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上很多處都有“華山論劍”石碑,分別在:北峰頂上、過擦耳崖往上不遠處的平臺、金鎖關往上的平臺、東峰引鳳亭、南峰頂上。
只有壹處旁邊還有壹個石碑,刻著“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華山論劍”出自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射雕英雄傳》。原意是華山比武,引申為公開的比試或學術爭鳴。
小說中,華山派所在的華山發生最經典的壹次華山論劍,正是黃藥師(東邪)、歐陽鋒(西毒)、段智興(南帝)、洪七公(北丐)、王重陽(中神通)五人在華山頂上鬥了七天七夜,爭奪《九陰真經》。最終王重陽擊敗四人獲勝。隨後也出現過幾次華山論劍。
擴展資料:
金庸小說中寫到過三次華山論劍:從《射雕英雄傳》到《神雕俠侶》,壹***有三次華山論劍,從第壹次的比武,到第三次的按資排輩,每個時期的五絕人物有所變化。
1、第壹次華山論劍是《射雕英雄傳》中,是比武時間最長的壹次,為了爭奪《九陰真經》,比了七天七夜,這期間不僅僅比武功招式,五絕(王重陽、歐陽鋒、洪七公、黃藥師、壹燈大師)之間還在相互交流武學,各自發表自己的見解,最後壹致推選王重陽為天下第壹,王重陽獲得《九陰真經》。
2、《射雕英雄傳》第二次華山論劍王重陽已經仙逝,參與者包括歐陽峰,洪七公,黃藥師,以及裘千仞,老頑童,郭靖等人。這次沒有《九陰真經》作為彩頭,主要是為了爭奪天下第壹,最終歐陽鋒被評為天下第壹。
3、第三次華山論劍,“五絕”裏面只剩下黃藥師和壹燈大師,新壹輩就是郭靖和楊過。這次並沒有進行論劍,只是在華山絕頂祭拜了故人洪七公和歐陽鋒,大家壹起商議“後五絕”。
百度百科-華山
百度百科-華山論劍
人民網-金庸與陜西的緣分妳不應該只知道華山論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