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沅江的詩如下:
1、《遊洞庭泊泗湖》唐·李白
洞庭湖西秋月輝,瀟湘江北早鴻飛。醉客滿船歌白纻,不知霜露入秋衣。
2、《過沅江》唐·李群玉
沅水羅紋梅燕回,柳條牽恨到荊臺。定知行路春愁裏,故郢城邊見落梅。
3、《沅江漁者》唐·李群玉
倚棹汀洲沙日晚,江鮮野菜桃花飯。長歌壹曲煙靄深,歸去漁郎綠波遠。
4、《晚泊沅江》明·王守仁
古洞何時隱七仙,仙蹤欲叩竟茫然。惟有洞口桃花樹,笑倚東雲自昔年。
5、《登奎星樓瞰沅江》清·羅銳才
浩渺空江接翠微,高樓遠眺思依依。春雲帶雨時沾草,暖絮乘風故點衣。
紅杏斜迷沽酒旆,綠楊深護釣魚磯。會當買棹同修禊,放漿瓊湖載月歸。
6、《入喬口》唐·杜甫
漠漠舊京遠,遲遲歸路奢。殘年傍水國,落日對春華。
樹密早蜂亂,江流輕燕斜。賈生骨已朽,淒惻近長沙。
沅江河道特征
沅水幹流自三汊河口至常德,沿岸多崇山峻嶺和高原,坡度大,河道平均坡降為0.254‰,峽谷多,灘險多,水流湍急。沅水自河源到黔城為上遊。上遊為雲貴高原地區,多高山,海拔1000米左右,河道切割高山,形成很多高峰深谷,平原很少,只都勻附近及錦屏至黔城間有壹些小型盆地,上遊河道平均坡降為1.07‰。
黔城至沅陵為中遊,河長248公裏。中遊為丘陵地區,海拔400米以上的地段,占全流域70%;海拔200米以下的地段,占全流域1.9%。丘陵中間有長短不壹的峽谷。黔城至洪江間,黃獅洞至銅灣之間的峽谷有幾十公裏。
河谷平原只有漵浦平原、支流酉水的秀山平原和湃水下遊芷江平原較大,河道坡降較平緩,為0.278‰。沅陵以下稱下遊,河長223公裏。沅陵附近,山勢大部低落,多為丘陵和平地,無較大的支流匯人。但在北溶至麻伊伏間為峽谷,五強溪壩址,即選在此地段。桃源以下,則為沖積平原。河道平均坡降為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