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偁的簡介如下:
王禹偁,字元之,濟州巨野(今屬山東)人,北宋詩人、散文家、大臣。王禹偁世為農家子,9歲能文。太平興國八年中進士,歷任成武縣(今屬山東)主簿、右拾遺等職;後拜左司諫、知制誥,判大理寺。鹹平四年,王禹偁徙蘄州,因病去世。
王禹偁遇事敢言,喜臧否人物,以直躬行道為己任,為文著書多涉規諷,故不為流俗所容。真宗即位,應詔上疏言五事,系統提出其革新政治的主張。他又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之先驅,以變革文風為己任,所著詩文變唐末五代雕繪纖弱之習,亦不為柳開等宋初作家之奇僻艱澀。
王禹偁的文學主張
1、古文
王禹偁是北宋初期首先起來反對唐末以來浮靡文風,提倡平易樸素的優秀作家之壹。他反對艱深晦澀,雕章琢句,為後來的歐陽修、梅堯臣等人的詩文革新運動開辟了道路,因此頗受後人推重。
2、詩歌
在詩歌方面,王禹偁推崇杜甫和白居易。王禹偁的詩同散文壹樣,語言平易流暢,風格簡雅古淡;此外,他還有壹些寫景抒情的短詩,卻筆調清麗,饒有風韻。
3、詞
王禹偁的詞即事即目,登覽抒懷,寓情於景,格調深沈,雄渾有力,藝術上完全臻至成熟,在宋初小令中是別開生面的。《點絳唇·感興》是宋代詞人王禹偁傳世的唯壹詞作。此詞以清麗的筆觸、沈郁而高曠的格調描繪了江南水鄉的風物景色。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王禹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