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王爾德的兩句詩歌很有深意和哲理,有思想深度的人能來幫我理解壹下麽?

王爾德的兩句詩歌很有深意和哲理,有思想深度的人能來幫我理解壹下麽?

在人們對待知識的觀念中,有壹句話叫“履踐”。《論語》上說,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說的就是子路這個人如果自己沒有做到履踐的功夫,就害怕又有教誨,因為聽多了,沒有實踐,就沒有進步。真理是要去履踐的,單純的重復使人們養成刻板的習慣,失去了實踐的動力。而且做事情的時候要求針對情況,進行合理的規劃,單壹的重復壹個道理,容易走上片面的路線。

孔子還說過,顏回這個弟子,最能發揮他的學說。但有壹次他也批評顏回說,顏回這個人對於自己的話無所不聽,實在是對自己沒有幫助。因為壹個人想問題,應該多聽人們不相同的意見,再進行綜合的思考,如果說什麽就是什麽,連反面的正確的意見都沒有聽到,也永遠不能進步。還有壹句話叫“巧言令色,鮮矣仁。”說話的人太擅長於討好人,說出來的話肯定多偏袒,沒有真正的意見。這也就是為什麽人人都同意我的時候,也就是巧言令色最多的時候,這種時候人就不能沈迷到自我的正確的那種境界當中去,否則只會越想越覺得自己正確,越來越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