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律詩平仄的基本規則可為二,記住其規則,有助於對律詩格式的記憶,只要知道了第壹句的平仄,全篇的平仄則能應對而出,勿需死記硬背。
其壹為相重相間。第壹是相重,詩句裏除最後壹個字為壹個音節,其余每個節奏單位的平仄,總是相重疊的,如:平平壹壹仄仄,平平平壹壹仄仄。而且,律詩中後四句的平仄與前四句完全相同,構成回環往復的聲律。第二是相間,每壹詩句,平聲字與仄聲字總是輪流出現,交替使用。上壹節奏為平,則下壹節奏必為仄,反之亦然。如:平平壹壹仄仄壹壹平平壹壹仄,仄仄壹壹平平壹壹仄仄壹壹平,二、四、六字的平仄必不同。平仄的相重相間規則,使詩句的聲律抑揚而不致單調。
其二是粘對。對:指平仄對立,壹聯詩句中,上下句同壹位置的字,其平聲與仄聲要相對立。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即平仄壹致,每兩聯之間,後聯上句的第二字與前聯下句的第二字,平仄要壹致。故第三句與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與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與第六句相粘。對七言律詩而言,兩聯的第四字也要相粘。粘對規則使聲調富有變化而不致板滯。若不“對”,稱為“失對”,則上下兩的平仄就會雷同;若不“粘”,稱為“失粘”,則前後聯的平仄又要雷同了。失對與失粘都是律詩的大忌。
另外,還要註意不能犯“孤平”。“孤平”是指平腳句中,除了韻腳是平聲外,只有壹個平聲字了,這是詩家大忌。對仄腳的句子,即使只有壹個平聲字,也不算犯孤平。具體而言,五言律詩的“平平仄仄平”式,其第壹字必須是平聲,“仄仄仄平平”式,第四字必須是平聲;七言律詩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式,其第三字必須是平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