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黃雀樓寫的詩句

關於黃雀樓寫的詩句

1.關於黃鶴樓的詩句大全

《黃鶴樓》崔灝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黃鶴樓送盂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射.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李白

壹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望黃鶴樓》

李白

東望黃鶴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雲,中峰倚紅日.

巖巒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頗聞列仙人,於此學飛術.

壹朝向蓬海,千載空石室.

金竈生煙埃,玉潭秘清謐.

地古遺草木,庭寒老芝術.

□予羨攀躋,因欲保閑逸.□處為:搴手換足

觀奇遍諸嶽,茲嶺不可匹.

結心寄青松,永悟客情畢.

《醉後答丁十八以詩譏余槌碎黃鶴樓》

李白

黃鶴高樓已槌碎,黃鶴仙人無所依.

黃鶴上天訴玉帝,卻放黃鶴江南歸.

神明太守再雕飾,新圖粉壁還芳菲.

壹州笑我為狂客,少年往往來相譏.

君平簾下誰家子,雲是遼東丁令威.

作詩調我驚逸興,白雲繞筆窗前飛.

待取明朝酒醒罷,與君爛漫尋春暉.

《江夏送友人》

李白

雪點翠雲裘,送君黃鶴樓.

黃鶴振玉羽,西飛帝王州.

鳳無瑯□實,何以贈遠遊.□處:王幹

徘徊相顧影,淚下漢江流.

《菩薩蠻·黃鶴樓》

毛澤東

莽莽九派流中國,

沈沈壹線穿南北.

煙雨莽蒼蒼,

龜蛇鎖大江.

黃河知何去?

剩有遊人處.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黃鶴樓》

賈島

高檻危檐勢若飛,孤雲野水***依依.

青山萬古長如舊,黃鶴何年去不歸?

岸映西州城半出,煙生南浦樹將微.

定知羽客無因見,空使含情對落暉!

宋之問

漢廣不分天,舟行杳若仙.清江度暖日,黃鶴弄晴煙.

嶽飛

何日請纓提銳旅,壹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遊,跨黃鶴.

陸遊

蒼龍闕角歸何晚,黃鶴樓中醉不知.漢江交流波渺渺,晉唐遺跡草離離.

範成大

誰家笛裏弄中秋,黃鶴歸來識舊遊.漢樹有情橫北鬥,蜀江無語抱南樓.

白居易

楚思渺茫雲水冷,商聲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濺頭陀寺,紅葉林籠鸚鵡洲.

劉禹錫

夢覺疑連榻,舟行忽千裏.不見黃鶴樓,寒沙雪相似.

王維

城下滄浪水,江邊黃鶴樓.朱闌將粉堞,江水映悠悠.

2.寫黃鶴樓的詩句

黃鶴樓詩詞首推唐崔顥的《黃鶴樓》

昔 人 已 乘 黃 鶴 去,

此 地 空 余 黃 鶴 樓。

黃 鶴 壹 去 不 復 返,

白 雲 千 載 空 悠 悠。

晴 川 歷 歷 漢 陽 樹,

芳 草 萋 萋 鸚 鵡 洲。

日 暮 鄉 關 何 處 是,

煙 波 江 上 使 人 愁。

據說李白登臨此樓,也是詩興盎然,當他發現崔顥的這首詩後,連稱“絕妙”,於是寫了四名打油詩:

壹 拳 捶 碎 黃 鶴 樓,

壹 腳 踢 翻 鸚 鵡 洲,

眼 前 有 景 道 不 得,

崔 顥 題 詩 在 上 頭。

便擱筆不寫 ,後有好事之人據此在黃鶴樓東側修建壹座李白“擱筆亭”。 現在黃鶴樓公園內有崔顥的題詩壁,對面即是李白擱筆亭。

李白寫下的詩詞與黃鶴樓有關的不下五首,其中有壹首《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壹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從此,“江城”便成為武漢的美稱。

唐代文學家閻伯理在其《黃鶴樓記》中描述“聳構巍峨,上依河漢,下臨江流。。”可謂:“ 危乎,高哉!”無怪李白以“黃鶴西樓月,長江萬裏情。春風三十度,空憶武昌城。送爾難為別,銜杯惜未傾。湖連張樂地,山逐泛舟行。諾謂楚人重,詩傳謝眺清。滄浪吾有曲,寄語棹歌聲。”抒發自己心頭的感慨。

黃鶴樓主樓壁畫上有壹首《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 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這首詩也成為詠誦黃鶴樓的絕句。

賈島《黃鶴樓》

高檻危檐勢若飛, 孤雲野水***依依。 青山萬古長如舊, 黃鶴何年去不歸? 岸映西州城半出, 煙生南浦樹將微。 定知羽客無因見, 空使含情對落暉!

宋之問

漢廣不分天,舟行杳若仙。清江度暖日,黃鶴弄晴煙。

嶽飛

何日請纓提銳旅,壹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遊,跨黃鶴。

陸遊

蒼龍闕角歸何晚,黃鶴樓中醉不知。漢江交流波渺渺,晉唐遺跡草離離。

範成大

誰家笛裏弄中秋,黃鶴歸來識舊遊。漢樹有情橫北鬥,蜀江無語抱南樓。

白居易

楚思渺茫雲水冷,商聲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濺頭陀寺,紅葉林籠鸚鵡洲。

劉禹錫

夢覺疑連榻,舟行忽千裏。不見黃鶴樓,寒沙雪相似。

王維

城下滄浪水,江邊黃鶴樓。朱闌將粉堞,江水映悠悠。

3.有關黃鶴樓的古詩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詩人簡介 崔顥,唐朝汴州(今河南開封市)人氏,(公元704?—754年)唐玄宗開元11年(公元723年)進士。

他才思敏捷,擅於寫詩,系盛唐詩人,《舊唐書·文苑傳》把他和王昌齡、高適、孟浩然並提,但他宦海浮沈,終不得誌。歷史上對他的記述不多,故裏汴州也很少有關他的傳說和故事流傳下來,舊《唐書·崔顥傳》裏非常簡略,連他文學上的成就也未提及,這些都是為了什麽?很值得人們思考。

作品激昂豪放、氣勢宏偉。 譯文 傳說中的仙人早乘黃鶴飛去,只留下了這空蕩的黃鶴樓。

飛去的黃鶴再也沒有歸來了,唯有悠悠白雲仍然千載依舊。 晴天從黃鶴樓遙望江對岸,漢陽的樹木看得清清楚楚,鸚鵡洲上,草長得極為茂盛。

時至黃昏不知何處才是我家鄉?面對煙波渺渺,大江令人發愁! 賞析 原詩雲“昔人已乘白雲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這首七律約略的可分成前後兩層,前四句講仙人已去的寂寥,後四句說俗人眼下的惆悵。至於詩中的神話傳說和地理物事等解釋,我就不贅言了,他人的好多解釋都是精細得很,比我的瞎說要好得多,讀者不妨自行去看。

我只是說因這首詩傳下來的神道道的故事。唐人以後盛傳此詩,認為它是七律的最優範式。

其實這詩照七律的戒律來比對,它的拗句和重字都是大忌。無奈這個崔顥造境、造意上乃是大家能手,那付仙人乘鶴悠然不返的寂寥引起的失意和失落讓妳有道不清的感懷和情懷,妳還能顧得上什麽拗不拗啊?接下來的就是眼前晴川歷歷在目、芳草萋萋可見,更增添了仙人何在的悠思。

於是,接踵而來的便是思仙引發的思鄉之情,真真的煙波江上愁不斷了。撇開後來李白評價的因素,妳說這詩讀了是不是要叫好?真正的好,好就好在它的意境之妙上。

後來有了李白評價的傳說,更使本是上品之優的詩篇優而優之了。照《唐才子傳》的說法,崔顥詩成且提之於黃鶴樓上後,某次李白亦赴彼遊,“及李白來,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無作而去,為哲匠斂手雲。”崔顥的這首詩竟然把個詩仙給羞走了,並且日後人人到此罷手,可見是詩之魅力!後人考證,認為這件事好象是想象杜撰而來。

我們也就相信這個“考證”,姑且算為想象杜撰而來的吧。但有兩點是真實的:其壹,李白真的是遊過黃鶴樓,有詩為證:“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並且另有壹首《望黃鶴樓》的五言十韻長律亦可為佐證。

其二,李白真的是羨慕崔顥的此詩,因為李白的詩作中至少有兩首七律是仿效《黃鶴樓》的。壹首是《鸚鵡洲》,詩雲“鸚鵡來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

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煙開蘭葉香風暖,岸夾桃花錦浪生。

遷客此時徒極目,長洲孤月向誰明。”另壹首是《登金陵鳳凰臺》,詩雲“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想壹下,李白為什麽要仿崔顥的模式來這麽兩首呢?壹定是他真的是羨慕已極,定要找個題材試試身手,於是就選中了“鸚鵡洲和鳳凰臺”這兩個所在作詩題比劃這麽壹把。

結果如何呢?我想,這應該是兩種評價,壹個是李白自己,他壹定認為,象崔顥那樣寫出來不成問題,更不成難題,崔的成功意境而已。我若有他種境界,會強於他的。

所以李白的詩在其後的時光中總是以意領先而必勝。外人的評價呢,覺得這李白之仿作實在是不如崔顥的好,應警告後代們,仿寫為壹大禁忌。

但也總覺得這崔顥除此詩外它詩已真的不是絕佳了,哪能比之於李白呢?後來的不如李白,是崔顥傲了呢,還是靈感不常在了?其實,崔顥之壹詩僅是瞬間壹感的“偶悟”,李白之壹生則是通達坦蕩的“徹悟”,二人的區別不過如此。所以,我就想起僧道界常有的壹種稱之為“慧根”的說法,認為慧根是先天所賦,但經後天的修煉方可得到激發而生成慧智---這是我說的。

我就琢磨這個慧智的生成條件:初生的孩子們彼此相差不多,應該說是都有著不錯的慧根,余下來的問題就是以怎樣的激發方式來出現慧智。宗教界的方法有二,壹是專註式修煉,二是氣功式修煉。

前者在於靜思凝思後的感悟生慧,後者在於沈思靜守後的智慧升華。可能友人問,如此煩難,怎能修持,難道還要出家不成?非也!不知妳留心過書、畫家們的入態情形沒有,那種專註與氣功的靜守是相差不多的,所以,他們在為書作畫時就有靈感相伴,於是,不但是生靈感,且長壽。

我們所說的來於慧根的慧智就是這種靈感,只不過氣功下生發的慧智是個相對持續的過程,而專註於某事件生發的靈感是個短暫閃現的過程,區別僅此而已。到此大概算是說得清楚了,作任壹種學問、寫任壹種東西,是要有慧智或靈感相伴的,有了這種東西才能出凡入聖,在為詩上才有可能。

4.有關黃鶴樓的詩詞有哪些

關於描寫黃鶴樓詩詞歷朝歷代有很多,現在膾炙人口的黃鶴樓主樓壁畫上

《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 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這首詩也成為詠誦黃鶴樓的絕句。

唐代崔顥的

《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唐代李白登臨此樓,也是詩興盎然,當他發現崔顥的這首詩後,連稱“絕妙”,於是寫了四名打油詩:

壹 拳 捶 碎 黃 鶴 樓,

壹 腳 踢 翻 鸚 鵡 洲,

眼 前 有 景 道 不 得,

崔 顥 題 詩 在 上 頭。

便擱筆不寫 , 現在黃鶴樓公園內有崔顥的題詩壁,對面即是李白擱筆亭。 後有好事之人據此在黃鶴樓東側修建壹座李白“擱筆亭”。

李白寫下的詩詞與黃鶴樓有關的不下五首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壹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從此,“江城”便成為武漢的美稱。

唐代文學家閻伯理在其《黃鶴樓記》中描述“聳構巍峨,上依河漢,下臨江流。。”可謂:“ 危乎,高哉!”無怪李白以“黃鶴西樓月,長江萬裏情。春風三十度,空憶武昌城。送爾難為別,銜杯惜未傾。湖連張樂地,山逐泛舟行。諾謂楚人重,詩傳謝眺清。滄浪吾有曲,寄語棹歌聲。”抒發自己心頭的感慨。

賈島《黃鶴樓》

高檻危檐勢若飛, 孤雲野水***依依。

青山萬古長如舊, 黃鶴何年去不歸?

岸映西州城半出, 煙生南浦樹將微。

定知羽客無因見, 空使含情對落暉!

宋之問

漢廣不分天,舟行杳若仙。

清江度暖日,黃鶴弄晴煙。

嶽飛

何日請纓提銳旅,壹鞭直渡清河洛。

卻歸來再續漢陽遊,跨黃鶴。

陸遊

蒼龍闕角歸何晚,黃鶴樓中醉不知。

漢江交流波渺渺,晉唐遺跡草離離。

範成大

誰家笛裏弄中秋,黃鶴歸來識舊遊。

漢樹有情橫北鬥,蜀江無語抱南樓。

白居易

楚思渺茫雲水冷,商聲清脆管弦秋。

白花浪濺頭陀寺,紅葉林籠鸚鵡洲。

劉禹錫

夢覺疑連榻,舟行忽千裏。

不見黃鶴樓,寒沙雪相似。

王維

城下滄浪水,江邊黃鶴樓。

朱闌將粉堞,江水映悠悠。

5.崔穎寫的黃雀樓全詩

《黃鶴樓》

作者: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這首詩的意思是:過去的仙人已經駕著黃鶴飛走了,這裏只留下壹座空蕩蕩的黃鶴樓;黃鶴壹去再也沒有回來,千百年來只看見悠悠的白雲;陽光照耀下的漢陽樹木清晰可見,鸚鵡洲上有壹片碧綠的芳草覆蓋;天色已晚,眺望遠方,故鄉在哪兒呢?眼前只見壹片霧靄籠罩江面,給人帶來深深的愁緒。

?wtp=t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