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夜遊古寺,與老僧話舊,寫下了哪壹首七律?
在歷史上妳知道陸遊夜遊古寺,與老僧話舊,寫下了哪壹首七律嗎我們壹起來聊聊吧。
身為南宋詩壇領袖,陸遊的詩風雄渾奔放,宛轉明快,時常給人?提刀獨立顧八荒?的感覺。不過在他創作的中期,開始師法六朝舊詩,作品中透露出恬淡虛靜的佛道思想。陸遊是南宋傑出的愛國詩人,他年少時就渴望上陣殺敵、為國盡忠。後來終於有壹次機會讓他親臨沙場,可是迅即又被調離到後方,從此以後他再也沒有機會手執金戈、身披戎裝。晚年的放翁每當想起那些難忘的過往,都會感到無限惆悵。在他失意的時候,除了詩書作伴、以酒澆愁,恐怕只有外出郊遊,才能緩解壹下煩躁不安的心情。
《六月十四日宿東林寺》是陸遊在淳熙五年(1178年)正月,東歸臨安途中,路過九江,夜宿東林寺時,創作的壹首七言律詩。在這首詩的開篇兩句中,陸遊便以議論入詩,表達了自己對宦海浮沈的看法,表現出豁達的人生態度,可以說讓人醍醐灌頂。同時陸遊在這首詩中,也透過與老僧的話舊,抒發了對東林寺的深厚感情。首聯?看盡江湖千萬峰,不嫌雲夢芥吾胸?,意思是說,我看遍了江河湖海,登過了千萬山峰,這小小的雲夢澤,我又哪裏會芥蒂在胸,心有不快?從寫法上看,陸遊開篇兩句起的突兀,但又不是完全脫離事實。實際上,陸遊從乾道六年(1170年)入蜀後,便是八年之久的宦海浮沈,他先由夔州到南鄭,再被調往成都府,後又在蜀州、嘉州任官。
路過江西九江的東林寺時,他就寫下了這壹首七律。從詩的頭兩句看,陸遊仿佛因為愛國熱情遭受打擊,完全放棄了北伐的理想,以至於世間的美景都看淡了。陸遊不僅閱盡了巴山蜀水,即使是漢中、雲棧、劍閣等地,也無不跋涉。長江、漢水,浩渺的洞庭湖也在他的遊賞之中。所以陸遊在開篇兩句中說自己?看盡江湖千萬峰?,是有事實依據的。也就是說,在陸遊心中雲夢澤就是壹個小小的水澤而已,不會心存芥蒂。言外之意,便是宦海浮沈,相對於壹生來說,算不得什麽。可是當他睡覺到半夜的時候,卻聽到了月下的窗外,大自然傳來了壹種更神奇的聲音。仿佛是農家在舂米,可是東林寺的四周,分明就沒有人。
西塞山,是古代水戰的要塞,在湖北省大冶縣東,山臨長江,陸遊入蜀時路過此處。陸遊在這裏提到那裏的明月,說明對其情有獨鐘,再結合東林寺中的鐘聲,壹方面增添了美感,另壹方面寺院的鐘聲可以發人深省。其實人生就是壹場長途跋涉,只要壹息尚存,就是人在旅途。所以放翁此嘆並非空穴來風。他正默默沈思,忽然壹片落葉在眼前飄落,悠悠蕩蕩,仿佛還非常留戀枝頭,就像詩人難忘當年的羈旅生涯。陸遊的這首七律,語言直白,抒寫曉暢,沒有放翁很多作品中的浪漫想象。詩人開篇就直抒胸臆,然後回憶宦途的往事,感慨如今的雪鬢,更對年輕人寄予無限期望。
經過以上大概的講述妳知道是怎麽壹回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