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②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杜甫《春望》)
③清渭無情極,愁時獨向東.
(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
④行宮見月傷心色,
夜雨聞鈴斷腸聲.
(白居易《長恨歌》)
⑤轉朱閣, 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蘇軾《水調歌頭》)
⑥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
(牛希濟《生查子》)
2.包含暗喻的詩句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亡其鳴也哀
————《論語》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示兒 陸遊
寧可枝頭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風中
————《畫菊》 鄭思肖
似這般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
————《牡丹亭·尋夢》 湯顯祖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牡丹亭》 湯顯祖
冷雨幽窗不可聽, 挑燈閑看《牡丹亭》。
人間亦有癡於我, 豈獨傷心是小青!
————《無題》明.馮小青
山水萬重書斷絕,念君憐我夢相聞。
我今因病魂顛倒,惟夢閑人不夢君。
勸君休作悲秋賦,白發如星也任垂。
畢竟百年同是夢,長年何異少何為。
病煎愁緒轉紛紛,百裏何由說向君。
———— 以上出自《酬樂天三三首》元稹
寄李儋元錫
作者:韋應物(唐)
去年花裏逢君別,今日花開又壹年。
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裏,邑有流亡愧俸錢。
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代白頭吟》 劉希夷
3.關於暗喻的句子有哪些1. 美感的記憶,是人生最可珍的產業,認識美的本能是上帝給我們進天堂的壹把秘鑰。
2. 地中海沿岸成為西方文明的搖籃。
3. 壹本妳喜愛的書就是壹位朋友。
4. ***產黨是太陽。
5. 勤奮是狂風暴雨後開出的海棠。
6. 妳是酷暑裏的濃陰。
7. 妳是霧海裏的航標燈。
8. 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 形成 壹座富士山。
9. 生存的小品文,必須 是 匕首, 是 投槍,能和讀者壹同殺出壹條生存的血路的東西。
10. 不過朝花社不久就倒閉了,我也不想說清其中的原因,總之是柔石的理想的頭 ,先碰了壹個大釘子,力氣固然白化,此外還得去借壹百塊錢來付紙賬。
11. 多的時候,烏雲四合,層巒疊嶂都成了墨山水。
12. 春風掠過當然有後勁的沖動,壹切都向著春光,去尋找希望,悠閑在春風之夜中,都會想什麽、看什麽、又做什麽。只有壹串問號懸在腦門。不知道,無頭無序,誰給提個醒,對春風的貪婪又有十萬分的渴望。此時,又何能提起萬分之壹,無鬧無聊,盡情無邊無際無規無形的幻想所有,只要能幻想的都去拋壹下眉梢。
13. 春風掠過當然有後勁的沖動,壹切都向著春光,去尋找希望,悠閑在春風之夜中,都會想什麽、看什麽、又做什麽。只有壹串問號懸在腦門。不知道,無頭無序,誰給提個醒,對春風的貪婪又有十萬分的渴望。此時,又何能提起萬分之壹,無鬧無聊,盡情無邊無際無規無形的幻想所有,只要能幻想的都去拋壹下眉梢。
14. 春陽映入花蕊,春風搖動著花枝,鶯燕翩然起舞,蜜蜂留連花間,美不勝收。置身於春景中,煦日當頭,各色交雜,怎能不讓人嘆服大自然的別具匠心,壹剎那間變幻出比萬花筒更加多彩的畫面。
15. 如今,春季已到。春天是壹年中最美麗的季節,古往今來人們幾乎用盡了所有美好的詞語詩句來 形容、贊美春天。春天,帶給人生命力,帶給人希望。
4.含隱喻的詩..李商隱因戀人曾在洛陽城南宅中種石榴,《尹喜內傳》雲:“喜從老子西遊,省太真王母,***食碧桃、紫梨。”因此以“碧桃”與“石榴”相連代修道戀人,如“榴枝婀娜榴實繁,榴膜輕明榴子鮮。可羨瑤池碧桃樹,碧桃紅頰壹千年”(《石榴》),《偶題二首》:“小亭閑眠微醉銷,山榴海柏枝相交。水文簟上琥珀枕,旁有墮釵雙翠翹。”是戀人所居環境中的石榴樹;“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無題 鳳尾香羅》)是以石榴開花的四月為與戀人相約的季節;“我為傷春心自醉,不勞君勸石榴花”(《寄惱韓同年二首》)是直接將石榴花指代戀人;後來大中年間的“夜杵鳴江練,春刀解若榴”(《擬意》)也提到石榴,可見石榴是李商隱心目中難以忘懷的“物華”之壹。
“柳”是李商隱和戀人相識、相知的見證。李商隱的詠柳詩有十幾首,郢州江邊與軍營有關的“細柳”,洛陽西苑的柳、崇讓宅池邊的柳,開封吹臺的柳,長安的曲江柳、章臺柳、灞橋柳等,以及後來江南的柳、《柳下暗記》中吹臺的柳,在四川幕中看到柳樹就想起當年被移入金鑾殿的柳(《巴江柳》),都是李商隱難以忘懷的“物華”。如“章臺從掩映,郢路更參差”(《贈柳》),“楊柳路盡處,芙蓉湖上頭”(《代贈》),指的是長安曲江邊的柳。李商隱以柳條隨風飄拂指代移情別戀,“見說風流極,來當婀娜時”,“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贈柳》),以王昌齡《青樓曲》中“馳道楊花滿禦溝,紅妝漫綰上青樓”隱指柳邊主人在皇宮中的“青樓”;“曾逐東風拂舞宴,樂遊春苑腸斷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柳 曾逐東風》),指戀人的感情在皇帝與自己之間掙紮;而《謔柳》中更是以“眉細從他斂,腰輕莫自誇。玳梁誰道好,偏擬映盧家”對戀人有所諷刺。在與戀人被迫分離之後,凡是看見春天的柳總會引起詩人心中無限的相思,“動春何限葉,撼曉幾多枝。解有相思苦,應無不舞時。絮飛藏皓蝶,帶弱露黃鸝。傾國亦通體,誰來獨賞眉”(《柳 動春何限葉》),那片片柳葉就像戀人細細長長的眉,隨風飄蕩柳枝就像戀人舞動的細腰。後來更是不管是春天的柳還是春天曲江邊飛來飛去的黃鶯、以及池邊的柳和梅,都引起李商隱對賦梅人的思念。而“青門弄煙柳”(《樂遊原》)即在灞橋分別時的柳;《柳 曾逐東風》、《柳 江南江北》則是江南的柳,由此春天成為李商隱“先春已斷腸”(《春風》)的季節,每逢春日看到柳樹,就會引起心中隱隱的痛,“幾時心緒渾無事,得及遊絲百尺長”(《日日》),“柳映江潭底有情,望中頻遣客心驚。巴雷隱隱千山外,更作章臺走馬聲”(《柳 柳映江潭》),是在襄陽漢江邊見到柳樹,想起川中和曲江的柳,回憶當年經過柳樹成蔭章臺街之事,以庾信《枯枝賦》:“昔年移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淒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抒發自己難以忘懷的感情。
“牡丹”是洛陽名花,是當年李商隱對戀人的贊美之詞,也是眾人對宋若荀的擬稱。《松窗雜錄》:“開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藥,即今牡丹也。得四本,紅、紫、淺紅、通白者。上因移植於興慶池東沈香亭前。價值千金。”[5]李商隱《牡丹 壓徑復緣溝》:“壓徑復緣溝,當窗又映樓。終銷壹國破,不啻萬金求。鸞鳳戲三島,神仙居十洲。應憐萱草淡,卻得號忘憂。”“終銷壹國破,不啻萬金求”的牡丹是宮中特有,尤其“錦步障”為宮中作派。《玉塵集》雲:“穆宗每宮中花開,則以重頂帳蒙蔽欄檻,置惜春禦史掌之,號曰括春。”說的就是興慶宮的牡丹。“應憐萱草淡,卻得號忘憂”指牡丹有愁,不如萱草號為“忘憂”,與被稱為“長樂”、“莫愁”的宋若荀作比,謂戀人姐妹雖為皇帝信任之人,還不如作壹個平民百姓安逸、自由。而李商隱後來的 “緣憂武昌柳,遂憶洛陽花”(《病中聞河東公樂營置酒口占寄上》),“遠把龍山千裏雪,“將來擬並洛陽花”(《漫成三首》),更是明指戀人姐妹當年被友人們稱作洛陽牡丹。
“菊”、“荷”也是李商隱與戀人早年愛情的見證。李商隱《上令狐相公狀壹》中說到:“每水檻花朝,菊亭雪夜,篇什率征於繼和,杯觴曲賜其盡歡。”《和馬郎中移白菊》就是那時所作,“郢曲新傳白雪英”與後來《九日》中“曾***山翁把酒扈,霜天白菊繞階墀”都指隨令狐楚在郢州、開封白菊盛開時節戀人歌唱;而《菊 融融冶冶黃》回憶當年重陽時節“陶令籬邊色,羅含宅裏香”的菊花及當時的歡宴,《野菊》:“細露獨來當此夕,清樽相伴省他年。紫雲新苑移花處,不取霜栽近禦宴。”也說到後來的悲劇與戀人進宮有關。“荷”也是當年兩人相處時的環境。李商隱《如有》詩:“如有瑤臺客,相難復索歸。芭蕉開綠扇,菡萏薦紅衣。浦外傳光遠,煙中結響微。良宵壹寸艷,回首是重幃。”池邊芭蕉、荷花曾為他們的幽會創造了優美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