十年(1732)考中副貢,乾隆十年(1745)出任湖廣(今湖北)黃州府蘄州通判,曾在南山腳下建蓋書房,起名叫“南軒”。

清朝乾隆元年(1736)的春天,王士讓與各位朋友經常在南軒聚會,常在夕陽西下的時候在南軒的旁邊走來走去。壹天,看見亂石層疊的荒蕪的園林裏有壹棵茶樹和其它品種不同,於世(把它)轉移種植在了南軒的園圃裏,從早到晚進行管理,精心地培育,(茶樹)壹年年地繁殖,枝葉茂盛,圓形的葉子紅色的葉心;采下後做成制品,烏黑潤滑肥美壯碩,氣味超過普通的(茶葉);泡開喝過之後,香氣散發味道醇美,沁入人的肺腑。

乾隆六年,王士讓接受皇帝的命令趕赴京城,進見禮部侍郎方望溪,拿這種茶葉(作為禮物)贈送。方侍郎品嘗到它的味道不尋常,便轉獻給了宮廷。

乾隆皇帝喝了後,非常歡喜,(便)召見王士讓詢問堯陽茶文化的歷史,因為這種茶烏黑圓潤滑又結實,沈重得像“鐵”,味道醇香形狀美麗,好像“觀音”,(於世)賜名叫“鐵觀音”。

2. 高平縣誌序 文言文翻譯

《高平誌》,把高平縣的山川、土田、風俗、物產都記載在其中了。這個縣叫高平,就說明這塊地方都很高。

《禹貢》和《職方》中的敘述,已經不可考證。漢代以來的《地理郡國誌》、《方與勝覽》、《山海經》之類的記載,有的簡略並且遺漏,有的荒誕而且不符合常理,其中本來就不能沒有遺憾。只有當朝的《壹統誌》,大綱比《禹貢》還簡練但沒有遺漏,目錄比《職方》還詳細但不冗長。但它的規模宏大闊略,實在是給天下萬世而作的,是朝廷的事。像那州縣的誌,本來是當局的職責,難道能延緩嗎?

3. 讓縣自明本誌令 文言文翻譯

《讓縣自明本誌令》 我剛被舉為孝廉時,年紀很輕,自以為不是那種隱居深山而有名望的人士,恐怕被天下人看作是平庸無能之輩,所以想當壹個郡的太守,把政治和教化搞好,來建立自己的名譽。

讓世上的人都清楚地了解我,所以我在濟南時,開始革除弊政,公正地選拔、推薦官吏,這就觸犯了那些朝廷的權貴。因而被豪強權貴所恨,我恐怕給家族招來災禍,所以托病還鄉了。

辭官之後,年紀還輕,回頭看看與我同年被薦舉的人當中,有的年紀已五十多歲了,還沒有被人稱作年老。自己內心盤算,從現在起,往後再過二十年,等到天下安定太平了,我才跟同歲中那些剛被舉為孝廉的人相等罷了。

所以在譙縣東面五十裏的地方建了壹棟精致的書房,打算在秋夏讀書,冬春打獵,只希望得到壹點瘠薄的土地,想老於荒野、不被人知,斷絕和賓客交往的念頭。但是這個願望沒有能實現。

後來我被征召做了都尉,又調任典軍校尉,心裏就又想為國家討賊立功了。希望得到封侯當個征西將軍,死後在墓碑上題字說:“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這就是我當時的誌向。

然而遇上董卓犯上叛亂,各地紛紛起兵討伐。 這時我完全可以招集更多的兵馬,然而我卻常常裁減,不願擴充;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兵多了意氣驕盛,要與強敵抗爭,就可能重新引起禍端。

所以汴水之戰時,我部下只有幾千人,後到揚州再去招募,也仍不過三千人,這是因為我本來的誌向就很有限。 後來我擔任兗州刺吏,擊敗了黃巾農民軍,收編了三十多萬人。

再有袁術在九江盜用皇帝稱號,部下都向他稱臣,改稱城門為建號門。衣冠服飾都按照皇帝的制度,兩個老婆預先搶著當皇後。

計劃已定,有人勸說袁術立即登基,向天下人公開宣布。 袁術回答說:“曹公尚在,還不能這樣做。”

此後我出兵討伐,擒拿了他的四員大將,抓獲了大量部屬,致使袁術勢窮力盡,瓦解崩潰,最後得病而死。待到袁紹占據黃河以北,兵勢強盛,我估計自己的力量,實在不能和他匹敵;但想到我這是為國獻身,為正義而犧牲,這樣也足以留名後世。

幸而打敗了袁紹,還斬了他的兩個兒子。還有劉表自以為是皇室的同族,包藏奸心,忽進忽退,觀察形勢,占據荊州,我又平息了他,才使天下太平。

自己當上了宰相,作為壹個臣子已經顯貴到極點,已經超過我原來的願望了。 今天我說這些,好象很自大,實是想消除人們的非議,所以才無所隱諱罷了。

假使國家沒有我,還不知道會有多少人稱帝,多少人稱霸呢! 我所以這樣勤勤懇懇地敘說這些心腹話,是看到周公有《金縢》之書可以表明自己的心跡,恐怕別人不相信的緣故。 但要我就此放棄所統率的軍隊,把軍權交還朝庭,回到武平侯的封地去,這實在是不行的啊。

為什麽呢?實在是怕放棄了兵權會遭到別人的謀害。這既是為子孫打算,也是考慮到自己垮臺,國家將有顛覆的危險。

因此不能貪圖虛名而使自己遭受實際的禍害。這是不能幹的啊。

先前,朝庭恩封我的三個兒子為侯,我堅決推辭不接受,現在我改變主意打算接受它。這不是想再以此為榮,而是想以他們作為外援,從確保朝廷和自己的絕對安全著想。

現在天下還未安定,我不能讓位。至於封地,可以辭退壹些。

現在我把陽夏、柘、苦三縣的二萬戶賦稅交還給朝庭,只享受武平縣的壹萬戶。姑且以此來平息誹謗和議論,稍稍減少別人對我的指責吧! 原文: 孤始舉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巖穴知名之士,恐為海內人之所見凡愚,欲為壹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譽,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濟南,始除殘去穢,平心選舉,違迕諸常侍。

以為強豪所忿,恐致家禍,故以病還。 去官之後,年紀尚少,顧視同歲中,年有五十,未名為老。

內自圖之,從此卻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與同歲中始舉者等耳。故於譙東五十裏築精舍,欲秋夏讀書,冬春射獵,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絕賓客往來之望。

然不能得如意。 後征為都尉,遷典軍校尉,意遂更欲為國家討賊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將軍,然後題墓道言“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此其誌也。

而遭值董卓之難,興舉義兵。 是時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損,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與強敵爭,倘更為禍始。

故汴水之戰數千,後還到揚州更募,亦復不過三千人,此其本誌有限也。 後領兗州,破降黃巾三十萬眾。

又袁術僭號於九江,下皆稱臣,名門曰建號門,衣被皆為天子之制,兩婦預爭為皇後。 誌計已定,人有勸術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

後孤討禽其四將,獲其人眾,遂使術窮亡解沮,發病而死。及至袁紹據河北兵勢強盛孤自度勢實不敵之但計投死為國以義滅身足垂於後。

幸而破紹,梟其二子。又劉表自以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卻,以觀世事,據有當州,孤復定之,遂平天下。

身為宰相,人臣之貴已極,意望已過矣。 今孤言此,若為自大,欲人言盡,故無諱耳。

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所以勤勤懇懇敘心腹者,見周公有《金縢》之書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爾委捐所典兵眾,以還執事,歸就武平侯國,實不可也。

何者?誠恐己離兵為人所禍也。既為子孫計,又己敗則國家傾危,是以不得慕虛名而處。

4. 各位文言文大神求翻譯為白話文

(原文)沛酧庸之慶典,茂對皇庥,敷錫頰之殊榮,曲成臣孝(譯文)沛酧庸的慶典,茂回答皇帝恩德,陳錫臉頰的特殊榮耀,曲成臣孝道。

庥xiū 庇蔭,保護上文出自:《臨武縣誌》(《臨武縣誌》載 全文)制曰:沛酬庸之慶典,茂對皇庥;敷錫類之殊榮,曲成臣孝。爾杜朝選,乃戶部陜西司員外郎加二級,今升四川司郎中杜學禮之祖父。

箕裘紹緒,詩禮垂聲。貽厥孫謀,樹芳規於珂裏;繩其祖武,奏茂繢於彤庭。

茲以覃恩,貤贈爾為戶部陜西司員外郎加二級,錫之誥命。於戲!開堂構以培基,德鐘家慶;沛絲綸而錫命,澤渥泉臺。

乾隆十六年十壹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