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唐·王昌齡《從軍行》
譯文:塞外身經百戰磨穿了盔和甲,不打敗西部的敵人誓不回還。
2、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北宋·範仲淹《嶽陽樓記》
譯文:在天下人擔憂之前擔憂,在天下人快樂之後才快樂。
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譯文:自古人生在世,誰沒有壹死?為國捐軀,死得其所,(讓我)留下這顆赤誠之心光照青史。
4、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清·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譯文:只要對國家有利,即使犧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願,絕不會因為自己可能受到禍害而躲開。
5、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南宋·陸遊《病起書懷》
譯文:雖然職位低微卻從未敢忘記憂慮國事,但若想實現統壹理想,只有死後才能蓋棺定論。
6、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南宋·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譯文:我壹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復國家失地的大業,取得世代相傳的美名。
2.關於責任的詩句有哪些1、《病起書懷》宋陸遊
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裏客江幹。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
出師壹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
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劉備蜀
3、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兩漢司馬遷
4、《夜泊水村》宋陸遊
腰間羽箭久雕零,太息燕然未勒銘。
老子猶堪絕大漠,諸君何至泣新亭。
壹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記取江湖泊船處,臥聞新雁落寒汀。
5、《示兒》宋陸遊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6、《舞曲歌辭·獨漉篇》 唐李白
獨漉水中泥,水濁不見月。不見月尚可,水深行人沒。
越鳥從南來,胡鷹亦北度。我欲彎弓向天射,
惜其中道失歸路。落葉別樹,飄零隨風。客無所托,
悲與此同。羅帷舒卷,似有人開。明月直入,無心可猜。
3.關於“堅守”的詩句有哪些1.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鄭燮《竹石》
釋義:經受了千萬種磨難打擊,它還是那樣堅韌挺拔;不管是東風西風,還是南風北風,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讓它屈服。
2.先聖法度,所宜堅守。——《後漢書·李固傳》
釋義:以前的聖人們留下的法律制度,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牢牢堅持,不要改變。
3.時易失,誌難城,鬢絲生。——陸遊《訴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
釋義:時機容易失去,壯誌難酬,兩鬢已生白發。只好寫文章品評風月,指點山川,建立另外壹種“功名”。
4.壹丈夫兮壹丈夫,千生氣誌是良圖。——李泌《長歌行》
釋義:大丈夫啊大丈夫,生生世世追求誌向精神才是深遠的謀劃啊。
5.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劉禹錫《浪淘沙詞九首》
譯文:淘金要千遍萬遍的過濾,雖然辛苦,但只有淘盡了泥沙,才會露出閃亮的黃金。
6.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譯文:相信總有壹天,能乘長風破萬裏浪; 高高掛起雲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7.富貴之畏人兮。貧賤之肆誌。——佚名《紫芝歌》
譯文:富貴的時候還怕見人啊,做窮人的時候確還有遠大的誌向。
8.運移漢祚終難復,誌決身殲軍務勞。——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五》
譯文:漢朝帝位轉移是因為運氣,諸葛亮也難以復興,但他意誌堅決,因軍務繁忙而鞠躬盡 瘁。
9.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譯文:道路又窄又長無邊無際,我要上天下地尋找心中的太陽。
10.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譯文: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幹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4.關於敬業的詩句1、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蜀相》
原詩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譯文
去哪裏尋找武侯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樹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臺階自當顯露春色,樹上的黃鸝隔枝空對婉轉鳴唱。三顧茅廬頻繁的商論天下大計,輔佐兩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可惜出師伐魏未捷而病亡軍中,常使歷代英雄感慨淚濕衣襟!
2、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出自唐代詩人羅隱的《蜂》
原詩
《蜂》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譯文
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在山峰,及其美好的風景都被蜜蜂占有。蜜蜂啊,妳采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為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嘗香甜?
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自宋代詩人文天祥的《過零丁洋》
原詩
《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壹經,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沈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譯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千辛萬苦,如今戰火消歇已經過四年的艱苦歲月。國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風中的柳絮,自己壹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無根,時起時沈。惶恐灘的慘敗讓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嘆我零丁洋裏身陷元虜自此孤苦無依。自古以來,人終不免壹死!倘若能為國盡忠,死後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4、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出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的《無題》
原詩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譯文
相見很難,離別更難,何況在這東風無力、百花雕謝的暮春時節。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燒成灰燼時像淚壹樣的蠟油才能滴幹。早晨梳妝照鏡,只擔憂如雲的鬢發改變顏色,容顏不再。長夜獨自吟詩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蓬萊山離這兒不算太遠,卻無路可通,煩請青鳥壹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
5、功名萬裏忙如燕,斯文壹脈微如線。
出自元代詞人薛昂夫的《塞鴻秋·功名萬裏忙如燕》
原詞
《塞鴻秋·功名萬裏忙如燕》
功名萬裏忙如燕,斯文壹脈微如線。光陰寸隙流如電,風霜兩鬢白如練。盡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見?至今寂寞彭澤縣。
譯文
為了功名,像燕子壹樣千裏奔忙。那壹脈文雅脫俗的傳統,已微弱如同絲線。時間像白駒過隙,又如閃電奔馳。飽經風霜的兩鬢忽然間已經像素練壹樣雪白。都說馬上就不再做官了,可在山林裏哪裏曾經見到過?直到現在,彭澤縣令陶淵明那樣的歸隱者,也還是寂寞無朋的。
5.有關認真的詩句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淇奧》
2、學非探其花,要自撥其根——唐.杜牧《留誨曹師等詩》
3、十年磨壹劍——唐.賈島《劍客》
4、不是虛心豈得賢——宋.王安石《諸葛武侯》
5、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唐.杜荀鶴
6、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宋.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
7、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送安驚落第詩》
8、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觀書有感》
9、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民歌《長歌行》
10、誌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晉.傅玄《雜詩》
11、盛年不重來,壹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陶淵明《雜詩》
12、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唐.孟郊《勸學》
13、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宋.嶽飛《滿江紅》
14、逢事獨為貴,歷代非無才——唐.陳子昂《郭槐》
15、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備,妾原老君家——宋.戴復古《寄興二首》
16、南山棟梁益稀少,愛材養育誰復議——唐.柳宗元《行路難》
17、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8、世上豈無千裏馬,人中難得九方臯——宋.黃庭堅《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並州》
19、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壹格降人才——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6.關於責任的詩句1、胸中有誓深於海,肯使神州竟陸沈?出自宋代鄭思肖的《二礪》愁裏高歌梁父吟,猶如金玉戛商音。
十年勾踐亡吳計,七日包胥哭楚心。秋送新鴻哀破國,晝行饑虎嚙空林。
胸中有誓深於海,肯使神州竟陸沈?釋義:愁悶時高歌壹曲《梁父吟》,象敲金擊玉壹般發出悲涼的聲音。要學勾踐立下十年亡吳的大計,有包胥哭師秦庭七天七夜的堅心。
秋雁悲鳴也懂得亡國的慘痛,空林餓虎白晝也要出來咬人。我心中立下比海還深的誓願,決不讓中國大好河山永遠沈淪!2、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出自唐代王昌齡的《出塞二首.其壹》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釋義: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出關萬裏去參加遠征的人都還未回還。倘若曾經能夠抵禦外敵的名將還在,絕不會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3、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出自宋代陸遊的《病起書懷》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裏客江幹。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
出師壹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釋義:病體虛弱消瘦,以致頭上的紗帽也顯得寬大了,孤單壹人客居在萬裏之外的成都江邊。
雖然職位低微卻從未敢忘記憂慮國事,但若想實現統壹理想,只有死後才能蓋棺定論。希望天地神靈保佑國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著君主禦駕親征收復失落的河山。
諸葛孔明的傳世之作《出師表》忠義之氣萬古流芳,深夜難眠,還是挑燈細細品讀吧。4、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出自清代林則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其二》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於戍卒宜。
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釋義:我能力低微而肩負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盡。
壹再擔當重任,以我衰老之軀,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撐了。如果對國家有利,我將不顧生死。
難道能因為有禍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嗎?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高厚。我還是退隱不仕,當壹名成卒適宜。
我開著玩笑,同老妻談起《東坡誌林》所記宋真宗召對楊樸和蘇東坡赴詔獄的故事,說妳不妨吟誦壹下“這回斷送老頭皮”那首詩來為我送行。5、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出自唐代韓愈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壹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釋義:早晨我把壹封諫書上奏給皇帝,晚上就被貶官到路途遙遠的潮洲。
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殘余的生命。回頭望長安,看到的只是浮雲隔斷的終南山,家又在哪裏?立馬藍關,積雪擁塞,連馬也踟躕不前。
我知妳遠道而來應知道我此去兇多吉少,正好在潮州瘴氣彌漫的江流邊把我的屍骨收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