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前古八景
在客家贛南的古代經濟繁榮時期,素有“頭唐江二門嶺三營前”之說。 “頭唐江”,指唐江鎮是除贛州城之外,與鄰邦貿易往來最多,與梅關古道聯結最深的古鎮,它北端連接從吉安遂川、南康隆木、橫市、麻雙、十八塘壹路過來的古驛道,西接湖南桂東、上猶五指峰、營前、東山、南康龍華壹路過來的古驛道和水路,既可沿水路(或旱路)順水東往三江、蟠龍、贛州而去,也可溯水南往三江(或旱路)、蓉江、浮石、青龍、南安而去,上梅關往粵地南去。方圓百裏之內有數百個鄉鎮,數十萬人家,商賈往來,自然便奠定了唐江鎮為商業重鎮之首的顯要地位。“營前”商業地位顯踞第三,既有水路、陸路上縱橫交錯、四通八達之地理優勢,也有它的歷史原因——營前鎮自唐末虔州節度使盧光稠時代起便為軍事重地,王陽明時期此地建過軍營、築了蔡家城,從而有了“營前”之說。
營前古名營溪。唐末盧光稠部在此屯兵墾田後,開始有了商賈往來,有了經濟貿易,日久天長,便在兵營前形成了綿延成片的攤坊。從此,這個西接湘楚,北枕遂川、南連唐江,舟通寧杭的“攤坊地”便成了兵民***赴墟市之場所,兵營前的“營前墟”從此得名。1957年,陡水湖形成,淹了部分古墟,便在它的南邊墟尾上延伸過去,形成了今天的墟鎮位置上的新“營前墟”。這個被保留下來的部分營前墟,被營前人叫做“營前的營前”,意即今天的營前鎮之前的營前墟。這條流淌著濃濃客家風韻的古街,類似於贛州陽明路壹帶的騎樓,呈現明顯的南粵建築風格,黛瓦灰磚,木門木窗,臨街為吊腳樓,店鋪內裏是作坊、住宅或後院,深深的院落,散淡著深幽的客家風。史載,興於明,旺於清,衰於民國中期的營前墟,每逢二、五、八墟日,這幾個墟日中,每每有3萬余人逛市,繁華情景令人不購物也為其景象所迷醉,據說,當時有萬壽宮、賭館、煙館、酒館、茶館、旅館、妓院(床板店)、錢莊、碼頭、驛站、金銀加工店、鹽鋪、當鋪、棺材店、染坊、照相館、南雜店、土紙店、爆竹店、豆腐店等鱗次櫛比、五花雜門的店鋪,但逢墟日,營前街便是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吆喝聲、吵鬧聲喧嘩至午時過後,經久不息,體現出營前極為深厚的商業文化底蘊,也成為今天贛南客家傳統墟鎮的壹座博物館。
其實,最讓人感動的還不僅僅是營前的商業繁榮,而是每壹個營前老幼都能說會道的營前“八景”文化。自蘇東坡與陽孝本來過上猶,又吟詠過石樓“八景”詩並開創“八景文化”後,上猶竟追風覓雅,成了贛南八景文化影響最廣泛深入的縣,幾乎每壹個有文化的人都會吟詠幾句八景詩。無疑,八景文化在上猶得到了最大的發展與繼承,營前八景就是最好的代表了。與贛州清八景同時形成的營前八景有三、四種版本。更普遍讓人接受的是:仙巖古松、妙樂鐘聲、塔下琴音、書峰毓秀、舉嶺現棋、城樓山色、浮潮夜月、蕉壟夜唱。
仙巖古松。說的是從古墟往桂東方向去的石街路的8公裏處,有壹仙人洞,洞上有壹古松。這條東西走向的古道,是聯結贛楚經濟文化的紐帶。過去人們行走於石街上,在經過“石人出在石溪河”的神奇石人像後,遠遠便能眺望著那屹立於仙巖上的蒼勁古松,這壹路竟是伴著風景走過的。如今,石街殘廢了,石人失了蹤影,古松也夭折了,只有萬古的仙巖仍守望著這條古道。
妙樂鐘聲。始建於明朝的妙樂寺,位於墟場東邊約1公裏許的雲水河畔,側有長橋可通蕉裏崇邑,1957年淹圮。妙樂寺曾有壹副相當有名的對聯:“妙從何來?無聲無色無景象;樂在哪裏?有鐘有鼓有文章。”既巧妙地將“妙樂”名嵌了進去,也輕松地道出了古寺清靜聖地與高僧情懷。據說,對聯乃前清貢生、時任江西省佛教協會副會長的主持園明法師(又名茍子和尚)所撰。妙樂寺正對河對面的文峰塔,與南邊的舉嶺呈三角鼎立之狀。當年,妙樂寺大鐘之梵音每響,其美妙玄聲可達數十裏之遙。
蕉壟漁唱。壹下便讓人聯想到古人的“漁舟唱晚”之意境。果然,位於妙樂寺下遊的文峰塔下,是雲水河九曲蜿蜒的最奇妙處,猶如贛州八境臺上看“儲潭曉鏡”壹般,這裏河水寬闊、清澈,夜晚漁火點點,波光麟麟,蕩著小舟的漁人吟唱仙歌,輕撒魚網,壹幅漁家人優閑安逸的生活情景便活靈活靈地呈現了出來。便是今天,這景象依然存在。可見,這種來源於自然與生活的詩歌意境不是隨意消除得了的。
塔下琴聲。資料記載天寶四年邑候龍文光來到營前,欣賞過這裏山光水色後,感嘆東方文峰低隱,倡導陳蔡兩姓集資建塔於東面2.5公裏處東山之巔,以旺文氣。塔建成後,鄉人感懷龍公之指點,遂叫塔為龍公塔、文峰塔。龍公塔高25米,高七層,內設沿墻而上的石磚階梯壹百級,每層三窟。於塔上,呈九曲蜿蜒狀的營前山水盡收眼底,“俯凝雲水發飄玉帶,操琴鼓樂或與雲水嘩聲相搏”,故有了“寶塔琴音水作喧”之美談。文峰塔做好後,營前人文蔚起,最著名的是清嘉慶二十四年出了進士、翰林蔡家王幹。
書峰毓秀。書峰是營前最高峰,位於老墟4-5公裏處,山勢雄偉,高聳秀麗,眾小山簇拱,使得其形如筆架。唐末虔州節度使盧光稠曾建“太傅書院”於山。前些年尚遺“字紙塔”舊址,至今鄉人仍敬仰之,每逢節氣必祭祀,地理先生每次作業,必以書峰定方向,企圖沾染些書峰的靈氣。山上有數戶人家居住,其中壹口水潭有巨磚沈入水底,附近有巨楓紅葉招展,書院舊址便深藏於幽深的高茅之中。
舉嶺現棋,這是個充滿神話意識的景。舉嶺高857米,位於老墟東南10公裏,為崇(傑壩)猶(營前)兩縣分界屏障。舉嶺之麓平如琴臺,宛如草原,其中有壹方大平石,石上有石筋縱橫,圖形甚似棋盤,相傳有兩位神仙在此奕棋,故稱棋嶺,後訛為舉嶺。有詩贊:“舉嶺蒼蒼籠碧煙,雄風劍氣勢盤纏。爭聞對奕人歸去,疑似蓬萊第壹仙。”山上有戰場痕跡,營前人便每每與清朝造反者何阿四聯系起來,何在崇義有過活動,整個上猶境內都有“楊仙女助何阿四起兵”,“寶劍試鋒”、“竹節藏兵”、“石鼓石鑼助陣”和“獅象山出天子”的傳說。
城樓山色。指的是營前蔡家城南門,在早晨、黃昏、夜月下觀察營前的山光水色,呈現出不同景象。自然,早晨看日出炊煙,黃昏看晚霞落雁,夜裏看月華溶桂,不同時分的景象是不同的美妙,書峰、舉嶺等群山眾嶺便在三種時空中轉幻出異彩紛呈的瑰麗。蔡家城南門正好在今天營前中學大門前,營前中學內有清代留下的文廟,也是蘇區時期紅軍西路軍教導隊防地(大量紅軍標語仍存)。今天,蔡家城早已毀圮,南門成了平常地,只有心生遐想,才能復蘇“城樓山色”景了。
浮潮夜月。浮潮是壹種奇觀,老墟南面0.5公裏處的上灣村,臨雲水河,古時有壹巨榕根須發達,竟有壹支延至河對岸,行人便以其根支作橋往來,且水漲根浮,始終可以載行人過往,於是,此地便被喚作了“浮橋”,後訛為“浮潮”。浮根之橋方便了行人,卻阻了船排,惹怒了的舟工先是攔腰壹斬,樹根不久又長,舟工便兩頭齊斬,始破了這壹浮根之橋。樹便也成了壹棵普通的榕樹。過浮橋20余米,有壹口寬壹米五,深八十公分的小井,異常清澈,常年可見其中溶了月亮,傳說有壹次,壹位將軍從井旁經過,驚奇地發現那日井中竟溶了三個月亮,異常神奇,便令全體官兵欣賞。從此,這壹處風景叫做了“浮橋夜月”。
如果說,古風猶存的營前的“八景”,演染的是壹種繁榮、文化,那麽,營前的“九獅拜象”(古代寓意為高中的仕子們拜見當朝丞相)大型燈舞,傳達的則是濃濃的客家風情。這種燈舞,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寓意深遠。整個燈彩有壹龍九獅壹象壹麒麟,加若幹牌燈鑼鼓彩亭組成,龍多為九至十壹節,最長達九十九節,表演者最多可達萬人。樂隊以民間吹奏樂、打擊樂結合組成,曲調雄渾、熱烈、悠揚。營前的客家民情與風俗,營前的客家文化底蘊,客家保留的古中原文明,在贛南當是首屈壹指的。所以,寓意萬象更新、九州同樂、***慶升平的“九獅拜象”大型燈舞,以壹股雄渾之力量,激蕩起濃烈的客家風,醉倒無數的客家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