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怎樣解釋

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怎樣解釋

子女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有時甚至誤會父母的苦心。而父母仍然義無返顧的對子女無微不至的照顧,由此得來:可憐天下父母心!

出處:慈禧為母親作的詩“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欽顯皇後,葉赫那拉氏,鹹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

1852年入宮,賜號蘭貴人(清史稿記載懿貴人),次年晉封懿嬪;1856年生皇長子愛新覺羅·載淳(同治帝),晉封懿妃,次年晉封懿貴妃;1861年鹹豐帝駕崩後,與孝貞顯皇後兩宮並尊,稱聖母皇太後,上徽號慈禧;後聯合慈安太後(即孝貞)、恭親王奕欣發動辛酉政變,誅顧命八大臣,奪取政權,形成“二宮垂簾,親王議政”的格局。清政府暫時進入平靜時期,史稱同治中興。1873年兩宮太後卷簾歸政。

1875年同治帝崩逝,擇其侄子愛新覺羅·載湉繼鹹豐大統,年號光緒,兩宮再度垂簾聽政;1881年慈安太後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發動“甲申易樞”罷免恭親王,開始獨掌大權;1889年歸政於光緒,退隱頤和園;1898年,戊戌變法中帝黨密謀圍園殺後,慈禧發動戊戌政變,囚光緒帝,斬戊戌六君子,再度訓政;1900年庚子國變後,實行清末新政,對兵商學官法進行改革。

1908年,光緒帝駕崩,慈禧選擇三歲的溥儀做為新帝,即日尊為太皇太後,次日17點(未正三刻)在儀鸞殿去世,葬於菩陀峪定東陵。

擴展資料:

背景:

慈禧母親七十大壽的時候,慈禧沒有時間去參加母親的大壽,就讓侍臣給母親送了很多的東西,同時,親筆寫了壹幅書法,裱好後送去了,這副書法壹直保存了幾代人,最後毀於文革.那是慈禧寫給母親的壹首詩:“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現在有許多人都知道“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卻不知道它的出處,實際上這句話出自慈禧的詩句.”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可憐天下父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