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古代關於小人的詩句

古代關於小人的詩句

1.推薦幾首古人諷刺小人吝嗇的詩詞

1、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出自:先秦·孔子弟子《論語·述而》。

釋義:君子心胸開闊,神定氣安。小人則是斤斤計較,患得患失。

2、奪泥燕口,削鐵針頭,刮金佛面細搜求,無中覓有。

出自:元代·無名氏《醉太平·譏食小利者》。

釋義:從燕子嘴裏奪取泥土,從針頭上削下鐵屑,從佛面上刮下金箔,過細地搜求,從本來沒有的東西裏找出東西來。

3、壹粒米針穿著吃,壹文錢剪截充,但開口昧神靈。看兒女如銜泥燕,愛錢財似競血蠅。無明夜攢金銀,都做充饑畫餅。

出自:元代·無名氏《梧葉兒·嘲貪漢》。

釋義:壹粒米用針穿著吃,壹文錢剪成幾塊來花,壹言壹行無不昧著良心。對待自己的兒女就像銜泥築巢的燕子,辛辛苦苦,對待錢財則如同嗜血的蒼蠅,絲毫也不放過。沒日沒夜地積攢著錢財,到頭來還是畫餅充饑壹場空。

4、楊子取為我,拔壹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出自:戰國孟子《孟子·盡心上》。

釋義:楊朱他主張為自己,犧牲自己壹點小利益哪怕有利於天下人,那也不好使。

5、主人之刀利且鋒,主母之手輕且松,壹片切來如紙同,輕輕裝來無二重。忽然窗下起微風,飄飄吹入九霄中,急忙使人覓其蹤,已過巫山十二峰。

出自:清代小石道人所撰《嘻談錄》中的壹首打油詩。

釋義:富貴人家為兒子請了壹個教書先生,使其學業日進,而這對夫妻為人甚是吝嗇,給先生提供的壹日三餐都是壹個樣:肉片壹盤,而且既薄且少。先生作諷刺詩壹首嘲之: 刀子鋒利,下手輕,肉片切得像紙壹樣薄,微風輕輕壹吹,肉片就飄到外面,尋找它的蹤跡時,肉片已經飄過巫山十二峰了。

2.形容小人的詩詞

原發布者:李鵬亞

形容小人的經典古詩詞篇壹:形容小人的經典古詩詞原詩:蓼蟲避葵堇,習苦不言非。小人自齷齪,安知曠士懷。雞鳴洛城裏,禁門平旦開。冠蓋縱橫至,車騎四方來。素帶曳長飈,華纓結遠埃。日中安能止,鐘鳴猶未歸。夷世不可逢,賢君信愛才。明慮自天斷,不受外嫌猜。壹言分圭爵,片善辭草萊。豈伊白璧賜,將起黃金臺。今君有何疾,臨路獨遲回。原詩:清淮控隋漕,北走長安道。檣形櫛櫛斜,浪態迤迤好。初旭紅可染,明河淡如掃。澤闊鳥來遲,村饑人語早。露蔓蟲絲多,風蒲燕雛老。秋思高蕭蕭,客愁長裊裊。因懷京洛間,宦遊何戚草。什伍持津梁,澒湧爭追討。翾便詎可尋,幾秘安能考。小人乏馨香,上下將何禱。唯有君子心,顯豁知幽抱。原詩:清晨蒙菜把,常荷地主恩。守者愆實數,略有其名存。苦苣刺如針,馬齒葉亦繁。青青嘉蔬色,埋沒在中園。園吏未足怪,世事固堪論。嗚呼戰伐久,荊棘暗長原。乃知苦苣輩,傾奪蕙草根。小人塞道路,為態何喧喧。又如馬齒盛,氣擁葵荏昏。點染不易虞,絲麻雜羅紈。壹經器物內,永掛粗刺痕。誌士采紫芝,放歌避戎軒。畦丁負籠至,感動百慮端。原詩:種樹須擇地,惡土變木根。結交若失人,中道生謗言。君子芳桂性,春榮冬更繁。小人槿花心,朝在夕不存。莫躡冬冰堅,中有潛浪翻。唯當金石交,可以賢達論。原詩:鑄鏡須青銅,青銅易磨拭。結交遠小人,小人難姑息。鑄鏡圖鑒微,結交圖相依。凡銅不可照,小人多是非。原詩:君子稱壹善,馨香遍九垓。小人妒壹善

3.推薦幾首古人諷刺吝嗇小人的詩詞

1、《醉太平·譏貪小利者》——元代佚名

奪泥燕口,削鐵針頭,刮金佛面細搜求:無中覓有。鵪鶉嗉裏尋豌豆,鷺鷥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內刳脂油。虧老先生下手!

譯文:從燕子口中奪泥,從針頭上削鐵屑,從貼著金子的菩薩臉上細細刮金:在沒有中找有。從鵪鶉的喉囊裏找豌豆,從鷺鷥的腿上劈些精肉,從蚊子的肚子裏刳脂油。真虧得妳老先生能下得去手。

2、《梧葉兒·嘲貪漢》——元代佚名

壹粒米針穿著吃,壹文錢剪截充,但開口昧神靈。看兒女如銜泥燕,愛錢財似競血蠅。無明夜攢金銀,都做充饑畫餅。

譯文:壹粒米用針穿著吃,壹文錢剪成幾塊來花,壹言壹行無不昧著良心。對待自己的兒女就像銜泥築巢的燕子,辛辛苦苦,對待錢財則如同嗜血的蒼蠅,絲毫也不放過。沒日沒夜地積攢著錢財,到頭來還是畫餅充饑壹場空。

3、《孟子·盡心上》——戰國孟軻

楊子取為我,拔壹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譯文:楊朱他主張為自己,犧牲自己壹點小利益哪怕有利於天下人,那也不好使。

4、《論語·述而》——春秋孔子弟子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譯文:君子心胸開闊,神定氣安。小人則是斤斤計較,患得患失。

5、《嘲館膳詩》——清代小石道人

主人之刀利且鋒,主母之手輕且松,壹片切來如紙同,輕輕裝來無二重。忽然窗下起微風,飄飄吹入九霄中,急忙使人覓其蹤,已過巫山十二峰。

譯文:富貴人家為兒子請了壹個教書先生,使其學業日進,而這對夫妻為人甚是吝嗇,給先生提供的壹日三餐都是壹個樣:肉片壹盤,而且既薄且少。先生作諷刺詩壹首嘲之: 刀子鋒利,下手輕,肉片切得像紙壹樣薄,微風輕輕壹吹,肉片就飄到外面,尋找它的蹤跡時,肉片已經飄過巫山十二峰了。

4.諷刺小人的詩詞

1、小人無節,棄本逐末。喜思其與,怒思其奪。——北宋卲雁《小人吟》

譯文:卑賤的人是不講氣節的,他們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喜歡想起給予別人的幫助或東西,厭惡想起對別人的強取。

2、奪泥燕口,削鐵針頭,刮金佛面細搜求,無中覓有。鵪鶉嗉裏尋豌豆,鷺鷥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內刳脂油,虧老先生下手!——元代佚名《醉太平·譏貪小利者》

譯文:春天燕子築巢的時候,是靠著小小的嘴壹口壹口地銜來泥巴、樹枝、羽毛等,壹點壹點地堆垛起來。其實別說針尖,就是壹棵針掉在地上,人們也得摸索半天才能找到。

佛教寺廟裏的佛像大多是泥塑或銅雕,表面局部或全身鍍金。他總能在別人都不會註意到的地方找到“可揩之油”。

野生的鵪鶉體重僅有100克左右,鷺鷥腿長而細瘦,體重不到0.5公斤,體態小巧輕盈。當我們被蚊子叮咬之後試圖消滅它們的時候,會覺得它們太微小而靈活了。

而這個人卻不僅能將蚊子抓住,而且還能將它的腹部剖開,用刀將它腹內貯藏的脂肪全都挖出來。虧了有妳老先生才下得了這樣的辣手!

3、壹粒米針穿著吃,壹文錢剪截充,但開口昧神靈。看兒女如銜泥燕,愛錢財似競血蠅。無明夜攢金銀,都做充饑畫餅。——元代·無名氏《梧葉兒·嘲貪漢》。

譯文:壹粒米用針穿著吃,壹文錢剪成幾塊來花,壹言壹行無不昧著良心。對待自己的兒女就像銜泥築巢的燕子,辛辛苦苦,對待錢財則如同嗜血的蒼蠅,絲毫也不放過。沒日沒夜地積攢著錢財,到頭來還是畫餅充饑壹場空。

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春秋孔子《論語·述而》

譯文: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蕩,小人則斤斤計較、患得患失。

5、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出自宋·歐陽修《朋黨論》

譯文:君子和君子是以友誼結為朋友,而小人和小人是以利益結為朋友

5.形容古代將軍被小人陷害的詩句.

雲臺高議正紛紛,誰定當時蕩寇勛。

日暮灞陵原上獵,李將軍是故將軍。

《舊將軍》的作者是李商隱,被選入《全唐詩》的第540卷第159首。 東漢明帝永平三年(公元六0年),下令把輔助光武帝建立中興大業的三十二位功臣大將畫像於雲臺。在後世的文學詞匯中,雲臺就作為壹個論功行賞的地方。這首詩的第壹、二句是說雲臺上議論紛紛,決不定誰是當時掃蕩敵人的功臣。第三、四句也用了壹個典故:西漢時名將李廣告老家居時,有壹天,帶了壹員衛士入山打獵,在農村裏朋友家飲酒,不覺夜晚,已到宵禁時間。回到霸陵旗亭,被壹個喝醉酒的霸陵尉斥罵,不準通行。衛士便說:“這是前任李將軍。”霸陵尉道:“就是現任將軍,也不許犯禁夜行,何況妳這個前任將軍。”這個故事形容人間的勢利,以李廣那樣立大功的人,壹到退休林下,失去權勢,便為壹個小小尉官所瞧不起。李商隱在這首的第三、四句概括了這個故事,聯系上面兩句,可以知道這首詩是寫壹個功高的將軍,非但不能畫像於雲臺,而且為卑官小吏所輕視。那麽,李商隱所同情的“舊將軍”是誰呢?馮浩以為是李德裕。因為宣宗大中二年七月,曾命令繼承太宗的故事,增畫功臣圖像於淩煙閣上,想必當時壹定有紛紛議論,誰應該算是功臣。李德裕有攘回紇、定澤潞之功,可是非但沒有被定為功臣,而且已於上年貶官為潮州司馬。當年十壹月,又貶為崖州司戶參軍。李商隱這首詩,作於大中二年,為李德裕鳴不平,情事完全符合,用典也非常貼切,我以為馮浩的箋釋是無可否定的。這是壹首藝術手法很高明的諷喻詩。

百度註釋如下:

①作於大中二年秋。《新唐書·宣宗紀》:“大中二年七月,續圖功臣於淩煙閣。”馮浩雲,李德裕有攘回紇、定澤潞之大功,無人訟之,且將置之於死地,詩所為深慨也。

②雲臺:漢代宮中高臺。《後漢書·朱景王杜馬劉傅堅馬列傳》:“永平中,顯宗追感前世功臣,乃圖畫二十八將於南宮雲臺。”

③《史記·李將軍列傳》載,李廣在抗擊匈奴的戰爭中屢建功勛,但未得封侯。後退居藍田南山,以射獵消遣。壹次夜出飲酒回,被喝醉酒的霸陵尉呵斥。廣的從騎說:“故李將軍。”尉說:“今將軍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廣宿亭下。故:全詩校:“壹作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