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形容壹個東西特別美的詩句

形容壹個東西特別美的詩句

1. 關於形容思雨美的詩句

關於形容思雨美的詩句 1.形容雨天美的詩句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

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5.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誌和:《漁歌子》)

6.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遊:《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7.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8.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9.渭城朝雨泡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2.關於思雨的好詞和好句

描寫雨的資料 /34/16597/18.html成語有: 風調雨順、五風十雨、雨旸時若:形容風雨適時,氣候調和,遂人所願;和風細雨、柔風甘雨、斜風細雨、雨絲風片:指春天的和風細雨,亦喻待人處事采取和緩的方式,不粗暴;雨後春筍:指春天雨後,竹筍長得又多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現,蓬勃發展;雨過天晴:指雨霽雲開,天空晴朗,比喻情況由壞轉好;風風雨雨:泛指刮風下雨,亦比喻遇到重重阻礙或議論紛紛;風雨交加:指風雨壹齊襲來,亦比喻幾種災難壹起襲來;狂風驟雨、狂風暴雨、烈風淫雨、震風陵雨:形容大風大雨、疾風暴雨,亦比喻聲勢猛烈;滂沱大雨、飄潑大雨、銀河倒瀉:形容雨下得很大;風雨飄搖、風瀟雨晦、風雨晦暝、風雨如晦:形容風雨交加,天色昏暗,比喻局勢動蕩不安、社會黑暗;八方風雨:指四面八方的急風驟雨,比喻局勢變幻,激烈動蕩;呼風喚雨:原指神道呼風喚雨的法力,現多比喻能夠支配自然的巨大力量,亦形容惡勢力猖獗;淒風苦雨:指寒冷的風,成災的雨,形容天氣惡劣,後常比喻處境悲慘淒涼;風雨剝蝕:指物體因受風雨侵蝕而損壞;雨沐風餐、櫛風沐雨、雨淋日炙:形容在外奔波,歷盡辛勞;旱不雨:指天氣幹旱,久不下雨;雲不雨:言烏雲密布而未下雨,原指德能未能下及,現比喻事件已醞釀成熟,但還沒有爆發; 風雨同舟:指在風雨中同船渡河,比喻***度難關; 風雨無阻:指刮風下雨也阻擋不住,無論天氣如何都照常進行; 風霜雨雪:比喻經歷過種種艱難困苦;風雨兼程,指冒著風雨加倍趕路; 揮汗成雨:言灑出的汗能成為雨,形容人很多; 淚如雨下、涕零如雨、涕淚滂沱:指眼淚象雨水壹樣往下流淌,形容悲痛欲絕。

三、詩人揮毫競繪雨:交流關於寫雨的詩歌 雨是壹種自然現象,也是壹種自然景觀。每當天下雨時,許多人特別是文人往往將雨當成壹種自然景象來觀賞。

朦朦細雨、傾盆大雨、暴風聚雨……各種各樣的雨態以及下雨時風聲雨聲、電閃雷鳴的氣勢和聲色等,很容易使文人墨客觸生情,湧動文思,所謂“片雲頭上黑,應是雨催詩”(唐?杜甫《攜妓納涼晚際遇雨》)是也,故古人常常將對雨的觀察和感悟賦於詩文。縱觀華夏民族的文學畫廓,寫雨的詩文很多,而且不乏名篇佳句。

寫雨的詩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的時節,也是十分需要雨水滋潤的時節。但春雨貴如油,春天下雨,豈不是“好雨”?!壹個“好”字,把作者的見春飄然而下的喜悅心情表現得頗為充分。

三、四句言春雨伴隨著微風夜來,悄無聲息地滋潤萬物,寫春雨的作用,筆墨細膩。末兩句寫清晨看錦城成都的花在春雨的滋潤下,紅潤壹片,花因飽含雨水而重、而濃,寫的情深意切。

全詩通篇無壹“喜”字,但喜悅之情卻溢於言表。 韓愈《初春小雨》:“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詩人以飽滿的激情盛贊小雨,於小中見大,於景中寓理寓情。

的“小雨“比喻為酥酒之初熟,味甘滑、潤澤,連小草也沾上了雨露,細雨中草色微綠,近看不覺而遠視泛青。最後歸結為”壹年春好處“,連帝王宮苑的景色也比不過了。

初春的景色被描繪的細膩真切。 曾幾《蘇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蘇,喜而有作》:“壹夕驕陽轉作霖,夢回涼冷潤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濕,且喜溪流岸岸深。千裏稻花應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

無田似我猶欣舞,何況田間望歲心。”久旱遇雨,欣喜若狂,連衣服、床鋪濕了也顧不得,表達了詩人的喜雨之情和對民生的關註。

蘇軾《有美堂暴雨》:“遊人腳底壹聲雷,滿座頑雲撥不開。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

十分瀲灩金尊凸,千杖敲羯鼓催。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鮫室瀉瓊瑰。”

全詩生動地寫出了暴風驟雨來臨前後的景象:雷聲轟鳴,烏雲密布,黑風從天外刮來,大海為之豎立,足見其兇猛;大雨隨風飛騰,由浙東橫過大江,足見其急驟。湖海水漲,雷聲鏗鏘,詩人的才思也在暴風雨的催促下迸發出來。

秦觀《春日》:“壹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寫輕雷響過,春雨淅瀝而下。雨後初晴,陽光好象在剛剛被雨洗過的碧瓦間浮動。

春雨過後,芍藥含淚,情意脈脈;薔薇橫臥,嬌態可掬。雖主要寫雨後的景致,卻透露出對春雨滋潤之功的稱頌。

除了專門寫雨的詩文以外,古人的其它詩作中多有描寫雨及雨中景物的句子: “騰雲似湧煙,密雨如散絲。”(晉?張協《雜詩十首》)形容雨如散落的絲線壹般密集。

“殘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南朝陳?張正見《後湖泛舟》》寫夏日驟雨初停,斷虹出現在天邊,上漲的湖水從缺口流出,形成壹股新的水流。

“沾衣欲濕桃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唐?僧誌南《絕句》)杏花綻開時節的細雨,親切地將要打濕衣服;揚著柳枝的微風拂面,令人感到暖和香甜,詩人即景寓情,給人以禪的意境。

“微雨池塘見,好風襟袖知”(唐?杜枚《秋思》)微雨飄灑,籠罩在雨中的池塘意境橫生;。

3.形容雨美的古代詩句,有哪些比叫突出的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沈雨打萍――文天祥《過伶仃洋》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誌和:《漁歌子》)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遊:《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渭城朝雨泡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誌和《漁歌子》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誌南和尚《絕句》

◆渭城朝雨亦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絕句》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遊《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4.描寫秋天雨美的詩句

1: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壹杯無。

2:生命就像壹種回音,妳送出什麽它就送回什麽,妳播種什麽就收獲什麽,妳給予什麽就得到什麽。

3:窗外的天氣就像是妳多變的表情。

4:風雨能摧殘櫻花,但是沖風冒雨,櫻花不是也能舒開笑臉麽?

5:這時,雷聲、雨聲、風聲攪和在壹起,真是太可怕了,好像天就要塌下來似的。

6:壹個人走,壹個人睡,壹個人思索,壹個人沈醉,壹個人忙,壹個人累,壹個人煩躁,壹個人體會。

7:只為那遙遠的瞬間拋開所有脆弱的不安站在孤單的人海描寫秋雨的優美詩句 60句描寫秋雨的優美詩句 60句。

8:愁殺騷人路,滄浪正渺漫。

9:雨滴就像千萬個傘兵,從空中跳下來,安全地降落在地面上。

10:如果妳努力去發現美好,美好會發現妳;如果妳努力去尊重他人,妳也會獲得別人尊重;如果妳努力去幫助他人,妳也會得到他人的幫助。

5.關於雨的詩句越優美越好

1、杜甫 《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2、韓愈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壹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3、李商隱《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4、陸遊 《臨安春雨初霽》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壹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5、蘇軾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黑雲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6、楊萬裏《聽雨》

歸舟昔歲宿嚴陵,

雨打疏篷聽到明。

昨夜茅檐疏雨作,

夢中喚作打篷聲。

7、趙師秀 《約客》

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8、陸遊《劍門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塵雜酒痕,

遠遊無處不消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

細雨騎驢入劍門。

9、李清照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10、柳永 《雨霖鈴》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裏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11、戴望舒 《雨 巷》

撐 著 油 紙 傘 , 獨 自

仿 徨 在 悠 長 , 悠 長

又 寂 寥 的 雨 巷 ,

我 希 望 逢 著

壹 個 丁 香 壹 樣 地

結 著 愁 怨 的 姑 娘 。

她 是 有

丁 香 壹 樣 的 顏 色 ,

丁 香 壹 樣 的 芬 芳 ,

丁 香 壹 樣 的 憂 愁 ,

在 雨 中 哀 怨 ,

哀 怨 又 仿 徨 ;

她 仿 徨 在 這 寂 寥 的 雨 巷 ,

撐 著 油 紙 傘

像 我 壹 樣 ,

像 我 壹 樣 地

默 默 行 著 ,

冷 漠 , 淒 清 , 又 惆 悵 。

她 靜 默 地 走 近

走 近 , 又 投 出

太 息 壹 般 的 眼 光 ,

她 飄 過

像 夢 壹 般 地 ,

像 夢 壹 般 地 淒 婉 迷 茫 。

像 夢 中 飄 過

壹 枝 丁 香 地 ,

我 身 旁 飄 過 這 女 郎 ;

她 靜 靜 地 遠 了 , 遠 了 ,

到 了 頹 圮 的 籬 墻 ,

走 盡 這 雨 巷 。

在 雨 的 哀 曲 裏 ,

消 了 她 的 顏 色 ,

散 了 她 的 芬 芳 ,

消 散 了 , 甚 至 她 的

太 息 般 的 眼 光 ,

丁 香 般 的 惆 悵 。

撐 著 油 紙 傘 , 獨 自

仿 徨 在 悠 長 , 悠 長

又 寂 寥 的 雨 巷 ,

我 希 望 飄 過

壹 個 丁 香 壹 樣 地

結 著 愁 怨 的 姑 娘 。

6.描寫雨的詩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誌和:《漁歌子》)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遊:《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渭城朝雨泡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誌和《漁歌子》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誌南和尚《絕句》

渭城朝雨亦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絕句》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遊《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宋·秦觀《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韋應物《幽居》:貴賤雖異等,出門皆有營。獨無外物牽,遂此幽居情。微雨夜來過,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鳥雀繞舍鳴.時與道人偶, 或隨樵者行。自當安蹇劣, 誰謂薄世榮。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白居易《上陽白發人》:“耿耿殘燈背壁影,蕭蕭暗雨打窗聲”

姜夔《平甫見招不欲往》:老去無心聽管弦,病來杯酒不相便。人生難得秋前雨,乞我虛堂自在眠。

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壹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灑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睛。(偶的最愛,呵呵)

方嶽《聽雨》:竹齋眠聽雨,夢裏長青苔。門寂山相對,身閑鳥不猜。

韋應物《滁州西澗》: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汪藻《即事二首》:燕子將雛語夏深,綠槐庭院不多陰。西窗壹雨無人見,展盡芭蕉數尺心。

文同《北齋雨後》:雨後雙禽來占竹,秋深壹蝶下尋花。

鄭文寶《柳枝詞》:亭亭畫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煙波與風雨,載將離恨過江南。

徐俯《春遊湖》: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翁卷《鄉村四月》: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趙師秀《約客》: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墉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好美的意境)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

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壹葉葉,壹聲聲,空階滴到明。

戴叔倫《蘇溪亭》:燕子不歸春事晚,壹汀煙雨杏花寒。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