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禦赴漢中判官》詩:“冰雪凈聰明,雷霆走精銳。”
這原不是用來形容人的,是杜甫借物言誌的詩句。 由於冰雪乃是聖潔之物,古人常常用來形容美麗,並且有著高尚純潔道德情操的人,後人便常借杜甫這詩,用來形容人聰明非凡。 但真正被用來形容女子應該是明代,明代有個文人張溥誇獎友人十壹歲的小女兒“冰雪聰明”。後被廣泛用於形容年輕貌美,氣質不凡,德行兼備的女子。
'行知病虎,立如眠鷹'是形容人聰明才華不外露,但也說明了人的心機深刻,智謀高遠隱秘。
唐·李商隱《韓冬郎既席為詩相送因成二絕》
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彤花萬裏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
才高八鬥
南朝謝靈運,是壹位寫了大量山水詩的文學家。他聰明好學,讀過許多書,從小受到祖父謝玄的厚愛。
他出身於東晉大士族,因他襲封康樂公的爵位,世人稱他“謝康樂”。他身為公侯,卻並無實權,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謝靈運自嘆懷才不遇,常常丟下公務不管,卻去遊山玩水。後來,他辭官移居會稽,常常與友人酗酒作樂。當地太守派人勸他節制壹些,卻被他怒斥了壹頓。可是,謝靈運寫的山水詩,卻深受人們的喜愛。他每寫出壹首新詩,立刻就會被人爭相抄錄,很快流傳開去。
宋文帝接位後,將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詩作和書法贊為“兩寶”。謝靈運更加驕傲了,他說:“天下才有壹石,曹子建獨占八鬥,我得壹鬥,天下***分壹鬥。”
成語“才高八鬥”由此而來,形容人的文才極高。
還有壹些成語
博學多才:學識廣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見多識廣:識:知道。見過的多,知道的廣。形容閱歷深,經驗多。
殫見洽聞:殫:盡,完全;洽:廣博。該見的都見過了,該聽的都聽過了。形容見多識廣,知識淵博。
博古通今:通:通曉;博:廣博,知道得多。對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並且通曉現代的事情。形容知識豐富。
雄才大略:非常傑出的才智和謀略。
多才多藝: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藝。
真才實學:真正的才能和學識。
滿腹經綸:經綸:整理絲縷,引伸為人的才學、本領。形容人極有才幹和智謀。
經明行修:舊指通曉經學,品行端正。
德才兼備:德:品德;才:才能;備:具備。既有好的思想品質,又有工作的才幹和能力。
2.描寫人物很有才華的詩句10首描寫人物很有才華的詩句包括:1、唐代李延壽《南史·謝靈運傳》原文:天下才***壹石,曹子建獨得八鬥,我得壹鬥,自古及今***分壹鬥。
譯文:魏晉以來,天下的文學之才***有壹石(壹種容量單位,壹石等於十鬥),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獨占八鬥,我得壹鬥,天下其他的人***分壹鬥。2、唐代李白《早秋贈裴十七仲堪》原文:遠海動風色,吹愁落天涯。
南星變大火,熱氣余丹霞。光景不可回,六龍轉天車。
荊人泣美玉,魯叟悲匏瓜。功業若夢裏,撫琴發長嗟。
裴生信英邁,屈起多才華。歷抵海岱豪,結交魯朱家。
復攜兩少妾,艷色驚荷葩。雙歌入青雲,但惜白日斜。
窮溟出寶貝,大澤饒龍蛇。明主倘見收,煙霄路非賒。
時命若不會,歸應煉丹砂。譯文:遠風海上來,吹來愁緒滿天涯。
南星的出現預示炎夏的到來,熱氣蒸騰,結成彩霞。時光不可倒流,那日神駕禦的六龍天車不停循環。
卞和因為無人賞識美玉而哭泣,孔子悲嘆葫蘆固守壹方而不能誌在四方。我如今功名無著落,常常自己撫琴長嘆。
裴先生妳英雄豪邁,才華灼灼,陡然崛起。妳的蹤跡遍布中原,結交盡是豪傑。
妳喜歡隨身攜帶兩個皎潔超出荷花的美女,到處遊玩。她們的歌聲高歇行雲,就擔憂時光流逝而不能盡興。
珠寶出於深深的滄海,龍蛇蘊藏在深山大湖。如果有朝壹日,皇上看中了妳,妳青雲直上的道路就不遠了。
如果時運不濟,就跟我去練金丹吧。3、唐代李白《魯中送二從弟赴舉之西京》原文:魯客向西笑,君門若夢中。
霜雕逐臣發,日憶明光宮。復羨二龍去,才華冠世雄。
平衢騁高足,逸翰淩長風。舞袖拂秋月,歌筵聞早鴻。
送君日千裏,良會何由同。譯文:雖然寓居東魯,我的心仍然留在京城,連夢中都是當日在君主身邊的情景。
自從放還回來我的頭發已白如霜染,這是因為日日都在思念宮廷。令人羨慕的是妳們二位前去應舉,真如同二條出淵的膠龍,何況妳倆又有冠蓋當世的才情。
試場上妳們將如奔馳在平坦大道上的駿馬,又將像展翅迎風的鯤鵬。酒後禁不住展袖在秋月下起舞,歌舞盡興處又從天邊傳來陣陣的雁鳴。
今日歡送妳們到千裏之外去赴試,不知何日能在這樣的盛會中相逢?4、唐代韓愈《調張籍》原文: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譯文:李白、杜甫詩文並在,猶如萬丈光芒照耀了詩壇。卻不知輕薄文人愚昧無知,怎麽能使用陳舊的詆毀之辭去中傷他們?就像那螞蟻企圖去搖撼大樹,可笑他們也不估量壹下自己。
5、清代趙翼《論詩五首·其二》原文: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譯文:李白和杜甫的詩篇曾經被成千上萬的人傳頌,現在讀起來感覺已經沒有什麽新意了。國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們的詩篇文章以及人氣都會流傳數百年(流芳百世)。
6、唐代杜甫《飲中八仙歌》原文: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麯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焦遂五鬥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譯文:賀知章醉酒後騎馬,搖搖晃晃,如在乘船。他眼睛昏花墜入井中,竟在井底睡著了。
汝陽王李琎飲酒三鬥以後才去覲見天子。路上碰到裝載酒曲的車,酒味引得口水直流,為自己沒能封在水味如酒的酒泉郡而遺憾。
左相李適為每日之興起不惜花費萬錢,飲酒如長鯨吞吸百川之水。自稱舉杯豪飲是為了脫略政事,以便讓賢。
崔宗之是壹個瀟灑的美少年,舉杯飲酒時,常常傲視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樹臨風。蘇晉雖在佛前齋戒吃素,飲起酒來常把佛門戒律忘得幹幹凈凈。
李白飲酒壹鬥,立可賦詩百篇,他去長安街酒肆飲酒,常常醉眠於酒家。天子在湖池遊宴,召他為詩作序,他因酒醉不肯上船,自稱是酒中之仙。
張旭飲酒三杯,即揮毫作書,時人稱為草聖。他常不拘小節,在王公貴戚面前脫帽露頂,揮筆疾書,若得神助,其書如雲煙之瀉於紙張。
焦遂五杯酒下肚,才得精神振奮。在酒席上高談闊論,常常語驚四座。
7、唐代杜甫《春日憶李白》原文: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何時壹樽酒,重與細論文。
譯文:李白的詩作無人能敵,他那高超的才思也遠遠地超出壹般人。李白的詩作既有庾信詩作的清新之氣,也有鮑照作品那種俊逸之風。
如今,我在渭北獨對著春日的樹木,而妳在江東遠望那日暮薄雲,天各壹方,只能遙相思念。我們什麽時候才能同桌飲酒,再次仔細探討我們的詩作呢?8、宋代蘇軾《和董傳留別》原文:麤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譯文:生活當中身上包裹著粗衣劣布,胸中有學問氣質自然光彩奪人。
不喜歡陪伴著老儒壹塊清談過“烹瓠葉”那樣的苦日子,決定隨從舉子們參加科舉考試。口袋裏沒有錢。
3.所有表示人智慧、博學、有才的字1、哲,zhé,從折從口。兩相對立,相互驗證而相衡,本義:聰明,有智慧。如哲士指聰明智慧、見識超常的人;哲子指賢明的人;哲艾指明達的老人。
2、卓,讀作zhuó,本義:超然獨立;高明;高超。如卓爾,高高直立的樣子,多形容壹個人的道德學問及成就超越尋常,與眾不同。
3、俊,拼音:jùn,俊的本義是“頂級人才”。引申義是“才貌超群”,“千裏挑壹”。如俊敏,意思是英俊聰敏;俊捷,意思是雄健灑脫。
4、敏,本義是做事動作快捷,後延伸至勤勉努力、腦子反應快等。
5、文,讀作wén,文字的本意是指絲織品上縱橫交錯的條理圖形,花紋,後來也指其他相關的東西,如文采文明文化文才等。文字所取意義主要包括:華美;有文采;有文質彬彬的修養。
4.表達聰慧的詩句大智若愚
解釋某些才智出眾的人不露鋒芒,看來好像愚笨。
出處宋·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蘭質蕙心
解釋形容美麗而聰明。
出處唐·王勃《七夕賦》:“金聲玉韻,蕙心蘭質。”
聰明才智
解釋指有豐富敏捷的智力和顯著的才能。
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如有聰明才智,識達古今,正當輔佐君子,助其不足。”
聰明睿智
解釋指聰穎明智。
出處《孔子家語·三恕》:“聰明睿智,守之以愚。”
冰雪聰明
解釋比喻人聰明非凡。
出處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禦赴漢中判官》詩:“冰雪凈聰明,雷霆走精銳。”
絕聖棄智
解釋聖、智:智慧,聰明。棄絕聰明才智,返歸天真純樸。這是古代老、莊的無為而治的思想。
出處《老子》第十九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綠色通巧棄利,盜賊無有。”
錦心繡腸
解釋形容文思優美,聰明有才。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七:“聞之異鄉公子如此形狀,必是個浪蕩之徒,便有錦心繡腸,誰人信他,誰人請他。”
5.贊美人有才華的詩句有哪些1、《不見》唐代:杜甫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敏捷詩千首,飄零酒壹杯。
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釋義:沒有見到李白已經好久,他佯為狂放真令人悲哀。
世上那些人都要殺了他,只有我憐惜他是個人才。文思教捷下筆成千首,飄零無依消愁唯酒壹杯。
匡山那有妳讀書的舊居,頭發花白了就應該歸來。2、《魯中送二從弟赴舉之西京》唐代:李白 魯客向西笑,君門若夢中。
霜雕逐臣發,日憶明光宮。復羨二龍去,才華冠世雄。
平衢騁高足,逸翰淩長風。舞袖拂秋月,歌筵聞早鴻。
送君日千裏,良會何由同。釋義:雖然寓居東魯,我的心仍然留在京城,連夢中都是當日在君主身邊的情景。
自從放還回來我的頭發已白如霜染,這是因為日日都在思念宮廷。令人羨慕的是妳們二位前去應舉,真如同二條出淵的膠龍,何況妳倆又有冠蓋當世的才情。
試場上妳們將如奔馳在平坦大道上的駿馬,又將像展翅迎風的鯤鵬。酒後禁不住展袖在秋月下起舞,歌舞盡興處又從天邊傳來陣陣的雁鳴。
今日歡送妳們到千裏之外去赴試,不知何日能在這樣的盛會中相逢?3、《寄李十二白二十韻》唐代:杜甫 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聲名從此大,汩沒壹朝伸。文彩承殊渥,流傳必絕倫。
龍舟移棹晚,獸錦奪袍新。白日來深殿,青雲滿後塵。
乞歸優詔許,遇我宿心親。未負幽棲誌,兼全寵辱身。
劇談憐野逸,嗜酒見天真。醉舞梁園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無鄰。處士禰衡俊,諸生原憲貧。
稻粱求未足,薏苡謗何頻。五嶺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幾年遭鵩鳥,獨泣向麒麟。蘇武先還漢,黃公豈事秦。
楚筵辭醴日,梁獄上書辰。已用當時法,誰將此義陳。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濱。莫怪恩波隔,乘槎與問津。
釋義:當年有位灑脫狂放之人名叫李白,人稱謫仙。看到他落筆,風雨為之感嘆;看到他的,鬼神都為之感動哭泣。
從此李白之名震動京師,以前的困頓失意自此壹並掃除,並被玄宗召入朝廷任翰林。他那驚天地、泣鬼神的詩篇必將萬古流傳。
他陪玄宗泛舟,壹直到很晚,最後被皇帝賞賜錦袍。玄宗經常召見李白,李白頗受寵信。
後來他因受奸人誣陷而被賜金放還,途中與我相遇。李白既沒有隱藏自己的遠大誌向,又能在受寵和被放逐的不同境遇中自保。
我與他相遇後,李白非常理解我的灑脫不羈,我也十分欣賞他的坦蕩胸懷。我們夜裏在梁園飲酒起舞,春季則在泗水縱情吟唱。
雖然才華超群卻無用武之地,雖然道德崇高卻無人理解。雖然才智堪比東漢禰衡,但命運卻如窮困失意的原憲。
李白投靠永王肯定是生活所迫,有人傳說他收了永王的重金,這實屬造謠。但是他卻因此被流放,長期漂泊。
幾年之間屢遭禍患,心中必然悲傷。蘇武最終返回漢廷,夏黃公難道會為暴秦做事嗎?遭受君主冷遇,李白也曾上書為自己辯護。
如果當時事理難明,就讓李白服罪,那麽,現在誰又能將此事上報朝廷呢?晚年時,李白猶自吟詩不輟,希望他早日康復,多作好詩。不要埋怨皇帝寡恩,而要上書朝廷,了解事情的真相。
4、《和董傳留別》宋代:蘇軾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釋義:生活當中身上包裹著粗衣劣布,胸中有學問氣質自然光彩奪人。不喜歡陪伴著老儒壹塊清談過“烹瓠葉”那樣的苦日子,決定隨從舉子們參加科舉考試。
口袋裏沒有錢不置辦那“看花”的馬,但會看取令人眼花繚亂的“擇婿車”。考試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們誇耀,詔書上如鴉的黑字新寫著俺的名字。
5、《文章》宋代:陸遊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無疵瑕,豈復須人為?君看古彜器,巧拙兩無施。
漢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胡部何為者,豪竹雜哀絲。
後夔不復作,千載誰與期?釋義:文章本是不加人工,天然而成的,是技藝高超的人在偶然間所得到的。純白沒有瑕疵,並不需要人力去刻意追求。
妳看古代的彜器(青銅祭器),精巧、笨拙都不能改變。漢代離先秦最近了,但文章的深厚、淺薄已有了很大的差異。
胡人的音樂是怎樣的?就是壹些管弦與絲竹。後夔(傳說是舜的樂官)不再寫音樂了,千年以來,誰又能跟他相比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