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青州的詩句 1. 描寫青州的詩句
1,《和青州教授頓起九日見寄》宋代 蘇轍
歲月飄然風際煙,紫萸黃菊又霜天。
莫思太室杉松外,且醉青州歌舞前。
譯文:歲月飄然而過風吹散雲煙,紫萸和黃菊又壹次落滿了霜。除了思念太室的杉樹和松樹,還沈醉於青州的歌舞音樂中。
2,《青州西樓雨中閑望》宋代 寇準
海上秋添寂寞情,萬家煙樹暝重城。
譯文:秋瑟蕭蕭的海面上平添幾分寂寞之情,萬家的煙火樹把夜晚的青州城照的如同白晝。
3,《姽婳詞》清代 曹雪芹
姽婳將軍林四娘,玉為肌骨鐵為腸。
捐軀自報恒王後,此日青州土亦香!
譯文:美好貞靜的將軍林四娘,肌膚像玉壹樣晶瑩剔透,心腸卻像鐵塊壹樣硬。獻身戰死報答恒王後,那日的青州城泥土也芬芳起來。
4,《別青州妓段東美》唐代 薛宜僚
經年郵驛許安棲,壹會他鄉別恨迷。
譯文:經過壹年又壹年的郵局驛站,在許安落腳,壹進入青州就生出別樣的情恨癡迷。
5,《雪中送青州薛評事》唐代 馬戴
臘景不可犯,從戎難自由。
憐君急王事,走馬赴邊州。
譯文:臘月的時間是不能冒犯的,從軍的將士難有自由。可憐君王又有急詔,騎馬飛奔去到青州。
2. 關於青州的詩詞
送海州盧錄事(耿湋)
之官逢計吏,風土問如何。海口朝陽近,青州春氣多。
郊原鵬影到,樓閣蜃雲和。損益關從事,期聽勞者歌。
水調歌頭(葛長庚)
二月壹番雨,昨夜壹聲雷。槍旗爭展,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頭雀舌,帶露和煙搗碎,煉作紫金堆。碾破香無限,飛起綠塵埃。汲新泉,烹活火,試將來。放下兔毫甌子,滋味舌頭回。喚醒青州從事,戰退睡魔百萬,夢不到陽臺。兩腋清風起,我欲上蓬萊。
醉中寄魯望壹壺並壹絕(皮日休)
門巷寥寥空紫苔,先生應渴解酲杯。
醉中不得親相倚,故遣青州從事來。
3. 關於青州的詩句有哪些
1.《南中別蔣五岑向青州》唐代:張說
老親依北海,賤子棄南荒。有淚皆成血,無聲不斷腸。
此中逢故友,彼地送還鄉。願作楓林葉,隨君度洛陽。
2.《路逢青州王大夫赴鎮,立馬贈別》唐代:白居易
大旆擁金羈,書生得者稀。何勞問官職,豈不見光輝。
赫赫人爭看,翩翩馬欲飛。不期前歲尹,駐節語依依。
3.《雪中送青州薛評事》唐代:馬戴
臘景不可犯,從戎難自由。憐君急王事,走馬赴邊州。
嶽雪明日觀,海雲冒營丘。慚無鬥酒瀉,敢望禦重裘。
4.《秋宿慈恩寺遂上人院(壹作送宋震先輩赴青州)》唐代:李頻
滿閣終南色,清宵獨倚欄。風高斜漢動,葉下曲江寒。
帝裏求名老,空門見性難。吾師無壹事,不似在長安。
5.《姽婳詞》清代:曹雪芹
姽婳將軍林四娘,玉為肌骨鐵為腸。
捐軀自報恒王後,此日青州土亦香!
4. 李清照青州詩詞
宋王灼《碧雞漫誌》卷二說李清照“自少年即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
若本朝婦人,當推文采第壹。”朱弁《風月堂詩話》卷上雲:“善屬文,於詩尤工,晁補之多對士大夫稱之。”
而且工書畫,精博弈。同時蜚聲詞壇,人稱婉約之宗,“文章落筆,人爭傳之”(趙彥衛《雲麓漫抄》)。
作品甚富,惜已久佚。今之學者專家輯得其文10篇、詩16首、詞53闋,另有7闋存疑辯證。
在青州的詞作,約占今存詞作的三分之壹。下面只作簡介,不加詳細箋註。
李清照有《偶成》詩,雲:“十五年前花月底,相從曾賦賞花詩。今看花月渾相似,安得情懷似往時?”筆者考證詩作於建炎二年(1128)年三月,其時另有詞作《殢人嬌·後庭梅花開有感》、《蝶戀花·上巳召親族》,寫夫妻與眾親朋***同賞梅,熱鬧中包含酸楚,夫妻感情由親而疏,故與十五年前相比,情懷今不如昔。
十五年前即夫妻回到青州後的五、六年間。 《多麗·詠白菊》,大觀元年(1107年)秋回到東陽城後作,夫妻賞菊,似有寄托。
詞中寫風雨揉損瓊肌,乃喻政治風波對趙家之打擊,但不似貴妃、孫壽、韓令雲雲,又喻不屑取媚蔡京壹類權貴。 《鷓鴣天·桂》,約與《多麗》同時作,夫妻賞桂花,以桂花的色淡香濃比喻人的內在之美;保持高尚品格,“自是花中第壹流”。
《青玉案》,作於大觀二年清明節後,在家鄉觀賞桃李花,勝似在京城買花載酒。 《如夢令》,經壹夜風雨,海棠花如何?擬夫妻問答,創出天下稱之的名句:“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如夢令》(爭渡,爭渡,驚起壹行鷗鷺。)首句“常記溪亭日暮”,溪亭為濟南名泉。
大觀二年前後李格非居濟南,回到青州的李清照前來看望父親。在歸來堂憶及遊湖之樂,作是詞。
《新荷葉》(薄霧初零),此詞當為祝晁補之壽誕而作。晁補之與李格非素有通家之誼,大觀二年在故鄉金鄉閑居六年的晁補之,重修了隱居的松菊堂,秋,56歲生日,李清照作詞祝壽。
屏居青州後,夫妻***相考究金石書畫,情意融融;然趙明誠為搜求古文碑刻,經常外出考察。大觀二年重陽與妹夫李德升登遊仰天山,大觀三年端午與兄思誠、妹夫德升、表兄謝克明等重遊仰天山;政和元年中秋與妹夫傅察等遊仰天山賞月。
大觀三年九月十三日遊長清靈巖寺,政和三年閏四月六日再過靈巖寺,閏四月八日登泰山,政和六年(1116年)春三月四日三遊靈巖寺。並且幾次到京師,《金石錄》卷二十二《北齊隴東王感孝頌跋尾》:郭巨墓“在今平陰縣東北官道旁小山頂上……余自青社如京師,往還過之,屢登其上。”
外出時間或三、五天,或壹、兩個月,暫時的離別,使李清照感到寂寞,更牽掛、思念丈夫,寫下了寫閨情的絕妙好詞,如《憶秦娥》,大觀二年重陽節登高懷遠賦此闋。《浣溪沙》,寂寞相思而產生的壹種朦朧難以辯析的情緒,辭酒不飲,心兒不寧,剛入夢,“醒時空對燭花紅。”
《浣溪沙》作於大觀二年後某年之春,詞中“遠岫出雲催薄暮”,描寫雲門山雲門洞“吐納風雲”十分逼真。末句“梨花欲謝恐難禁”,借梨花寫閨怨,委婉而深沈。
《浣溪沙》(髻子傷春),寫閨情,丈夫外出,感寂寞慵怠,故作此闋以抒情。《點絳唇》抒惜春與懷人之情,政和六年春趙明誠正出遊,“寂寞深閨”,思“人何處?”“望斷歸來路。”
與之作於同時的《念奴嬌》,詞中有“寵柳嬌花寒食近”句,寫心緒落寞,只覺“種種惱人天氣”,善寫離情如此。《木蘭花令》,亦寫離情,“為君欲去更憑欄”,人意之無聊反襯山色之美好。
《聲聲慢》,閨情的另壹樣寫法,是對丈夫趙明誠無情冷落的怨懟。 《鳳凰臺上憶吹簫》,當作於宣和六年(1124年)秋趙明誠移知淄州,李清照獨留居歸來堂。
“多少事,欲說還休”。苦水自吞,“從今又添,壹段新愁。”
《蝶戀花》,其中“獨抱濃愁無好夢”,“酒意詩情誰與***?”極寫孤獨之感,作於宣和三年之前,趙明誠與李清照已感情疏離。 《醉花陰》,作於宣和元年或二年的重陽節,幽細淒清,怨而不怒;結句:“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歷來為評家稱賞。 《分得知字》詩:“學語三十年,緘口不求知。
誰遣好奇士,相逢說項斯?”從首句知作於政和三年(1113年),在歸來堂閨中與姊妹女友分韻作詩。數人相約,選定數字為韻,各人拈壹字,依所拈之韻賦詩。
魏泰《臨漢隱居詩話》:“近世婦女多能詩,往往有臻古人者,王荊公家最眾。”。
5. 關於濰坊青州雲門山的古詩,如果有,請詳述(詩名、作者、朝代、
登大雲頂
年代:宋 作者:黃庶
區區霸跡欲知小,試絕大雲孤頂看。
老僧指我日上處,鏡面瀉出黃金盤。
遊雲門山
年代:宋 作者:黃庶
南山州之屏,四時改顏色。日夕太守宴,供帳減繒帛。
更求秉燭飲,圖寫在四壁。煙雲時藏埋,景好疑愛惜。
我官府中塵,喜與山相識。泉石未還往,愧負苦逋責。
秋風復杖屨,持酒窮勝僻。莓苔轉蒼崖,郡國在幾席。
廢興賦飛鳥,牛羊自朝夕。風物摹大句,才薄徒噤嘿。
唯作酩酊歸,山月吐半璧。沈吟又慰喜,三友添飲客。
雲門山投龍詩
年代:唐 作者:趙居貞 體裁:五古
曉登雲門山,直上壹千尺。絕頂彌孤聳,盤途幾傾窄。
前對豎裂峰,下臨削成壁。陽巘靈芝秀,陰崖半天赤。
大壑靜不波,渺溟無際極。是時雪初霽,冱寒水更積。
披展送龍儀,寧安服狐白。沛恩惟聖主,祈福在方伯。
三元章醮升,五域□□覿。帟幕翠微亙,機茵丹洞辟。
祝起鳴天鼓,拜傳端素冊。霞間朱紱縈,嵐際黃裳襞。
玉策奉誠信,仙佩俟奔驛。香氣入岫門,瑞雲出巖石。
至誠必招感,大福旋來格。空中忽神言,帝壽萬千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