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山上虎鳴夜引弓到底是什麽意思,出自哪裏?

山上虎鳴夜引弓到底是什麽意思,出自哪裏?

“山上虎鳴夜引弓”意思是聽到山上老虎鳴叫,實際是風吹動草木的聲音,便立即拉弓射箭。

是源自唐代盧綸的《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二》“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這壹詩句。

是說昏暗的樹林中,草突然被風吹得搖擺不定,颯颯作響,將軍以為野獸來了,連忙開弓射箭。

原文: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譯文:

昏暗的樹林中,草突然被風吹得搖擺不定,颯颯作響,將軍以為野獸來了,連忙開弓射箭。天亮去尋找那只箭,已經深深地陷入石棱中。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盧綸早年多次應舉不第,後經元載、王縉等舉薦才謀的官職。朱_之亂過後,鹹寧王渾_出鎮河中,提拔盧綸為元帥府判官。這是盧綸邊塞生活的開始。在軍營中,盧綸看到的都是雄渾肅穆的邊塞景象,接觸到的都是粗獷豪邁的將士,在這種背景下創作了這組邊塞詩。

詩詞賞析

盧綸《塞下曲》***六首壹組,分別寫發號施令、射獵破敵、奏凱慶功等等軍營生活。語多贊美之意。此為第二首,描寫將軍夜裏巡邏時景況。

首句寫將軍夜獵場所是幽暗的深林;當時天色已晚,壹陣陣疾風刮來,草木為之紛披。這不但交代了具體的時間、地點,而且制造了壹種氣氛。

右北平是多虎地區,深山密林是百獸之王的猛虎藏身之所,而虎又多在黃昏夜分出山,“林暗草驚風”,著壹“驚”字,就不僅令人自然聯想到其中有虎,呼之欲出,渲染出壹片緊張異常的氣氛,而且也暗示將軍是何等警惕,為下文“引弓”作了鋪墊。

次句即續寫射,但不言“射”而言“引弓”,不僅是因為詩要押韻,而且因為“引”是“發”的準備動作,這樣寫能啟示讀者從中想象、體味將軍臨險是何等鎮定自若,從容不迫。在壹“驚”之後,將軍隨即搭箭開弓,動作敏捷有力而不倉皇,既具氣勢,而形象也益鮮明。

後二句寫“沒石飲羽”的奇跡,把時間推遲到翌日清晨,將軍搜尋獵物,發現中箭者並非猛虎,而是蹲石,令人讀之,始而驚異,既而嗟嘆,原來箭桿尾部裝置著白色羽毛的箭,竟“沒在石棱中”,入石三分。

這樣寫不僅更為曲折,有時間、場景變化,而且富於戲劇性。“石棱”為石的突起部分,箭頭要鉆入殊不可想象。神話般的誇張,為詩歌形象塗上壹層浪漫色彩,讀來特別盡情夠味,只覺其妙,不以為非。

百度百科--和張仆射塞下曲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