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苦或樂的詩句 1. 關於苦與樂的古詩
1、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
譯: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
2、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勸學詩》
譯:少年時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後悔自己年少時為什麽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3、讀書不覺已春深,壹寸光陰壹寸金。——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壹》
譯:專心讀書,不知不覺春天過完了,每壹寸時間就像壹寸黃金珍貴。
4、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顏真卿《勸學詩》
譯: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
5、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譯:先後讀熟萬卷書籍,寫起文章,下筆敏捷好像有神。
2. 帶有樂,苦字的詩句和俗語
春日偶成 程顥
雲淡風輕過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傷春 楊萬裏
準擬今春樂事濃,依然枉卻壹東風。
年年不帶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河湟 杜牧
元載相公曾借箸,憲宗皇帝亦留神。
旋見衣冠就東市,忽遺弓劍不西巡。
牧羊驅馬雖戎服,白發丹心盡漢臣。
唯有涼州歌舞曲,流傳天下樂閑人
碩鼠 詩經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
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
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莫我肯勞。
逝將去女,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上元應制 蔡襄
高列千峰寶炬森,端門方喜翠華臨。
宸遊不為三元夜,樂事還同萬眾心。
天上清光留此夕,人間和氣閣春陰。
要知盡慶華封祝,四十余年惠愛深。
上元應制 王矽
雪消華月滿仙臺,萬燭當樓寶扇開。
雙鳳雲中扶輦下,六鰲海上駕山來。
鎬京春酒沾周宴,汾水秋風陋漢才。
壹曲升平人盡樂,君王又進紫霞杯。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壹夜征人盡望鄉。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範仲淹《嶽陽樓記》)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為。
助人為快樂之本。
苦海無涯,回頭是岸。
名言:
每個人都被生命詢問,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問題;只有以“負責”來答復生命。因此,“能夠負責”是人類存在最重要的本質。
——維克多·費蘭克英
每壹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信心:人所能負的責任,我必能負;人所不能負的責任,我亦能負。如此,妳才能磨煉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識而進入更高的境界。
——林肯美
壹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壹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
——列夫·托爾斯泰俄
3. 關於苦和樂的名言,警句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僮巢慌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 百學須先立誌。(朱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杜甫)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禮記》)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飛則已,壹飛沖天;不鳴則已,壹鳴驚人。
(司馬遷)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韓愈)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王安石)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羅隱)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
(劉勰)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呂氏春秋》) 差以毫厘,謬以千裏。
(《漢書》)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 臣心壹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吃壹塹,長壹智。
(古諺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屈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
(杜甫)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李商隱) 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 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 春宵壹刻值千金。
(蘇軾)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齊書)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
(杜甫) 但願人長久,千裏***蟬娟。(蘇軾)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漢書)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新唐書)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劉勰)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劉禹錫)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三國誌)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杜甫)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劉彜) 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杜甫) 凡事豫(預)則立,不豫(預)則廢。(《禮記》)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國語) 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諸葛亮)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壹去兮不復還。
(《戰國策》) 富貴不能*,貧*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G 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
(陳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誌。(蘇軾) 觀眾器者為良匠,觀眾病者為良醫。
(宋·葉適)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廣賢文》)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三國演義》) H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古詩詩話)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張九齡)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杜甫)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鍋之所伏。
(《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資治通鑒》) 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 見義不為,非勇也。
(論語)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劉基)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 鏡破不改光,蘭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壹格降人才。(龔自珍)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後出師表》)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論語)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孔子) 君子憂道不憂貧。
(論語)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L 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
(王勃)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晏殊)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呂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元曲·爭報恩)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
(王勃) M 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壹段香。
(羅梅坡)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孔子)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
(劉禹錫)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嶽飛)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舊唐書) N 濃綠萬枝紅壹點,動人春色不須多。
(王安石) P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韓愈) Q 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奇文***欣賞,疑義相與析。
(陶淵明)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辛棄疾)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老子)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
4. 關於描述學習苦樂的格言或詩句
1、纖夫在河邊留下壹串腳印,那是跋涉者生活的省略號。
2、勤奮,是學習的必需品。不論妳天賦高與低,無論妳聰明或愚鈍,只要勤奮,就壹定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現在許多優秀的學生,他們天賦都很高嗎?不,不是的,他們都是正常的智商,而正是憑著勤奮靠著超人的努力,才取得了令我們驚嘆的好成績。3、韓愈說過這樣壹句話:“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努力。成績優與良;才思濃與淡,都是由勤奮註定的。
4、勤奮不是嘴上說說而已,而是實際的行動,在勤奮的苦度中持之以恒,永不退卻。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在人生的仕途上,我們毫不遲疑地選擇勤奮,她是幾乎於世界上壹切成就的催產婆。只要我們擁著勤奮去思考,擁著勤奮的手去耕耘,用抱勤奮的心去對待工作,浪跡紅塵而堅韌不拔,那麽,我們的生命就會綻放火花,讓人生的時光更加的閃亮而精彩。
5、“世界上沒有笨的人,只有不勤奮的人”這句話是我們的語文董老師經常對我們說的壹句口頭禪,告訴我們要勤奮學習,要珍惜時間,要樂於助人,做壹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5. 描寫“苦中求樂”的古詩詞有哪些
1.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____佚名《越人歌》
2. 世間無限丹青手,壹片傷心畫不成。____高蟾《金陵晚望》
3.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____李商隱《錦瑟》
4.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____秦觀《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5.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____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6. 時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淚滴春衫酒易醒。____晏殊《采桑子·時光只解催人老》
7. 壹聲梧葉壹聲秋,壹點芭蕉壹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____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8.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____崔護《題都城南莊》
9.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____林逋《山園小梅·其壹》
10.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____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 陪侍禦叔華登樓歌》
11.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____張籍《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12.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____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13.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____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14.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____王翰《涼州詞二首·其壹》
15.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____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16.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____唐溫如《題龍陽縣青草湖》
17.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____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18.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____晏殊《浣溪沙·壹曲新詞酒壹杯》
19.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____李商隱《樂遊原 / 登樂遊原》
20.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____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21.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____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22.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____範仲淹《蘇幕遮·懷舊》
23. 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____黃公紹《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針線》
24. 系我壹生心,負妳千行淚。____柳永《憶帝京·薄衾小枕涼天氣》
6. 關於苦與樂的名言
苦盡甘來 苦思冥想 苦心孤詣 苦口婆心 樂在其中 樂不可支 樂不思蜀 樂善好施 樂天知命 樂極生悲
◆山是壹步壹步登上來的,船是壹櫓壹櫓搖出去的。
◆千學不如壹看,千看不如壹練。
◆久住坡,不嫌陡。
◆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經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擔子不知重,不走長路不知遠。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兒寬。
◆不下水,壹輩子不會遊泳;不揚帆,壹輩子不會撐船。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鍋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膩。
◆水落現石頭,日久見人心。
◆打鐵的要自己把鉗,種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問樵夫,駛船問艄公。
◆寧可做過,不可錯過。
◆頭回上當,二回心亮。
◆發回水,積層泥;經壹事,長壹智。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助人為快樂之本。 苦海無涯,回頭是岸。 助人為樂是壹種美德。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為。 人固然應該生存,但為的是進化;也不妨受苦,但為的是解除將來的壹切苦;更應該戰鬥,但為的是改革。 生死禍福久不擇,更論甘苦爭媸妍! 快樂是從艱苦中來的。只有經過勞作、經過奮鬥得來的快樂,才是真快樂。不可能有從天上掉下來壹個快樂來給妳享受。
苦中作樂 苦中有樂,變苦為樂 苦中有樂,樂中有苦,沒有苦就無所謂樂,沒有樂也無所謂苦 不知苦中苦,難為人上人 避苦求樂是人性的自然, 能苦會樂是做人的坦然, 化苦為樂是智者的超然 苦多樂少是人生的必然 樂不是苦的積累,而是對苦的總結 何不樂對生活,與世界同笑,苦中樂壹樂又有何妨?
7. 關於苦和樂的名言警句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僮巢慌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 百學須先立誌。(朱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杜甫)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禮記》)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飛則已,壹飛沖天;不鳴則已,壹鳴驚人。
(司馬遷)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韓愈)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王安石)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羅隱)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
(劉勰)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呂氏春秋》) 差以毫厘,謬以千裏。
(《漢書》)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 臣心壹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吃壹塹,長壹智。
(古諺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屈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
(杜甫)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李商隱) 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 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 春宵壹刻值千金。
(蘇軾)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齊書)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
(杜甫) 但願人長久,千裏***蟬娟。(蘇軾)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漢書)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新唐書)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劉勰)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劉禹錫)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三國誌)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杜甫)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劉彜) 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杜甫) 凡事豫(預)則立,不豫(預)則廢。(《禮記》)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國語) 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諸葛亮)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壹去兮不復還。
(《戰國策》) 富貴不能*,貧*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G 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
(陳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誌。(蘇軾) 觀眾器者為良匠,觀眾病者為良醫。
(宋·葉適)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廣賢文》)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三國演義》) H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古詩詩話)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張九齡)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杜甫)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鍋之所伏。
(《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資治通鑒》) 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 見義不為,非勇也。
(論語)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劉基)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 鏡破不改光,蘭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壹格降人才。(龔自珍)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後出師表》)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論語)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孔子) 君子憂道不憂貧。
(論語)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L 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
(王勃)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晏殊)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呂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元曲·爭報恩)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
(王勃) M 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壹段香。
(羅梅坡)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孔子)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
(劉禹錫)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嶽飛)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舊唐書) N 濃綠萬枝紅壹點,動人春色不須多。
(王安石) P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韓愈) Q 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奇文***欣賞,疑義相與析。
(陶淵明)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辛棄疾)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老子)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
8. 收集有關苦與樂的名言或諺語十句
1、不經冬寒,不知春暖。(諺語)
2、發回水,積層泥;經壹事,長壹智。(諺語)
3、久住坡,不嫌陡。(諺語)
4、頭回上當,二回心亮。(諺語)
5、不挑擔子不知重,不走長路不知遠。(諺語)
6、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明·馮夢龍輯《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名言)
白話文:吃得千辛萬苦,才能獲取功名富貴,成為別人敬重、愛戴的人。
7、打柴問樵夫,駛船問艄公。(諺語)
8、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民間《警世賢文》(諺語)
白話文:寶劍的鋒利和梅花的無比清香都是經過了很多的磨難才的來的,所以壹個人要取得成就,就要能吃苦,多鍛煉,靠自己的努力來贏得勝利。
9、助人為快樂之本。(諺語)
10、不下水,壹輩子不會遊泳;不揚帆,壹輩子不會撐船。(諺語)
11、發回水,積層泥;經壹事,長壹智。(諺語)
12、打鐵的要自己把鉗,種地的要自己下田。(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