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孤雁二首(其二)崔塗幾行歸塞盡,念而獨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遲。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孤雁二首(其二)崔塗幾行歸塞盡,念而獨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遲。

小題1:“暮雨相呼失”的“失”,意為失群。在傍晚的冷雨中,它長鳴著呼喚夥伴,可是哪裏能找得到。

“寒塘欲下遲”的“遲”,它想在壹處寒塘歇歇腳,由於身孤影單,膽怯心疑,遲遲不敢下落。

“關月冷相隨”的“冷”,它飛越層層關山、重重險塞時,只有冷寂的月光與之為伴,倍感孤獨。

小題2:頸聯運用了襯托的表現手法。這兩句詩寫孤雁穿雲隨月,振翅奮飛,然而依然是淒涼寂寞。其中的壹“低”壹“冷”,是用雲低月冷來襯托孤雁的形單影只。從而有力地突出了孤雁行程的艱險,心境的淒涼。

小題3:第壹句是安慰(安慰孤雁,也安慰自己)第二句是擔心(孤飛獨行的險惡),從而表現了詩人漂泊異鄉、孤淒憂慮的羈旅之情。

小題1:

試題分析:詩人除了直接描寫孤雁之“孤”以外,還加上了自己的想象:暮雨中的相呼而失,寒塘上的欲下而遲,飛行中的雲低月冷,都是孤單的結果和表現。***要求答出兩點,每答對壹點,2分,分析恰當1分。

鑒賞詩歌的語言時,首先要了解詩歌語言的結構特點:

⑴語序顛倒。詩歌中的倒裝也稱“倒文”,主要是為了照顧詩句的平仄和押韻,有時是為了照顧對仗。但倒裝以後,常常起到強調的作用。具體表現在主語後置、賓語前置、主賓換位、定語挪前或移後、以賓語面貌出現的狀語等。

⑵疊詞對句。疊詞對句的使用能增強詩歌語言的韻律感,起到了強調語意的作用。

⑶特殊結構。古詩詞中詞語錯位、語句跳躍、成分省略,特別是省略動詞的句式常常會產生特別的藝術效果。例如連用多個意象名詞,省去常規句中的動詞,能讓描寫更像是特寫鏡頭,營造出特定的意境。

其次應聯系全詩的主旨,從遣詞、造句、修辭等不同方面仔細揣摩、推敲,來理解作者煉字煉意的技巧。

再次要學會根據語境推斷詞義的方法,並特別註意古今異義和詞類活用等情況。

小題2:

試題分析:“表現手法”如答成“烘托”亦可。該題設問具體,切入口較小。

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答題規範:

⑴提問方式:①這首詩運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②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藝術手法、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⑵答題思路:①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②結合詩句闡釋為什麽是用了這種手法。③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感情。

⑶表達格式:這首詩采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小題3:

試題分析:“詩歌的思想內容及作者的觀點、態度”,就是詩人用詩化的語言所反映的社會現實生活,所表現出來的思想、生活態度、個人理想和政治傾向等。評價時,就要著眼於⑴理解詩歌的內容與主旨;⑵分析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⑶明確詩歌的社會意義(積極意義和局限性);⑷把握詩歌的情感基調:高雅或是庸俗、奮發還是頹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