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步出夏門行》(東臨碣石)
曹丕:《燕歌行》(秋風蕭瑟天氣涼)
曹植:《白馬篇》、《洛神賦》、《七步詩》
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學日益擺脫經學的影響,而獲得獨立的發展,開始進入文學的自覺時代。詩歌、散文、辭賦、駢文、小說等文學樣式,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詩歌的地位仍然是最重要的。
漢末魏初,在“世積亂離,風衰俗怨”的社會背景下面,文人詩歌創作進入了“五言騰踴”的大發展時期。這壹時期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為核心,加上孔融、王粲、劉楨、陳琳等所謂“建安七子”組成的鄴下文人集團,創造了“建安文學”的輝煌。
建安文人的作品,具有“慷慨任氣”這種***同的時代風格,其中曹操的詩歌,沈雄悲涼,反映了動亂的社會現實,表露了詩人渴望建功立業,統壹天下的雄心壯誌,如《蒿裏行》、《短歌行》、《步出夏門行》等,都是較為成功的篇章。
曹植的文學成就最高,人稱“建安之傑”。他的詩歌“骨氣奇高,詞采華茂”,《白馬篇》、《贈白馬王彪》分別是他前期和後期詩歌的代表作。他的散文和辭賦也表現出很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著名的〈洛神賦〉美不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