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賞析 挽文山丞相

賞析 挽文山丞相

詩的開頭“徒把金戈挽落暉,南冠無奈北風吹”描寫了文天祥力戰沙場的英雄氣概,表達了詩人的敬服之意,只因為元軍太過強大了,力量懸殊,有英雄氣魄卻回天乏力,反倒成了階下囚。

接著“子房本為韓仇出,諸葛寧知漢祚移”,這句通過寫張良為韓國復仇出世卻無法復韓,孔明六出祁山未能興漢卻江山易主,“出師未捷身先死”,作者借張良和孔明未能如願表達了對文天祥抗元復宋失敗的深深惋惜。

“雲暗鼎湖龍去遠,月明華表鶴歸遲”,詩人以低沈淒涼的格調敘述了大宋滅亡和文天祥遇害的事實,以哀切的筆調寫出了自己悲涼沈痛之感,寫出了對大好江山和英雄的急切呼喚,從而抒發了對現實的失落感。

詩人的感情在最後兩句“不須更上新亭飲,大不如前灑淚時”毫無掩飾的顯露出來。昔日古人雖國土淪喪但尚可對江而泣,可現在連壹草壹木都沈淪在異族的蹂躪踐踏之中,大不如前了。詩人直抒胸臆,在悲淒之中表達了對國土淪喪的深深哀嘆和惆悵。

這首詩作以用典用事為長。出句用典,巧妙地把文天祥力挽危亡不成、被俘不屈殉節的壹生概括出來;次以張良、諸葛亮為比,贊頌了文天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崇高精神;再以宋帝之傳說,寄托了對文天祥的不盡哀思和追念;

結以東晉之事,感慨文天祥壯誌未酬、天下盡歸異族所帶來的痛苦現實。全詩筆力雄健,情緒深沈,在對文天祥的贊頌和哀悼中,也真實地展露了詩人自己懷念故國的悲涼沈痛心情。全詩氣韻凝沈,寄寓深遠,既突出了壹個“挽”字,又有詩人自己的隱痛悲思,意蘊豐富,感人至深。?

擴展資料

挽文山丞相

徒把金戈挽落暉,南冠無奈北風吹。

子房本為韓仇出,諸葛寧知漢祚移。

雲暗鼎湖龍去遠,月明華表鶴歸遲。

不須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灑淚時。

白話譯文

您想同魯陽公壹樣揮動金戈挽回落日,卻是徒勞。被俘入獄,眼見蒙古如北風勁吹日益橫驕。

張子房本是為韓國復興而出,最終沒能達到目的。諸葛亮鞠躬盡瘁,漢家終於滅亡他豈能料到。

鼎湖雲天黯淡,皇上早已乘龍遠逝,遲遲不見您化成白鶴歸來,停留在故鄉的華表。

請不要再上新亭極目遠眺,如今局勢已大不如過江諸人流淚時的晉朝。

《挽文山丞相》是元代詩人虞集為哀悼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所作的壹首七言律詩。詩人在前兩聯用張良為韓復仇、諸葛亮匡扶蜀漢等典故,贊頌文天祥力圖恢復宋室,欲挽狂瀾於既倒的英雄氣概;頸聯表現了詩人對宋朝的留戀和對英雄的思念;尾聯用東晉時過江諸人新亭對哭事,直抒詩人心中悲痛。全詩句句用典,而意脈壹貫,酣暢深厚,郁勃沈雄。

百度百科-挽文山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