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漢語詞匯。拼音:shān lín?釋義:指有山和樹木的地方。
1、山與林。亦指有山有林的地區。
①《周禮·地官·大司徒》:“辨其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之名物。”
②《禮記.月令》:命祀山林川澤,犧牲毋用牝。
③晉 郭璞 《遊仙詩》之壹:“京華遊俠窟,山林隱遁棲。”
④唐 韓愈 《謝自然詩》:“山林民可入,魍魎莫逢旃。”
⑤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計襲樊城 元直走馬薦諸葛》:先生既去,劉備亦將遠遁山林矣。
⑥?趙樹理?《三裏灣·國慶前夕》:“咱們社裏還有副業、有水利、有山林、有菜園、有牲口……每部門都得有正副負責人。”
2.借指隱居。
①南朝 梁?沈約?《與謝朏敕》:“嘗謂山林之誌,上所宜弘。”
②宋?蘇軾《王安石贈太傅制》:“方需功業之成,遽起山林之興。”
③《宋史·種放傳》:“ 種放 , 河南 洛陽 人也……每往來 嵩 華 間,慨然有山林意。”
3.指隱居之地。
①《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故有處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反之論。?
②明 都穆 《譚纂》卷上:“ 洪熙 初年, 仁廟 嘗幸 文淵閣 ,間公曰:‘今山林亦有人乎。’”
4.園林。
①《漢書·東方朔傳》:“ 竇太主 曰:‘願陛下時忘萬事,養精遊神,從中掖庭回輿,枉路臨妾山林,得獻觴上壽,娛樂左右。’” 顏師古 註引 應劭 曰:“公主園中有山,謙不敢稱第,故托山林也。”
②唐 杜甫 《陪鄭廣文遊何將軍山林》詩之四:“詞賦工無益,山林跡未賒。”
5.山林體文章的省稱。 明 代與“臺閣體”相對。
清?黃宗羲?《辭張郡侯修郡誌書》:“蓋文章之道,臺閣、山林,其體闊絕。”
6.相術用語。指左、右額邊發際之間的位置。相術家認為這兩個部位豐隆寬闊者,境遇多安樂無憂。?[2]?
張行簡《人倫大統賦》:“山林豐廣多逸豫”。薛延年註:“山林在天倉,若此部豐廣,主半生多悅逸寬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