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幼兒園簡單啟蒙唐詩精選

幼兒園簡單啟蒙唐詩精選

#嬰幼兒# 導語唐詩是中國古典文學寶庫中精美絕倫的藝術瑰寶。唐詩的輝煌成就,引起後人學習的興趣和研究的熱潮。下面是 分享的幼兒園簡單啟蒙唐詩精選。歡迎閱讀參考!

1.幼兒園簡單啟蒙唐詩精選

登鸛雀樓

 王之渙〔唐代〕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

 譯文

 站在高樓上,只見夕陽依傍著山巒慢慢沈落,滔滔黃河朝著大海洶湧奔流。

 想要看到千裏之外的風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壹層城樓。

 賞析

 詩的前兩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寫的是登樓望見的景色,寫得景象壯闊,氣勢雄渾。這裏,詩人運用極其樸素、極其淺顯的語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進入廣大視野的萬裏河山,收入短短十個字中;而我們在千載之下讀到這十個字時,也如臨其地,如見其景,感到胸襟為之壹開。首句寫遙望壹輪落日向著樓前壹望無際、連綿起伏的群山西沈,在視野的盡頭冉冉而沒。這是天空景、遠方景、西望景。次句寫目送流經樓前下方的黃河奔騰咆哮、滾滾南來,又在遠處折而東向,流歸大海。這是由地面望到天邊,由近望到遠,由西望到東。這兩句詩合起來,就把上下、遠近、東西的景物,全都容納進詩筆之下,使畫面顯得特別寬廣,特別遼遠。就次句詩而言,詩人身在鸛雀樓上,不可能望見黃河入海,句中寫的是詩人目送黃河遠去天邊而產生的意中景,是把當前景與意中景溶合為壹的寫法。這樣寫,更增加了畫面的廣度和深度。

 後兩句寫所想。“欲窮千裏目”,寫詩人壹種無止境探求的願望,還想看得更遠,看到目力所能達到的地方,的辦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壹層樓”。“千裏”“壹層”,都是虛數,是詩人想象中縱橫兩方面的空間。“欲窮”“更上”詞語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這兩句詩,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既別翻新意,出人意表,又與前兩句詩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緊密;同時,在收尾處用壹“樓”字,也起了點題作用,說明這是壹首登樓詩。

 從這後半首詩,可推知前半首寫的可能是在第二層樓所見,而詩人還想進壹步窮目力所及看盡遠方景物,更登上了樓的頂層。詩句看來只是平鋪直敘地寫出了這壹登樓的過程,而含意深遠,耐人探索。這裏有詩人的向上進取的精神、高 瞻遠矚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遠的哲理。

 就全詩而言,這首詩是日僧空海在《文鏡秘府論》中所說的“景入理勢”。有人說,詩忌說理。這應當只是說,詩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說理,而不是在詩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揚哲理。象這首詩,把道理與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無縫,使讀者並不覺得它在說理,而理自在其中。這是根據詩歌特點、運用形象思維來顯示生活哲理的典範。

 這首詩在寫法上還有壹個特點:它是壹首全篇用對仗的絕句。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選錄這首詩時曾指出:“四語皆對,讀來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絕句總***只有兩聯,而兩聯都用對仗,如果不是氣勢充沛,壹意貫連,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離破碎。這首詩,前壹聯用的是正名對,所謂“正正相對”,語句極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顯示出所寫景象的雄大;後壹聯用的是流水對,雖兩句相對,而沒有對仗的痕跡。詩人運用對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夢溪筆談》中曾指出,唐人在鸛雀樓所留下的詩中,“惟李益、王之渙、暢當三篇,能狀其景”。李益的詩是壹首七律;暢當的詩也是壹首五絕,也題作《登鸛雀樓》。全詩如下:“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詩境也很壯闊,不失為壹首名作,但有王之渙的這首詩在前,比較之下,終輸壹籌,不得不讓王詩獨步千古。

2.幼兒園簡單啟蒙唐詩精選

靜夜思

 李白〔唐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譯文

 明亮的月光灑在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壹層白霜。

 我擡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頭沈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在寂靜的月夜思念家鄉的感受。

 詩的前兩句,是寫詩人在作客他鄉的特定環境中壹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壹個獨處他鄉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還能沖淡離愁,然而壹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心頭就難免泛起陣陣思念故鄉的波瀾。何況是在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睡夢初醒,迷離恍惚中將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誤作鋪在地面的濃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潔,又表達了季節的寒冷,還烘托出詩人飄泊他鄉的孤寂淒涼之情。

 詩的後兩句,則是通過動作神態的刻畫,深化思鄉之情。“望”字照應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詩人已從迷朦轉為清醒,他翹首凝望著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鄉也正處在這輪明月的照耀下。於是自然引出了“低頭思故鄉”的結句。“低頭”這壹動作描畫出詩人完全處於沈思之中。而“思”字又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那家鄉的父老兄弟、親朋好友,那家鄉的壹山壹水、壹草壹木,那逝去的年華與往事……無不在思念之中。壹個“思”字所包涵的內容實在太豐富了。

 明人胡應麟說:“太白諸絕句,信口而成,所謂無意於工而無不工者。”(《詩藪·內編》卷六)王世懋認為:“(絕句)盛唐惟青蓮(李白)、龍標(王昌齡)二家詣極。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藝圃擷餘》)怎樣才算“自然”,才是“無意於工而無不工”呢?這首《靜夜思》就是個樣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來,說是“妙絕古今”。

 這首小詩,既沒有奇特新穎的想象,更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它只是用敘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之情,然而它卻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千百年來,如此廣泛地吸引著讀者。

 壹個作客他鄉的人,大概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吧:白天倒還罷了,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思鄉的情緒,就難免壹陣陣地在心頭泛起波瀾;何況是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詩歌中所經常看到的。例如梁簡文帝蕭綱《玄圃納涼》詩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於李白的唐代詩人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裏,用“空裏流霜不覺飛”來寫空明澄澈的月光,給人以立體感,尤見構思之妙。可是這些都是作為壹種修辭的手段而在詩中出現的。這詩的“疑是地上霜”,是敘述,而非摹形擬象的狀物之辭,是詩人在特定環境中壹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為什麽會有這樣的錯覺呢?不難想象,這兩句所描寫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夢初回的情景。這時庭院是寂寥的,透過窗戶的皎潔月光射到床前,帶來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詩人朦朧地乍壹望去,在迷離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鋪了壹層白皚皚的濃霜;可是再定神壹看,四周圍的環境告訴他,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著他擡頭壹看,壹輪娟娟素魄正掛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凈!這時,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對孤身遠客來說,最容易觸動旅思秋懷,使人感到客況蕭條,年華易逝。凝望著月亮,也最容易使人產生遐想,想到故鄉的壹切,想到家裏的親人。想著,想著,頭漸漸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於沈思之中。

 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揭示了詩人內心活動,鮮明地勾勒出壹幅生動形象的月夜思鄉圖。

 短短四句詩,寫得清新樸素,明白如話。它的內容是單純的,但同時卻又是豐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卻又是體味不盡的。詩人所沒有說的比他已經說出來的要多得多。它的構思是細致而深曲的,但卻又是脫口吟成、渾然無跡的。從這裏,讀者不難領會到李白絕句的“自然”、“無意於工而無不工”的妙境。

3.幼兒園簡單啟蒙唐詩精選

八陣圖

 杜甫〔唐代〕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名成壹作:名高)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譯文

 三國鼎立妳建立了蓋世功績,創八陣圖妳成就了永久聲名。

 任憑江流沖擊,石頭卻依然如故,千年遺恨,在於劉備失策想吞吳。

 賞析

 這是作者初到夔州(治今重慶奉節)時的壹首詠懷諸葛亮的詩,寫於大歷元年(766)。“八陣圖”,指由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八種陣勢所組成的軍事操練和作戰的陣圖,反映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這首小詩的前兩句是說,三國鼎立妳建立了蓋世功績,創八陣圖妳成就了永久聲名。

 這兩句贊頌了諸葛亮的豐功偉績。第壹句是從總的方面來寫,說諸葛亮在確立魏蜀吳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局勢的過程中,功績最為卓絕。三國並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許多因素,而諸葛亮輔助劉備從無到有的創建蜀國基業,應該說是重要原因之壹。杜甫這壹高度概括的贊語,客觀地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歷史真實。第二句是從具體的方面來說,諸葛亮創制的八陣圖使他聲名卓著。對這壹點古人曾屢加稱頌,而杜甫的這句詩則是更集中、更凝練的贊頌了諸葛亮的軍事業績。

 這兩句詩在寫法上用的是對仗句,“三分國”對“八陣圖”,以全局性的業績對軍事上的貢獻,顯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在結構上,前句劈頭提起,開門見山;後句點出詩題,進壹步贊頌功績,同時又為下面憑吊遺跡做了鋪墊。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這兩句就“八陣圖”的遺址抒發感慨。“八陣圖”遺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宮前平沙上。據《荊州圖副》和劉禹錫《嘉話錄》記載,這裏的八陣圖聚細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圍,縱橫棋布,排列為六十四堆,始終保持原來的樣子不變,即使被夏天大水沖擊淹沒,等到冬季水落平川,萬物都失故態,唯獨八陣圖的石堆卻依然如舊,六百年來巋然不動。前壹句極精煉地寫出了遺跡這壹富有神奇色彩的特征。“石不轉”,化用了《詩經·國風·邶風·柏舟》中的詩句“我心匪石,不可轉也”。在作者看來,這種神奇色彩和諸葛亮的精神心誌有內在的聯系:他對蜀漢政權和統壹大業忠貞不二,矢誌不移,如磐石之不可動搖。同時,這散而復聚、長年不變的八陣圖石堆的存在,似乎又是諸葛亮對自己賫誌以歿表示惋惜、遺憾的象征,所以杜甫緊接著寫的最後壹句是“遺恨失吞吳”,說劉備吞吳失計,破壞了諸葛亮聯吳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統壹大業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遺恨。

 當然,這首詩與其說是在寫諸葛亮的“遺恨”,無寧說是杜甫在為諸葛亮惋惜,並在這種惋惜之中滲透了杜甫“傷己垂暮無成”(黃生語)的抑郁情懷。

 這首懷古絕句,具有融議論入詩的特點。但這種議論並不空洞抽象,而是語言生動形象,抒情 色彩濃郁。詩人把懷古和述懷融為壹體,渾然不分,給人壹種此恨綿綿、余意不盡的感覺。

4.幼兒園簡單啟蒙唐詩精選

早發白帝城

 李白〔唐代〕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譯文

 清晨告別五彩雲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裏之遙的江陵,壹天就可以到達。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回蕩,輕快的小舟已駛過萬重青山。

 譯文二

 清晨,我告別高入雲霄的白帝城江陵遠在千裏,船行只壹日時間。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賞析

 唐代安史之亂初期,唐玄宗奔蜀,太子李亨留討安祿山,不久,李亨既位,史唐肅宗。玄宗又曾命令兒子永王李磷督兵平叛,永王李磷在江陵,召兵萬人,自樹壹幟,肅宗懷疑他爭奪帝位,已重兵相壓,李磷兵敗被殺。李白曾經參加過永王李磷的幕府,被加上“附逆”罪流放夜郎(今貴州遵義),當他行至巫山(今重慶境內)的時候,肅宗宣布大赦,李白也被赦免,他像出籠的鳥壹樣,立刻從白帝城東下,返回江陵(今湖北荊州)。此詩即回舟抵江陵時所作,所以詩題壹作“白帝下江陵”。

 此詩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壹段長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飛的情況。首句寫白帝城之高;二句寫江陵路遙,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聲烘托行舟飛進;四句寫行舟輕如無物,點明水勢如瀉。全詩把詩人遇赦後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壯麗多姿、順水行舟的流暢輕快融為壹體,運用誇張和奇想,寫得流麗飄逸,驚世駭俗,又不假雕琢,隨心所欲,自然天成。

 “朝辭白帝彩雲間”“彩雲間”三字,描寫白帝城地勢之高,為全篇描寫下水船走得快這壹動態蓄勢。“彩雲間”的“間”字當作隔斷之意,詩人回望雲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種種恍如隔世。壹說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如果不寫白帝城之高,則無法體現出長江上下遊之間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勢高入雲霄,於是下面幾句中寫舟行的迅捷、行期的短暫、耳(猿聲)目(萬重山)的不暇迎送,才壹壹有著落。“彩雲間”也是寫早晨景色,顯示出從晦暝轉為光明的大好氣象,而詩人便在這曙光初燦的時刻,懷著興奮的心情匆匆告別白帝城。

 “千裏江陵壹日還”的“千裏”和“壹日”,以空間之遠與時間之短作懸殊對比。這裏,巧妙的地方在於那個“還”字上。“還”,歸來的意思。它不僅表現出詩人“壹日”而行“千裏”的痛快,也隱隱透露出遇赦的喜悅。江陵本非李白的家鄉,而“還”字卻親切得如同回鄉壹樣。壹個“還”字,暗處傳神,值得讀者細細玩味。

 “兩岸猿聲啼不住”的境界更為神妙。古時長江三峽,“常有高猿長嘯”。詩人說“啼不住”,是因為他乘坐飛快的輕舟行駛在長江上,耳聽兩岸的猿啼聲,又看見兩旁的山影,猿啼聲不止壹處,山影也不止壹處,由於舟行人速,使得啼聲和山影在耳目之間成為“渾然壹片”,這就是李白在出峽時為猿聲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這如脫弦之箭、順流直下的船上,詩人感到十分暢快和興奮。清代桂馥稱贊:“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飛越。”(《劄樸》)

 “輕舟已過萬重山”為了形容船快,詩人除了用猿聲山影來烘托,還給船的本身添上了壹個“輕”字。直說船快,那便顯得笨拙;而這個“輕”字,卻別有壹番意蘊。三峽水急灘險,詩人溯流而上時,不僅覺得船重,而且心情更為滯重,“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上三峽》)。如今順流而下,行船輕如無物,船的快速讀者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萬重山”壹過,輕舟進入坦途,詩人歷盡艱險、進入康莊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現出來了。這最後兩句,既是寫景,又是比興,既是個人心情的表達,又是人生經驗的總結,因物興感,精妙無倫。

 這首詩寫的是從白帝城到江陵壹天之內的行程情況,主要突出輕快,這也反映了李白心情的輕快。李白以58歲的年齡,被流放夜郎,拋妻別子,走向長途,忽然遇赦,得以歸家,心裏自然十分高興。在詩中李白沒有直接抒情,但是讀了他對行程的描寫,自然感受到他的心情和興奮的情緒。

5.幼兒園簡單啟蒙唐詩精選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唐代〕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

 譯文

 冷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清晨送走妳後,獨自面對著楚山離愁無限!

 到了洛陽,如果洛陽親友問起我來,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裏的冰那樣晶瑩純潔!

 賞析

 此詩為壹首送別詩。

 “寒雨連江夜入吳”,迷蒙的煙雨籠罩著吳地江天,織成了壹張無邊無際的愁網。夜雨增添了蕭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離別的黯淡氣氛。那寒意不僅彌漫在滿江煙雨之中,更沁透在兩個離別友人的心頭上。“連”字和“入”字寫出雨勢的平穩連綿,江雨悄然而來的動態能為人分明地感知,則詩人因離情縈懷而壹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見。但是,這壹幅水天相連、浩渺迷茫的吳江夜雨圖,正好展現了壹種極其高遠壯闊的境界。中晚唐詩和婉約派宋詞往往將雨聲寫在窗下梧桐、檐前鐵馬、池中殘荷等等瑣物上,而王昌齡卻並不實寫如何感知秋雨來臨的細節,他只是將聽覺、視覺和想象概括成連江入吳的雨勢,以大片淡墨染出滿紙煙雨,這就用浩大的氣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開闊意境。

 後兩句,“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是指作者與友人分手之際,對友人的囑托。洛陽,指的是今河南省洛陽市,唐朝時是政治、經濟、文化的城市,那裏有作者的親朋好友。相問,如同說“問妳”,冰心是形容人的心地清明,如同冰塊兒;玉壺,玉石制成的壺。六朝時期,詩人鮑照曾用“清如玉壺冰”(《代白頭吟》詩),來比喻高潔清白的品格,此處的玉壺也是用來比喻純正的品格。這兩句話的意思是:妳到達洛陽以後,那裏的親友如果問起妳我的情況,妳就這樣告訴他們王昌齡的壹顆心,仍然像壹塊純潔清明的冰盛在玉壺中。作者托辛漸給洛陽友人,帶去這樣壹句話,是有背景的。當時作者因不拘小節,遭到壹般平庸人物的議論,幾次受到貶謫。這裏,顯然是作者在對那些汙蔑之詞作出回擊,也是對最了解自己的友人們做出的告慰。表現了不肯妥協的精神。

 自從開元宰相姚崇作《冰壺誡》以來,盛唐詩人如王維、崔顥、李白等都曾以冰壺自勵,推崇光明磊落、表裏澄澈的品格。王昌齡托辛漸給洛陽親友帶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報,而是傳達自己依然冰清玉潔、堅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

 詩人在這以晶瑩透明的冰心玉壺自喻,正是基於他與洛陽詩友親朋之間的真正了解和信任,這決不是洗刷讒名的表白,而是蔑視謗議的自譽。因此詩人從清澈無瑕、澄空見底的玉壺中捧出壹顆晶亮純潔的冰心以告慰友人,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辭都更能表達他對洛陽親友的深情。

 即景生情,情蘊景中,本是盛唐詩的***同特點,而深厚有余、優柔舒緩。此詩那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僅烘托出詩人送別時的孤寂之情,更展現了詩人開朗的胸懷和堅毅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與冰心置於玉壺的比象之間又形成壹種有意無意的照應,令人自然聯想到詩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潔的形象,使精巧的構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壹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渾成,不著痕跡,含蓄蘊藉,余韻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