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治水的詩句

關於治水的詩句

1. 關於治水的詩詞有哪些

1. 《調張籍》唐代 韓愈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後,舉頸遙相望。

夜夢多見之,晝思反微茫。

徒觀斧鑿痕,不矚治水航。

想當施手時,巨刃磨天揚。

垠崖劃崩豁,乾坤擺雷硠。

唯此兩夫子,家居率荒涼。

帝欲長吟哦,故遣起且僵。

翦翎送籠中,使看百鳥翔。

平生千萬篇,金薤垂琳瑯。

仙官敕六丁,雷電下取將。

流落人間者,太山壹毫芒。

我願生兩翅,捕逐出八荒。

精誠忽交通,百怪入我腸。

刺手拔鯨牙,舉瓢酌天漿。

騰身跨汗漫,不著織女襄。

顧語地上友,經營無太忙。

乞君飛霞佩,與我高頡頏。

2. 《登臨晴川閣懷古贊頌大禹治水》宋代 黃庭堅

晴川閣上望長江,茫茫水天拍繁華。

廣廈飛橋光溢彩,匆匆碌碌無停息。

茫然壹粟流何處?天涯路遠是為家。

九州禹跡忘安樂,換卻江山永泰寧。

3. 《補樂歌十首。大夏》唐代 元結

(《大夏》,有夏氏之樂歌也,其義蓋稱禹治水,

其功能大中國。凡三章,章四句)

茫茫下土兮,乃生九州。山有長岑兮,川有深流。

茫茫下土兮,乃均四方。國有安乂兮,野有封疆。

茫茫下土兮,乃歌萬年。上有茂功兮,下戴仁天。

4. 《公無渡河》唐代 李白

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裏觸龍門。

波滔天,堯咨嗟。

大禹理百川,兒啼不窺家。

殺湍湮洪水,九州始蠶麻。

其害乃去,茫然風沙。

被發之叟狂而癡,清晨臨流欲奚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無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難憑,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長鯨白齒若雪山,公乎公乎掛罥於其間。

箜篌所悲竟不還。

5. 《奉和聖制登驪山高頂寓目應制》唐代 趙彥昭

皇情遍九垓,禦輦駐昭回。路若隨天轉,人疑近日來。

河看大禹鑿,山見巨靈開。願扈登封駕,常持薦壽杯。

2. 關於“大禹治水”的詩詞有哪些

關於“大禹治水”的詩詞有:

1.世間無限丹青手,壹片傷心畫不成。____高蟾《金陵晚望》

2.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____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3.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____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五》

4.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____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5.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壹去兮不復還。____佚名《荊軻歌 / 渡易水歌》

6.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____陸遊《金錯刀行》

7.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____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8.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____陸遊《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9.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____杜牧《泊秦淮》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____文天祥《過零丁洋》

11.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____屈原《國殤》

12.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____戴叔倫《塞上曲二首·其二》

13.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____陸遊《病起書懷》

1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____杜甫《春望》

15.功名萬裏外,心事壹杯中。____高適《送李侍禦赴安西》

16.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____屈原《離騷》

17.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____陸遊《訴衷情·當年萬裏覓封侯》

3. 大禹治水 的 詩詞

大禹攀爬過的山峰

依然存留著上古的痕跡

洪水曾經到過這裏

那巖層中

斑斕的印記

紋路清晰

險峻的山巒翠障遮掩大地

河流彎曲的銀帶

盤旋著奔流直向大海

曾幾何

湮沒了世間最秀美的景色

吞噬了人類艱苦創建的家園

洪水肆虐的腳步

毫不停息

汶川的大地在呻吟呼喊

禹帝

壹位治水的君主

毅然挑起千斤重荷

與天作戰

第壹次

妳路過家門

只是遠望壹下屋頂的炊煙

不曾回頭

第二次

妳路過家門

只是眺望了壹眼妻子的身影

不曾逗留

第三次

妳路過家門

只是傾聽了壹聲孩子的啼哭

不曾停留

疏通了黃河的古道

用神斧劈開龍門和伊撅

築建堤壩

鑿通積石山和青銅峽

牽引惡浪的波頭

搬除阻擋江河的山川

合通向四海

讓百姓安居樂業

尋回快樂

4. 關於水的詩句

帶水的詩句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愁(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 (唐·李白)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 (唐·李白)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唐·白居易) 水心如鏡面,千裏無纖毫 (唐·白居易)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唐·王維) 天壤之間,水居其多 (宋·蘇軾) 北望燕雲不盡頭,大江東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水真綠凈不可睡,魚若空行無所依 (宋·樓鑰) 青山不老,綠水長存 (明·羅貫中) 所謂伊人,在水壹方。

(《詩經?蒹葭》) 水何淡淡,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駱賓王:《詠鵝》)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

(陸遊:《遊山西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劉禹錫:《竹枝詞》)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楊萬裏:《小池》)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帶水的成語 不避水火 不便水土 不服水土 悲歌易水 冰寒於水 兵來將敵,水來土堰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兵來將迎,水來土堰 冰清水冷 杯水車薪 白山黑水 白水鑒心 杯水粒粟 巴山蜀水 跋山涉水 杯水輿薪 背水壹戰 杯水之敬 杯水之謝 不通水火 不習水土 不習水土 抽刀斷水 餐風宿水 春風沂水 乘高決水 盛水不漏 尺山寸水 出水芙蓉 重山復水 趁水和泥 車水馬龍 出山泉水 乘順水船 殘山剩水 楚水吳山 啜菽飲水 尺水丈波 臣心如水 裁雲剪水 撮鹽入水 吹皺壹池春水 打落水狗 滴水不羼 滴水不漏 點水不漏 滴水成冰 滴水成河 大水沖了龍王廟 滴水穿石 鬥水活鱗 淡水交情 登山臨水 滴水難消 登山涉水 帶水拖泥 鬥升之水 簟紋如水 大禹治水 風門水口 風起水湧 芙蓉出水 反水不收 範水模山 覆水難收 飯蔬飲水 風行水上 滾瓜流水 高山流水 觀山玩水 歸之若水 黃塵清水 涸鮒得水 火耕水耨 火耕水種 黃河水清 火熱水深 河水不洗船 河水不犯井水 海水不可鬥量 洪水橫流 畫水鏤冰 混水撈魚 洪水猛獸 渾水摸魚 混水摸魚 海水難量 海水群飛 海水桑田 黃湯淡水 黃湯辣水 河同水密 涸魚得水 交淡若水 鏡花水月 兼葭秋水 蛟龍得水 蛟龍戲水 救民水火 自相水火 自己人互相像水火那樣不能相容。

遠水救不得近火 比喻緩慢的救助不能解決眼前的急難。 遇水疊橋 遇水阻攔,就架橋通過。

形容不怕阻力,奮勇前進。 魚水深情 象魚兒離不開水那樣,關系密切,感情深厚。

壹尺水翻騰做壹丈波 比喻說話誇大之極。 壹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比喻說話誇大之極。

同“壹尺水翻騰做壹丈波”。 心同止水 形容心境平靜,毫無雜念。

同“心如止水”。 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比喻沒有根據的事物。

聽風聽水 形容善於賞玩自然景色。 水中著鹽 比喻不著痕跡。

似水如魚 像魚和水壹樣不能離開。形容關系密切,不可分離。

多指男女情人。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

比喻民可擁護君主,也能推翻君主。 水泄不通 匯:排泄。

象是連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擁擠或包圍的非常嚴密。

同“水泄不通”。 水流濕,火就燥 水向濕處流,火往幹處燒。

指物之氣質類似必相感應。後用以比喻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

水激則旱,矢激則遠 水流矢飛,受阻則勁悍而去遠。旱,通“悍”。

比喻因禍致福。 勢如水火 形容雙方就像水火壹樣互相對立,不能相容。

山寒水冷 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若涉淵水 比喻處境艱險。 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泛指自己經歷的事,自己知道甘苦。

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如石投水 象石頭投入水裏就沈沒壹樣。

比喻互相合得來。 清水無大魚 指待人處事不能求全責備。

秋水盈盈 形容眼神飽含感情。同“秋波盈盈”。

買臣覆水 覆:潑。比喻事成定局,無法挽回。

流水不腐,戶樞不螻 比喻經常運動的東西不易受侵蝕。同“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冷水澆頭 冷水從背上澆下來。比喻因突然遭受意外的打擊或刺激,思想為之壹震或希望為之幻滅。

同“冷水澆背”。 江水不犯河水 比喻彼此互不相幹,沒有關系。

畫水鏤冰 在水上作畫,在冰上雕刻。比喻勞而無功。

涸鮒得水 比喻絕處逢生,有所憑借。同“涸魚得水”。

河水不犯井水 比喻互不幹犯。 風門水口 指要沖。

登山涉水 爬山過水。比喻歷盡艱難。

盛水不漏 比喻說理嚴密。 不習水土 不能適應某個地方的氣侯、飲食等。

秀水明山 山光明媚,水色秀麗。形容風景優美。

大水淹了龍王廟 系統中不存在“大水淹了龍王廟”,如果您樂意提供該成語,請點擊這裏提交,謝謝! 酌水知源 飲水要明白它的來源。比喻不忘本。

舟水之喻 舟:船。對船和水的比喻,即水可以載舟,也可覆舟。

老百姓可以幫助君王建立朝廷,也可以起來反抗推翻朝廷。 重山復水 指山巒重疊,水流盤曲。

沾泥帶水 比喻說話、寫文章不簡潔或辦事不幹脆。 雲心水性 指女子作風輕浮,愛情不專壹。

遠水解不了近渴 比喻慢的辦法救不了急。 遠水不救近火 遠處的水救不了近處的。

5. 稱贊“大禹治水”的詩句有哪些

1. 《三代門夏禹》

唐代:周曇

堯違天孽賴詢謨,頓免洪波浸碧虛。

海內生靈微伯禹,盡應隨浪化為魚。

2. 《禹廟》

唐代:李紳

削平水土窮滄海,畚鍤東南盡會稽。

山擁翠屏朝玉帛, 穴通金闕架雲霓。

秘文鏤石藏青壁,寶檢封雲化紫泥。

清廟萬年長血食,始知明德與天齊。

3. 《登少陵原望秦中諸川太原王至德妙用有水術因用感嘆》

唐代:呂溫

少陵最高處,曠望極秋空。君山噴清源,脈散秦川中。

荷鍤自成雨,由來非鬼工。如何盛明代,委棄傷豳風。

涇灞徒絡繹,漆沮虛會同。東流滔滔去,沃野飛秋蓬。

大禹平水土,吾人得其宗。發機回地勢,運思與天通。

早欲獻奇策,豐財敘西戎。豈知年三十,未識大明宮。

卷爾出岫雲,追吾入冥鴻。無為學驚俗,狂醉哭途窮。

4. 《詠史詩》

唐代:胡曾

大禹塗山禦座開,諸侯玉帛走如雷。

防風謾有專車骨,何事茲辰最後來。

5. 《送蕭綰之桂林(時群玉遊豫章)》

唐代:李群玉

蘭香佩蘭人,弄蘭蘭江春。爾為蘭林秀,芳藻驚常倫。

燦燦鳳池裔,壹毛今再新。竹花不給口,憔悴清湘濱。

壹朝南溟飛,彩翮不可親。蒼梧雲水晚,離思空凝顰。

我亦縱煙棹,西浮彭蠡津。丈夫未虎變,落魄甘風塵。

大禹惜寸陰,況我無才身。流光銷道路,以此生嗟辛。

萬裏闊分袂,相思杳難申。桂水秋更碧,寄書西上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