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向往的社會是和平與安寧、自耕自食、無競逐、無虛偽、沒有相互壓迫和殘害的社會;追求的人生是淳樸真誠,淡泊高遠,無身外之求的人生;喜愛的人生環境,也是恬靜而充滿自然之趣的鄉村。由於這些追求,使他大多數的田園詩呈現出沖淡平和、曠潔悠遠的外貌,但其背後卻充滿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惡與不安,對人生短促、身感無所感的焦慮。所以正如魯迅先生所說:“陶潛正因為並非渾身是靜穆,所以他偉大”。
陶淵明是個外表恬淡靜穆,而內心熱情濟世的無神論者。他少年時曾胸懷大誌,接受儒家思想,希望建功立業。但在出仕了壹個時期以後,現實使他感到失望,他不願與當政的人同流合汙,便選擇了壹條退隱歸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