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頌
賞析指導
《西風頌》是雪萊的名作,比起壹般的抒情短詩,它的篇幅較長,加之詩中的場景不斷變換,意象也十分密集,閱讀的時候,可能會有壹種眼花繚亂的感覺,所以講解時要註意抓住詩歌的展開線索。
這首詩是在佛羅倫薩附近阿諾河畔的壹片樹林裏構思的,雪萊自己曾解釋了它的緣起:“那壹天,孕育著壹場暴風雨的暖和而又令人振奮的大風集合著常常傾瀉下滂沱秋雨的雲靄。不出所料,雨從日落下起,狂風暴雨裏夾帶著冰雹,並且伴有阿爾卑斯山南地區所特有的氣勢宏偉的電閃雷鳴。”書寫暴雨來臨之際大自然的偉力,成為該詩的起點。
第壹節,寫狂暴的西風如何摧枯拉朽,將落葉掃盡,又將種子吹入土地,等到春天的到來。詩中有兩處可能不易理解,需要做壹點解釋:“有翼的種子”,指的是那些靠風力傳播到遠方的種子;“碧空的姊妹”,是指春天清新的東風,詩人將東風稱為西風的姊妹,為了表明二者之間的聯系。在這壹節中,詩人運用了色彩對比的手法,在描寫西風掃蕩的秋天時,“黃的,黑的,灰的,紅的像患肺癆”壹句,渲染出樹葉雕零時壹片色彩斑斕的衰落景象,而“鬼魅”“巫師”“疫癘”“死屍”“黑暗的冬床”等詞匯、意象的出現,更突出了壹種萬物肅殺的氣氛。但當寫到“春天”來臨,語言的色彩又趨於柔和、明媚——“將色和香充滿了山峰和平原”。詩人不愧是用“色”的高手,在這幾行詩中大自然由枯到榮的變化過程,被形象地呈現。最後,詩人將無處不在的西風命名為“破壞者兼保護者”,這裏包含了壹種特定的認識,西風既是舊世界的破壞者又創造了新的世界,這正是大自然周而復始的辨證規律。
第二節,視角拉向了高空,寫西風怎樣吹破了烏雲,形成了暴風雨。這壹節是全詩中想像最為奇異、瑰麗的壹部分。在壹開始,被風吹散的流雲,被比喻成大地上的枯葉,在第壹節與第二節之間,由此形成了自然的轉換,混亂、撕扯、糾纏等詞的使用,也強化了壹種動蕩的感覺,破碎的雲朵也像落葉那樣,正在掙脫那些看不見的“枝幹”。在下面的詩行中,詩人運用了壹個更為大膽的想像,將飄落在空中的雲氣,比喻成“狂女的飄揚的頭發”。所謂“狂女”,原文是“Maenad”,是希臘神話中的壹個人物,在古代的繪畫中,她有著怒發披散的形象。狂怒的形象,四散的長發,恰恰準確地表現了亂雲飛渡的自然奇景,也暗示出大自然的神秘和危險。在這壹節中,還要註意的壹點是,詩人的想像雖然大膽,但事實上也遵循了壹些科學常識,如暴雨的形成,來自水氣的蒸騰、凝結,伴隨著雲層之中“電”的作用等。作為壹個浪漫主義詩人,雪萊不僅擁有豐富的情感和想像,他對物理、化學、電學等自然科學,也有極大的興趣,在這首詩中,對自然偉力的贊頌是與對自然的認識結合在壹起的。
第三節,視角從高空回到了海洋,寫西風喚醒了海洋,也讓海底的植物戰栗不安。在形容西風到來之前海洋的平靜的時候,詩人設想“它曾經昏睡了壹整個夏天”,而且在夢中它還見到了“古老的宮殿和樓閣”,讀者似乎能看到樓閣的倒影在澄澈的海水中,如何蕩漾形成壹片波光瀲灩的美景。隨後,大海也似乎有了人格,在西風到來的時候主動劈開了自己,暴露出了深藏在海底的植物。這壹段描寫十分奇異,似乎完全出自詩人恢弘的想像,然而也符合了某種自然的規律。據說,海洋、河流、湖泊底部的水生植物,也像陸地植物壹樣,對季節的改變有相同的反應,因而西風的到來當然對它們也會產生影響。
上面三節寫的是西風縱橫於天地之間,第四節回到了詩人自己,他呼喚西風將“我”帶走,像樹葉、浮雲、水波壹樣,不羈地、自由地浮遊於世界。為了表現西風的速度和“我”心情的迫切,詩人使用了壹連串相同的句式——“假如我是壹片枯葉被妳浮起”,“假如我是能和妳飛跑的雲霧”,“假如我分有妳的脈搏”,“假如我能像在少年時,淩風而舞”——形成壹種鏗鏘、飛揚的節奏,“當我是水波、樹葉、浮雲”壹句,更是模擬出西風的不斷激蕩。後面的第五節,這種語言的氣勢愈發強勁,詩人改用壹系列祈願的句式,表達了要與西風合為壹體的決心和勇氣。最後出現的那句著名格言,則以反問句的形式出現,而且好像是直接對著讀者發問,仿佛西風剎住了腳步,詩歌的內涵壹下子變得無比雋永。
從大地、天空到海洋,再到“我”,在人與自然之間,詩人縱橫馳騁地展開了想像,將自然現象、科學觀念、宇宙的認識、生命的激情,融為壹體,充分展現了詩人擴大的心靈世界。在描繪西風的形象之外,詩人也多用感嘆詞與重疊的句式,特別在前三節都以“哦,妳聽”來結尾,使五個詩節,雖可獨立成篇,但相互連綴,正像在天空中自由舒卷的西風壹般,壹氣呵成。
西風頌關於此詩的主題,與上面講過的《老虎》壹樣,也有不同的解釋。通常的說法,是將這首詩的寫作與當時英國工人階級的運動相聯系,雪萊借對西風的描繪表達了對摧枯拉朽之革命力量的贊頌。但還有壹種說法,認為此詩的內涵更為復雜,不壹定要從政治層面解釋,季節輪換之中壹種不可抗拒的大自然力量,壹種自然中蘊涵的破壞與創造的激情,或許這才是詩人贊頌的對象。
教學建議
壹、預習指導
《西風頌》是雪萊抒情詩中的名篇,但篇幅較長,意象密集,頭緒似乎有些紛亂,先讓學生各自默讀此詩,再大聲誦讀,嘗試把握詩歌展開的線索。
二、作品解讀
1.介紹此詩的壹些背景,包括詩人情況、歷史條件、寫作緣起等,為更好地理解作品作鋪墊。
2.這雖是壹首抒情詩歌,但上天入地,空間、場景不斷變化,理解起來有壹定的難度。先讓學生分頭朗誦詩歌的各節,再細致講授各節的內容,把握住詩歌展開的內在線索。
3.為了表現西風摧枯拉朽的力量,以及天空、大地、海洋之間自然的奇觀,詩人使用了大量新奇的比喻和鮮明的意象,讓學生挑出相關的段落,分析詩人想像力的瑰麗之處。
4.此詩的句式和用詞非常有特點,多用重疊、復沓的句式,以及充滿力度的動詞,鏗鏘激昂,在語言的節奏上就體現了西風的強勁,要著重分析這些用句、用詞的特點。
5.關於這首詩,壹般的解釋是認為它表達了壹種對革命力量的贊頌,但在此之外,還要為學生講解詩人的自然觀,在衰敗與繁華的循環中,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得以展現。
三、擴展與比較
1.《西風頌》是浪漫主義的代表作,在抒發強烈情感的同時,也包含了豐富的想像,境界闊大,組織學生討論:它與我們壹般熟悉的抒情詩歌有什麽不同?
2.這首詩在歌頌西風的同時,也描繪了很多自然的現象,其中包含了不少科學的因素,讓學生找出相關段落,思考科學的知識經過詩人的想像,如何也有了“詩意”。
參考資料
讀雪萊的《西風頌》(袁可嘉)
1819年10月20日午後,雪萊在意大利佛羅倫薩近郊的卡斯辛叢林中散步。他沿著阿諾河走去,疾勁的秋風橫掃落葉的景象使他激動。他想到苦難重重的祖國,他也想到壹年半前被迫離開祖國的個人身世。英國某些報刊對他的誣蔑攻擊還在耳中響著。詩人不禁感嘆祖國和自己都深深陷在反動政府壹手制造的苦難中了;他憤慨,他迫切需要借用壹個有巨大威力的藝術形象來表達壹個革命者的憤怒。眼前這壹陣西風來得正巧:這不正是他所尋求的藝術形象嗎?
借西風橫掃落葉的威勢來比喻革命力量清除反動政權;借西風吹送種子來比喻革命思想的傳播,寄托詩人對於未來的希望——這就是《西風頌》中歌詠西風是“破壞者兼保護者”這個主題思想的兩個方面。經過幾天的醞釀,雪萊進壹步以西風自比,以西風比喻壹切革命詩人和詩歌,大力闡發了詩人和詩歌的雙重作用:破壞舊的,催生新的,這就更加豐富了這首著名抒情詩歌的進步內容。當然由於時代和世界觀的限制,雪萊的革命思想基本上屬於空想社會主義的範疇,還帶有抽象和虛幻的性質。
這樣看來,為了確切掌握《西風頌》的主題意義,了解壹下當時英國的處境和雪萊的生活、思想,就不是什麽多余的事了。這裏,簡明的歷史背景知識顯然能夠幫助我們欣賞具體的
哦,狂暴的西風,秋之生命的呼吸!
妳無形,但枯死的落葉被妳橫掃,
有如鬼魅碰上了巫師,紛紛逃避:
《西風頌》開篇恰當地借秋風掃落葉的威勢表達了詩人對醜惡現實的憤怒和清掃舊勢力的決心。雪萊是壹個革命樂觀主義者,他不僅看到西風席卷落葉的破壞威力,而且也看到它吹送種子的建設作用。《西風頌》全詩貫穿著這個又矛盾又統壹的主題思想。第壹節開門見山把它點明了,這就為後面幾節詩的發展提供了中心線索,更為詩篇結尾的著名預言:“要是冬天已經來了,西風啊,春日怎能遙遠?”伏下壹筆,使預言獲得落實的基礎。
西風的威武形象貫串全詩,起著決定作用。但各節又有和西風相聯系的輔助形象,以擴大藝術效果。與全詩主題思想的兩個方面呼應,第壹節中既寫到秋之呼吸的西風,也寫到春天“碧空的姊妹”(即春風);既寫到鬼魅似的落葉,也寫到“像羊群壹樣,覓食空中”的春天的嫩芽;詩人既用“重染疫癘”等字眼來咒詛垂死的秋葉,也瞻望春天“將色和香充滿了山峰和平原”。對現實的鞭撻和對未來的幻想——也即是對西風破壞舊的、催生新的雙重作用的謳歌——主題思想中這兩個部分通過並列對比的描寫,不斷地在交叉中發展。
《西風頌》的第二節除了繼續描寫為“瀕死的壹年”唱出了葬歌的西風的威力以外,還從上節枯葉的形象聯想到天上的流雲。狂風席卷流雲和橫掃落葉本來異曲同工,這裏的聯系既密切又自然。這麽壹聯系,詩的意境隨之擴大:我們的視線從地面移到空中。這裏吸引我們註意的,仍是西風排山倒海的氣勢,以及流雲所將帶來的雷電、風暴,革命的風暴:
那是妳的渾然之氣,從它會湧出
黑色的雨,冰雹和火焰:哦,妳聽:
《西風頌》的前三節都是以“哦,妳聽”結束的,只是第壹節的措辭略有不同。雪萊要我們聽的當然不僅是勁急的風聲,而且是發自詩人衷心的革命號角。我們知道,雪萊對於革命采用暴力的問題始終搖擺不定,成為他壹生思想中的重要缺點,只是在1819年英國工人運動高漲的情勢下,他才明確地指出了暴力的必要性。盡管某些西方資產階級評論家還持不同意見(如1956年出版的《雪萊在工作中》壹書的作者),《西風頌》對於暴力的歌頌是確定無疑的。雪萊明白地說:“啊,但願妳給予我狂暴的精神!奮勇者啊,讓我們合壹!”(第五節)也正是這壹點,使《西風頌》明顯地超過雪萊大部分抒情詩的思想高度。
前兩節裏,讀者隨著詩人的筆觸上天入地,到第三節詩人引導我們進入海洋。地中海的驚濤駭浪成為突出的輔助形象,正如枯葉、流雲分別是第壹、二節的輔助形象。雪萊著力描繪被秋風喚醒的波濤洶湧的藍色地中海。西風的威力進壹步得到了渲染:大西洋的海水為西風讓路,“向兩邊劈開”;深植淵底的草木被西風“嚇得發青”,“壹邊顫栗,壹邊自動萎縮”。
到此為止,雪萊抒寫了西風橫掃落葉、席卷流雲、掀起波濤三種自然現象。讀者固然也感到詩人寄托在西風這個形象之中的自己的思想感情,但明確點出西風與自己的關系還在第四、五節。第四節是本詩結構上的轉折點:開始向詩人的主觀方向發展。“唉,假如我是壹片枯葉被妳浮起,/假如我是能和妳飛跑的雲霧,/是壹個波浪,和妳的威力同喘息”。值得我們註意的是:雪萊在引導“我”進入詩篇的時候仍然重復運用了前三節中的輔助形象。這個巧妙的重復總結了上文,啟引了下文,使全詩結構立刻嚴密起來,而且使描寫對象的轉變——從西風到詩人——來得妥貼而自然。這裏雪萊的意思當然不是貶低自己為西風掃除的對象,而是希望獲得和西風壹樣的威力,起到和西風壹樣的作用。他說“這被歲月的重軛所制伏的生命/原是和妳壹樣的:驕傲、輕捷而不馴”。
《西風頌》最後壹節,雪萊表示了希望獲得“狂暴的精神”以後,深刻而簡明地指出了詩人和詩歌的社會使命。詩歌應當像西風壹樣,促成新世界的誕生,向人間播送“火星”,像預言的喇叭——與第壹節春天的喇叭相呼應——“把昏睡的大地喚醒”。這正是雪萊作為革命浪漫主義詩人所壹貫強調的東西。他在沒有完成的長篇論文《詩辯》中指出:詩人首先應當是戰士,社會的立法者,生活的導師。
《西風頌》的主題思想經過上述發展以後,最後以出色地表現了雪萊革命樂觀主義的預言結束:“要是冬天已經來了,西風啊,春日怎能遙遠?”不少讀者背得出這句名言;它所以深入人心,固然由於它本身所含有的巨大的思想意義,同時也由於它出現在全詩的末尾,非常恰當有力地總結了歷經曲折的思想情緒。假如它在開篇就出現,效果就會大為削弱。從這個巧妙的安排上,我們也可以領略到雪萊優秀的詩歌藝術。
雪萊的抒情詩有兩大類:壹類以鮮明的政論性為特色,詩句簡明有力,如《給英國人民的歌》等作品。另壹類以輝煌的想像和優美的情致取勝,如《雲》《雲雀》等篇章。它們富有想像的魅力和奇異的色彩。《西風頌》兼有兩類的長處。詩人的想像上天入海,但並不過分渲染;所用形象具體明確,而且前後連貫,不像《雲》中的形象豐富得叫人眼花繚亂。詩人的想像雖然與流雲、碧濤壹同馳騁,他的腳跟卻是牢牢地站在現實的土地上的。
《西風頌》結構的嚴密是它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壹。在上面分析主題思想的過程中,我們已經看到主要形象和輔助形象的配合和發展。全詩始終以抒寫西風的威勢為中心,同時又不斷地從地上、天空、海洋吸收其他形象來豐富詩篇的藝術感染力量;詩篇突出地表現了西風的雷霆萬鈞之力,同時又提供了色彩絢爛的畫面;既顯示了集中凝聚的效果,又不失之於單調枯燥。詩人處處以內心的感情來渲染外界的景色,又以外界的景色來反映內心的情緒,確實做到了情景交融的動人境地。我們不能忘記,雪萊曾經以贊揚的心情抄錄過壹位同時代詩人的話:“化自然景象為思想,化思想為自然景象——這是藝術天才的秘密。”
在格式方面,《西風頌》也別開生面。全詩系以五首十四行詩組成。壹般的十四行體適宜於表現壹個完整、單純的觀念或情緒,因此往往單獨存在,或者構成組詩,但各部分仍有相當鮮明的獨立性。像《西風頌》這樣把五首十四行體緊密地組成壹首抒情詩,各部分密切依賴而不可分割的例子並不多見。根據對當時雪萊所用幾個筆記本的研究,最初他所采用的是無韻素體詩,幾經修改,才成為目前的形式。我想,這可能是因為無韻素體詩雖然宜於表現雄渾的感情,卻壹般比較松散,不符合結構嚴密的要求,而十四行體正以結構上的嚴密完整著稱。但壹首十四行體容量太小,不足以充分表現雪萊的宏大氣魄和深厚感情,因此需要用幾首十四行體組合起來。這裏我們可以看到內容與形式的密切聯系。
(選自《半個世紀的腳印》,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