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語出《管子.權修》: “壹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比喻培養人才是長久之計,也喻培養人才很不容易.
壹樹百獲:語出《管子.權修》. 樹:種植。種壹次收獲壹百次。比喻培植人才能長期獲益。
桃李滿天下:語出《資治通鑒·唐紀·武後久視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 桃李:指培養的後輩或所教的學生。比喻學生很多,各地都有。
身教重於言教:語出《後漢書.第五倫傳》:“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用自身的行動來教育人比用語言來教育人更重要。
耳提面命: 語出《詩經.大雅》.不但面對面教導他,還提著他的耳朵叮囑他,形容嚴格要求,殷切教誨。
口講指畫: 語出韓愈《柳子厚墓誌銘》.用手勢輔助講授,形容講授生動的樣子。
有教無類: 語出《論語.衛靈公》.指不論什麽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誨人不倦: 語出《論語.述而》教導人特別耐心,從不厭倦。
因材施教: 語出《論語.雍也》指針對學習者興趣、能力等方面的具體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因勢利導: 語出《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指順著事物的發展趨勢而加以引導、教育。
循循善誘: 語出《論語.子罕》。指善於有步驟地引導別人,多形容教育得法。
教學相長: 語出《禮記.學記》。指教和學雙方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多指都是和學生之間互相促進,***同提高
2.《詩經》中有哪些贊美老師的詩句1、投我以木瓜, 報之以瓊琚。匪報也, 永以為好也!
譯句:妳將木瓜投贈我, 我拿瓊琚作回報。不是為了答謝妳, 珍重情意永相好。
2、投我以木桃, 報之以瓊瑤。匪報也, 永以為好也!
譯句:妳將木桃投贈我, 我拿瓊瑤作回報。不是為了答謝妳, 珍重情意永相好。
3、投我以木李, 報之以瓊玖。匪報也, 永以為好也!
譯句:妳將木李投贈我, 我拿瓊玖作回報。不是為了答謝妳, 珍重情意永相好。
擴展資料:
壹、詞語註釋:
① 木瓜:落葉灌木,果似小瓜。古代有壹瓜果之類為朋友的信物的風俗。
②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妳將木瓜投給我,我將回報妳珍貴的佩玉。投,投擲,此作贈送,給予。報,報答。瓊琚,佩玉名,古代的飾物。後邊“瓊玖”、“瓊瑤”同此。
③匪報也,永以為好也:並非只是為了回報,而是表示永遠相愛。匪:同“非”。好,愛。
④木桃:薔薇科木瓜屬,落葉小喬木,無枝刺。
⑤木李:果名。即榠樝[míng zhā],又名木梨。
二、相關賞析:
《詩經·大雅·抑》有“投我以桃,報之以李”之句,後世“投桃報李”便成了成語,比喻相互贈答,禮尚往來。
比較起來,《衛風·木瓜》這壹篇雖然也有從“投我以木瓜(桃、李),報之以瓊琚(瑤、玖)”生發出的成語“投木報瓊”(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詩話》就有“投木報瓊,義將安在”的記載),但“投木報瓊”的使用頻率卻根本沒法與“投桃報李”相提並論。
可是倘若據此便認為《抑》的傳誦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錯而特錯了,稍微作壹下調查,便會知道這首《木瓜》是現今傳誦最廣的《詩經》名篇之壹。
平心而論,由於詩的文本語義很簡單,就使得對其主題的探尋反而可以有較大的自由度,正如壹個概念的內涵越小它的外延越大,因此,輕易肯定否定某壹家之說是不甚可取的。有鑒於此,筆者傾向於在較寬泛的意義上理解此詩,將其視為壹首通過贈答表達深厚情意的詩作。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詩經
百度百科-詩經·木瓜
3.詩經中關於興的詩句即是起興,觸景生情,引以高歌。
《關雎》是《詩經》中的壹首情詩。《詩經》的開篇就把《關雎》作為第壹篇,可見《關雎》詩經中地位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第壹章起興之詞,從水鳥佇立在沙洲之中而引入那苗條貞靜的姑娘,就是青年所追求的對象。
用水鳥和諧統壹的愛情,比喻那苗條的淑女正是男子朝思暮想的好對象,好佳偶。第二章用打撈荇菜的動作起興來暗指對姑娘的追求不止,從而求得之心更加迫切,以致“輾轉反側”,寢食難安。
第三章朝思暮想的姑娘終於如願以償,取得了這樣苗條貞淑的女子,則用琴瑟之音鐘鼓之樂以示欣喜和愛慕之情。
4.詩經中勵誌的詩句詩經中勵誌的句子:
1、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詩經·柏舟》
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鶴鳴》
3、高岸為谷,深谷為陵。《詩經·十月之交》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淇奧》
5、陟彼岵兮,瞻望父兮。《詩經·陟岵》
基本簡介:
《詩經》是產生在2500余年以前,中國奴隸社會末期的壹部詩集。它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壹部詩歌總集。搜集了公元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古代詩歌305首,6首只存篇名而無詩文的“笙詩”,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詩經》作者佚名,成書約在春秋時期。傳為尹吉甫采集、孔子編訂。最初只稱為“詩”或“詩三百”,到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才稱為《詩經》。
5.有關教育的詩句有哪些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2.學非探其花,要自撥其根------唐.杜牧> 3.十年磨壹劍------唐.賈島> 4.不是虛心豈得賢------宋.王安石> 5.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唐.杜荀鶴 6.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宋.陸遊> 7.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 8.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 9.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民歌> 10.誌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晉.傅玄> 11.盛年不重來,壹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陶淵明> 12.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唐.孟郊> 13.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宋.嶽飛> 14.逢事獨為貴,歷代非無才------唐.陳子昂> 15.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備,妾原老君家------宋.戴復古> 16.南山棟梁益稀少,愛材養育誰復議------唐.柳宗元> 17.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唐.白居易> 18.世上豈無千裏馬,人中難得九方臯------宋.黃庭堅> 名言警句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 百學須先立誌。(朱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杜甫)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禮記》)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勸人珍惜光陰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少年易學老難成,壹寸光陰不可輕 壹寸光陰壹寸金,存金難買存光陰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6.詩經中感恩老師的名句《詩經·衛風·木瓜》
原文:
投我以木瓜,
報之以瓊琚。
匪報也,
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
報之以瓊瑤。
匪報也,
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
報之以瓊玖。
匪報也,
永以為好也!
翻譯:
妳將木瓜投贈我,
我拿瓊琚作回報。
不是為了答謝妳,
珍重情意永相好。
妳將木桃投贈我,
我拿瓊瑤作回報。
不是為了答謝妳,
珍重情意永相好。
妳將木李投贈我,
我拿瓊玖作回報。
不是為了答謝妳,
珍重情意永相好。
7.詩經中有關理想和誌向的句子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詩經·國風·王風·黍離》
心之憂矣,如匪浣衣。靜言思之,不能奮飛。《詩經·國風·邶風·柏舟》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詩經·國風·周南·漢廣》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詩經·小雅·鹿鳴之什·天保》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詩經·小雅·北山之什·北山》
希望您采納。
8.《詩經》 裏,體現了“興觀群怨”的詩句《黍離》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
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
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
行邁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表達了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每讀此詩,都會被吟唱者心中那股濃濃的憂郁哀怨所感染,壹唱三嘆的語式又讓感傷的情緒顯得格外深沈、強烈。對國家,對百姓生活疾苦的了解,深深的刺痛了每壹位讀者的心,讓讀者也作者產生***鳴,***同表達了對統治者的不滿和批判。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壹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淒淒,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這首詩先以寫景起興,通過寫蒹葭、白露兩種最能渲染深秋悲涼氣氛的自然景物。《蒹葭》中的世界有壹種淡淡的悲涼,對自己的追求似乎永遠不能成為現實,這是壹種苦惱與無奈,對追求的反復認識之後,也就有了壹種批評自我或者是他人反觀的效果,這也是修身的體現,也是“怨”的批評之意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 維常之華。彼路斯何? 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壹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牧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為我們描述的世界無疑是悲慘的百姓生活,這就涉及了“興觀群怨”說中的觀風俗,認識世界的作用,進而有了“興”也就是修身教育的作用,提高自身修養的作用,有了“群”,和壹些誌同道合的朋友壹起交流對這個世界的看法的做用,更是“怨”既是對當權者、對統治者的批評怨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