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手法壹、直抒胸臆:這是直接對有關人物、事件、場景和環境表明愛憎喜怒態度的抒情方式。如唐代女詩人陳玉蘭的《寄夫》壹詩,寫得率意真誠,叫人怦然心動:夫戍邊關妾在關,西風妾妾憂夫。壹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全詩以第壹人稱(妾)內心獨白的形式來表現妻子對丈夫的思念和牽掛,首句念夫遠隔天涯,次句憂夫邊關苦寒,復次寄衣和淚修書,最後懸想寄衣到否。四句細膩逼真、層次井然的心理描寫直截了當地揭示出夫妻之間刻骨銘心、體貼入微的恩愛深情。二、間接抒情間接抒情與直接抒情相對,指通過對某些事物、某個問題等的敘述、描寫、議論,含蓄地抒發自己的感情。三、間接抒情的類型與示例:1、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指將感情融會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場景中,借對自然景物或場面的描摹刻畫來抒發感情,是壹種間接的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這裏,春夜雨景,包含了詩人的喜悅心情。2、借景抒情指詩人把自身抒發的情感、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過描寫景物予以抒發。如杜甫的《絕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全詩抒發了羈旅異鄉感慨,詩人借對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寫,透露了思歸的感傷,以樂景寫哀情,別具韻致。情景交融與借景抒情有何區別:“融情於景”,明寫景,即字面都是景語;但是,必須暗含情,即所有景語皆情語也。“借景抒情”者,抒情的壹種方法,即借助於景物,以達到抒情的目的。二者的***同點是,以抒情為中心。其區別是,前者表面寫景,實質寫情;後者寫景、抒情都是明寫,只是景為由、情為根而已。如杜甫的《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這裏的開頭兩句是“借景抒情”,詩人借故都長安的殘破景象,抒發了無限悲痛的心情:昔日的繁榮蕩然無存,此乃安史叛軍之罪。這裏體現了“景為由、情為根”的理念。第三四句是“融情於景”,災難中的春花感於時事,露水化眼淚;被戰亂嚇破膽的春鳥,聞聲而心驚。這裏明寫“花”與“鳥”,但是,壹個“感”、壹個“恨”字,卻道破了句句在表現“人”即作者的情懷:此處的“景語”,都是“情語”。前兩聯詩句,重點都在抒情,而所用方法卻明顯不同,可見杜甫的筆法是非常高明的。3、托物言誌托物言誌是指詩人借富有特征的事物來寄托、傳達某種感情、抱負和誌趣,詩中的物帶有人格化的色彩。如於謙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詩人借物詠懷,通過開采石頭燒成石灰的過程及結果,抒發了自己不畏艱難困苦的堅貞情操和清正磊落的高潔思想。托物言誌與借景抒情有如下不同:(1)“托物言誌”是通過詠物來抒情,常常借助於某些具體植物、動物、物品等的壹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將作者的感情表達出來。這些“物”不是“景”,詠物不是寫景。“借景抒情”是借助寫景來抒情,或景中含情,時時流露;或情寓景中,蘊而不露。這裏的“景”是指自然風景,而不是某種物品。(2)“托物言誌”中的“誌”,含義很廣,可以指感情、誌向、情趣、愛好、願望、要求等。“借景抒情”中的“情”,專指熱愛、憎惡、贊美、鞭撻、快樂、悲傷等感情。(3)“托物言誌”不在內容上產生意境,作者的某種感情、誌向通過與之相關的實物傳達出來,即達到寫作目的,可以敘述和議論。“借景抒情”要求達到思與境諧,情與景會,寓情於景,情景相生,內容形成情景交融、形神結合的有立體感的審美意境。4、用典抒情用典抒情,即在詩歌中援引史實,使用典故來抒情。用典是指在文章中引用、截取前人的語句或使用前人的事跡故事,借以表達某種特定的含義,以抒發某種思想與情感。用典可以拓展意境,使詩詞情意顯得含蓄,達到字少意豐的效果。如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壹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這首詩用了如下典故:(1)孫仲謀的典故,抒發了詩人對英雄的懷念,表達了收復失地的理想。(2)南朝宋武帝劉裕的故事表達了詩人北伐的決心。(3)魏太武帝拓拔燾小名佛貍,他曾在長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宮,即後來的佛貍祠。詩人將今昔對照,內心沈痛。前三個典故,表達了詩人對主戰派的期望,還借此對南宋朝廷茍安求和者進行諷刺和譴責。(4)劉義隆好大喜功,倉促北伐,以至慘敗。這壹典故,借古諷今,忠告韓侂胄要吸取歷史教訓,不要草率從事。(5)借廉頗自比,表示出詞人報效國家的強烈願望和對宋室不能進用人才的慨嘆。5、借古諷今借古諷今是詠史詩常見的表現手法,即詩人往往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為題材,借詠嘆史實,憑吊古跡來達到感慨盛衰、托古諷今的目的。如劉禹錫《臺城》:臺城六代競奢華,結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壹曲後庭花。全詩以臺城這壹六朝帝王起居臨政的地方為題,描寫了六朝縱情作樂的荒淫生活,和野草叢生的淒涼景象形成了鮮明對比,把嚴肅的歷史教訓化作了接目搖心的具體形象,寄托了吊古傷今的無限感慨。用典抒情與借古諷今有何區別?用典抒情:用典是指在文章中引用、截取前人的語句或使用前人的事跡故事,借以表達某種特定的含義。借古諷今是引用典故以方便於比況和寄意。詩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之暗示,婉轉道出作者的心聲,借古諷今是用典抒情的壹種方式,借古諷今是引用前人前事等來評論當前風氣、時政等;用典抒情則是著重自己的感受,引用前人的語句或事跡來表現出來。 哪方面情感?友情李白的《贈汪倫》愛情元稹的《離思五首》親情孟郊的《遊子吟》大自然的喜愛之情杜牧的《山行》……太多了 表現手法:起興、聯想、烘托、抑揚、照應、正側、象征、對照、由實入虛、虛實結合、運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托物言誌、借古諷今、化動為靜、動靜結合、以小見大、開門見山。語文的表現手法嗎?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有三個層面的內容:修辭方法:比喻、擬人、設問、反問、借代、對偶、誇張、襯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復等;表達方式及表現手法:記敘、議論、描寫、抒情。表達方式:詩歌的形象性與抒情性要借助各種藝術手法來表現,我們要了解壹些常見的藝術手法。詩詞中主要運用敘述、描述、議論、抒情四種表達方式,這其中描寫、抒情是考查的重點。抒情可分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誌,情景交融)。描寫: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點面結合、明暗結合、正側結合、聲色結合、粗筆勾勒、白描工筆等。(1)記敘。記敘是寫作中最基本、最常見的壹種表達方式,它是作者對人物的經歷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以及場景、空間的轉換所作的敘說和交代。在寫事文章中應用較為廣泛。(2)描寫。描寫是把描寫對象的狀貌、情態描繪出來,再現給讀者的壹種表達方式。它是記敘文,特別是文學創作中的主要表達方式之壹。在壹般的抒情、議論、說明文中,有時也把它作為壹種輔助手段。描寫的手法運用得好,能逼真傳神、生動形象,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從中受到強烈的藝術感染。(3)抒情。抒情就是抒發和表現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體中的主要表達方式,在壹般的文學作品和記敘文中,也常常把它作為重要的輔助表達手段。(4)議論。議論就是作者對某個議論對象發表見解,以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它的作用在於使文章鮮明、深刻,具有較強的哲理性和理論深度。在議論文中,它是主要表達方式;在壹般記敘文、說明文或文學作品中,也常被當作輔助表達手段。(5)說明。說明是用簡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狀、性質、特征、成因、關系、功用等解說清楚的表達方式。這種被解說的對象,有的是實體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樹木、建築、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識、修養、觀點、概念、原理、技術等。五種表達方式,作為文章的形式要素,壹定要為內容表達服務。壹定的內容采用不同的表達來寫作,可產生不同的效果,這就是所謂表達功能。五種表達方式按功能又分為兩大類,即再現客觀類和表現主觀類。再現客觀類,包括敘述、描寫、說明;其***同點在於反映客觀物象,這就是說,在某地出現的事,寫出來再傳告到另壹地方的人,壹個行業裏創造的成果再向其他行業傳遞。作者在觀察、思考與表達時,多取客觀態度,力求真實表述客觀事物。表現主觀類,包括議論和抒情。特點是表現主觀精神。議論表達作者對客觀事物的見解,抒情表達的是作者主觀的情感。壹般議論文的寫作,是作者在觀察生活發現有社會意義的問題之後,有題而議才寫成文章。作者在體驗生活過程中,產生獨特的認識和感受,有感而發才寫成壹篇抒情文。壹句話,主觀的東西向外轉化和傳遞,即所謂表現。表現手法與表達方式的區別關於表達方式:①表達方式分為敘述、描寫、說明、抒情、議論的表達方式的分類解釋;②壹篇文章可以以壹種表達方式為主,兼用其它表達方式;③現在流行的話題作文的要求裏也有相關表述——可任選壹種表達方式為主並綜合運用其它各種表達方式。綜合起來,“表達方式”應當為在用語言、藝術、音樂、行動把思想感情表示出來時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關於表現手法:托物言誌寫景抒情敘事抒情直抒胸臆順敘倒敘插敘對比襯托卒章顯誌象征襯托想象聯想照應寓情於景 (壹)借景抒情——1直抒胸臆2融情入景3移情於景4因情造景(二)借事抒情(三)借舉止抒情(四)借比喻抒情(五)借象征抒情(六)借典故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