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是什麽詩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是什麽詩

全文:

《望湖樓醉書》北宋 蘇軾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譯文: 

烏雲上湧,就如墨汁潑下,卻又在天邊露出壹段山巒,明麗清新,

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飛濺入船。忽然間狂風卷地而來,

吹散了滿天的烏雲,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鏡,明媚溫柔。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壹。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壹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為豪放派詞人。

廣場西側,傍湖而建。蘇東坡曾作膾炙人口的詩篇《望湖樓醉書》,望湖樓也因而名聞天下。近年重建的望湖樓總面積360多平方米,主樓閣望湖樓,以曲廊與輔樓餐秀閣相銜接。望湖樓青瓦屋面,朱色單檐雙層歇山頂,整個建築宏麗古雅。地勢較低處植草坪、棕櫚、冬青,點綴峰石;地勢較高處疊石築山,使之峰石嵯峨,回欄環繞。登樓憑欄,取山形,臨碧波,借摩崖,“天容水色綠凈,樓閣鏡中懸”,確為壹處西湖名樓。

斷橋東有望湖樓,又名看經樓、先得樓。登臨眺望,壹湖勝景皆收眼底。宋代王安石、蘇軾等人,都曾有詩詠望湖樓,或詠樓上觀景的感受,其中蘇軾的《望湖樓醉書》最有名: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詩詞鑒賞

作者描寫了自己在望湖樓上飲酒時所見到的西湖山雨欲來和雨過天晴後的景色。作者先從暴雨臨前寫起,其景象是天上黑雲翻滾,就像濃濃的墨汁在天邊翻轉,遠處的山巔在翻騰的烏雲中依稀可辨,這個時候,如註的驟雨就已經來到。大雨裹挾著白色的雨點砸在船上,水花四濺,仿佛千萬顆珍珠,從天上傾倒而下。正在人們感受暴雨的壯觀場面的時候,壹陣狂風席地卷來,壹下子吹散了烏雲和大雨。雲開日出,望湖樓下水面平靜如鏡,空氣清新,遠遠望去,水天壹色。詩人善於渲染氣氛,從陰雲壓近湖面、急雨驟降的壯闊,寫到煙消雲散,雨過天晴,用筆跌宕起伏,而又從容不迫,描寫天氣變化的神速,使人目不暇接,頗有戲劇性場面。尤其是“白雨跳珠亂入船”壹句,最為傳神。作者自己非常欣賞這首詩,他50歲時再到杭州,特意又寫詩說:“還來壹醉西湖雨,不見跳珠十五年。”足見他對這首詩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