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阿蠻愛上高仙芝時,尚未陪伴玉環入宮,而壹旦成為宮女,那她就“成了皇上的人”。所謂壹入宮門,天下女人,專屬皇帝;壹旦紅杏出墻,那便只有死。因此,在《楊貴妃秘史》中,謝阿蠻與高仙芝的愛情關系,隨時面臨生死考驗。但兩人愛之深,情之切,壹靈咬住,生死相隨——生死二字竟被二人置之度外了。幸虧楊貴妃悄然贊助高仙芝與謝阿蠻偷情,使謝阿蠻的紅杏出墻,壹次次化險為夷。而此舉在貴妃心中,既是對高仙芝和謝阿蠻這種超越時代之愛情的體貼,也是對自己不能獲得的專情的投註。
但謝阿蠻的愛是獨特的。當性與愛發生矛盾時,她會將性愛做出匪夷所思的切割,不使性影響她的愛。
楊玉環在太真妃階段時,曾經懷孕在身,不能侍奉玄宗。玄宗於是轉而寵幸梅妃。高力士不喜歡梅妃主後宮,喜歡看到毫無心機的玉環成為日後的皇後。因此,高力士私囑謝阿蠻:後宮之事,他看了壹輩子,壹旦“梅開二度”,勢必固寵,玄宗枕邊冊後也說不定,日後恐怕是“楊花落,梅花開”了。為保住日後楊玉環的後宮主位,謝阿蠻與高力士勾結起來,誆騙梅妃出宮,而以謝阿蠻代替梅妃,侍奉玄宗。如此壹來,對於她所愛的高仙芝,謝阿蠻卻是紅杏出墻了。對此,謝阿蠻只是大哭了壹場,為自己的“移花接木”而向高仙芝抱歉。而她對高仙芝的愛,並未受到絲毫影響。
這種事情,或許只能發生在性愛關系極度開放的大唐,或者,只能發生在將性與愛切割得如此清爽的謝阿蠻身上。這是她的無奈處,更是她的可愛處。
在《楊貴妃秘史》的文學劇本中,賜死馬嵬坡的楊貴妃,被日本遣唐使所救,東渡日本。永遠陪在她身邊的,仍是謝阿蠻。壹旦安定下來,貴妃囑阿蠻回大唐向玄宗報告真相。
當謝阿蠻回返大唐時,發現玄宗因思念貴妃,已經神誌迷亂,心中惟有壹念,死前與貴妃相會。在此玄宗不假於年,又要滿足其心願的情況下,謝阿蠻與肅宗商議,欺騙玄宗,就說貴妃已至蓬萊,恭候其會。
“蓬萊仙境”前,阿蠻攙扶玄宗徙步而前。玄宗尋尋覓覓……忽然,雲霧中出現貴妃,呼喚“三郎”,玄宗也激動地呼喚“玉環”,兩人含笑回顧以往,款款言情。貴妃張開雙臂,玄宗踉蹌而前,呼喚著“玉環”,撲地而仙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