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每個人都會做,都愛做。
在愛情的夢裏,男主角總是高大帥氣多金;在友情的夢裏,從小玩到大的好朋友會壹直到老;在事業的夢想裏,妳總會成為幸運的那個人。
電影《小時代》就好比壹場夢。正如郭敬明自己所說,這不電影就是他做過的壹場夢,他的幻想其實代表了壹些人對青春、對未來的幻想。可以說,造夢著郭敬明對於花季女孩的心理的把握是無與倫比的——在成人艷羨的眼神中,流淌在他們的青蔥歲月裏額情緒並不完全就是酸酸甜甜的美好滋味,各種煩惱伴隨著成長不斷生發。於是,才有了那麽多的“青春夢”的擁簇,才出現了“憂郁”“45 度仰望天空”以及“悲傷逆流成河”的“矯情 ”。
《人民日報》上有壹句話說得很對,“贊美《小時代》是壹件有風險的事,腦殘粉絲的帽子隨時都能戴上”。其實,電影沒出來的時候,就被黑得壹塌糊塗。但說實話我壹點感覺都沒有,我喜歡它只是因為它是小說,而原著作者當導演編劇,我相信他比任何人都懂得真正的《小時代》。因此在我看來,它只是具有壹定的紀念意義而已。我只是喜歡我所喜歡的罷了……
我喜歡顧裏,雖然她是以壹個非常極端的形象存在著,但我把她當成了壹種榜樣,對我有著深刻的影響——是她給了我最初的夢想和奮鬥的目標。還記得早上起不來,我會想到顧裏每天不到六點就起床,她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優秀而努力著。
很喜歡書裏的壹些話“當我沈睡在被窩裏的時候,當我為愛情心花怒放的時候,當我無聊地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劇肥皂劇的時候,他們喝光了新的壹杯咖啡,揉揉眼睛,繼續新的事情。他們握著手機在沙發上稍微閉眼休息壹個小時……我們永遠都在崇拜著那些閃閃發亮的人。我們永遠覺得他們像是神邸壹樣的存在。他們用強大而無可抗拒的魅力和力量征服著世界。比如現在正在打電話的宮洛,比如剛剛離開的kitty。但是我們永遠不知道,他們用什麽樣的代價,去換來了閃亮的人生”。
其實每壹個人都想把自己變成理想中的樣子,我們拼命朝著這個方向前進,但在這當中,得到了什麽,失去了什麽,真正重要的又是什麽呢?有沒有可能有壹天妳到目的地的時候,才發現真正重要的東西留在了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