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錯誤詩歌朗誦鄭愁予

錯誤詩歌朗誦鄭愁予

鄭愁予的《錯誤》這首小詩,輕巧清雋,是壹首至今仍膾炙人 口的佳作。如果說,鄭愁予的作品最能引起***鳴、最能打動人心靈 深處的地方,莫過於美與情,那麽《錯誤》這首詩可謂其中的佼佼 者,為詩人奠定了他在臺灣詩壇上不可忽視的地位和影響。 初看這首詩時,最先感受到的便是它的中國性。這是壹首絕對 的中國詩,是壹首屬於中國人的詩,講著壹個永恒、美麗的中國的 故事。因此,這首詩的外殼雖標榜著學習西方技巧的現代派,但它所傳達出的更深壹層的中國傳統意識是不可置疑的。 《錯誤》壹詩,承受的可說是中國古代宮怨和閨怨壹類詩歌的 傳統。詩中主人公"我"騎著馬周遊江南,留下了獨守空閨的女子,日以繼夜地等待著、盼望著情人"我"的歸來。然而女子癡癡的深情卻換來了漫長又百般無聊的等待。所以,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沒有"東風"為她傳遞消息,沒有滿天飛舞的春天的"柳絮";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時刻留意著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連帷幕也不揭開,去看看窗外花團錦簇的春景。劉禹錫《春詞》中"新妝宜面 下朱樓,深鎖春光壹院愁"與上述所詠的怨情似有異曲同工之妙,含蓄 不露,又悠長深遠。終於"我"回來了,達達的馬蹄聲對她而言是美麗的,因為日盼夜 盼的心上人歸來了,但轉瞬間,這無限的喜悅變成了 無限的失望。因為"我"只不過是過路罷了,而不是"歸人"。這"美麗的錯誤"捉弄了她,就好像上天捉弄了她壹樣。 或許,有些人會把詩中的"我"理解為浪子無家可歸的悲哀, 而這種理解是未嘗不可的。處在那個動蕩時代的臺灣人的心態是壹 種漂泊,等待著壹天能夠有個定位,他們在臺灣島上僅是壹個過客,想著有壹天能回到故鄉,與親人團聚。然而,由於政治緣故, 他們的願望不能實現,因而產生出失落惆悵之感。不過,如果嘗試 把鄭愁予的其他詩作與《錯誤》相對比的話,不難找出有力的旁 證。如鄭愁予《情婦》中"我想,寂寥與等待,對婦人是好的"和 "因我不是常常回家大那種人"兩行,皆表現出女子深守閨中,等 待主人公歸來的主題。另壹首詩《窗外的女奴》中"我是南面的神, 裸著的臂用紗樣的黑夜纏繞。於是,垂在腕上的星星是我的女奴" 亦透露了女子在冷清寂寞的悠長歲月中,空等著男子歸來的淒涼心 境。 《錯誤》這首詩***九行,九十四個字,全篇幅不長,但所表現 的藝術技巧不僅被人稱道,更被人在口頭上傳誦。從結構上看,隱 含著縱橫兩條線索。明顯可見的縱線是自大景到小景,層次分明。開頭兩句先以廣闊的江南為背景,再將鏡頭推移到小城,然後到街 道、帷幕、窗扉,最後落在馬蹄上及打破前面壹片寂靜的馬蹄聲。 這種寫法與柳宗元《江雪》中從"千山鳥飛絕"的大景,最後落墨在漁翁獨釣江心的小景上的空間處理,頗有相似之處,將詩情層層 推向 *** 。從橫線來看,開頭兩句應該是結尾,正是因為"我"從江南走至女子的處所也不進去,女子期盼的"容顏如蓮花開落",等待的熾情變成了心灰意冷。最後兩句本應該是"我不是歸人,是 個過客",所以"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在這裏詩人用了壹個小倒裝句。這樣的安排,造成了結構上的參差錯落,因而更顯 得詩意盎然,在不協調中閃發出光彩。 這首詩另壹動人之處是其語言之美,特別是"美麗的錯誤"數字。這句話原本就是矛盾的,"達達的馬蹄"敲響了女子希望重逢 的心靈深處,因而美麗。不過,這馬蹄聲僅僅從前面路過,並不為 她的企盼而停駐,因而是個錯誤。這壹起壹伏,前後情景的逆轉, 產生了高度的戲劇性,更形成了清勁跌宕之勢。若與此詩的中國性 聯想,又似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所表現的意境。 同時,鄭愁予在詩中還運用了中國傳統古典詩歌的意象,如 "蓮花"、"柳絮"、"馬蹄"、"春幃",特別是"東風"這壹意象取李商隱《無題》中"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之意,再再表現了鄭愁予中國性的最根本的所在。楊牧在《鄭愁予傳 奇》的長篇文章說:"鄭愁予是中國的中國詩人,用良好的中國文 字寫作,形象準確,聲籟華美,而且絕對地現代的",強調了鄭愁予詩歌語言的中國化,從而體現了中國的思想與情感。 文字純凈是這首詩的另壹個優點。鄭愁予在談論寫詩技巧時,說:"寫詩要忠誠,對自己誠,而不是唬唬人的,如果寫的東西連 自己都不確定,那就是不忠實。"因而鄭愁予的《錯誤》強調純凈 利落,清新輕靈,不在文字上玩弄遊戲,或堆砌詞藻,竭力以最忠 實的文字展示詩人最忠實的感情。這是壹首真實、真情的詩。 《錯誤》至今仍能打動無數讀者的心弦,我想最重要的因素不 在於以詞藻取勝,而是以它內在的情感感動人。這種情感不偽裝、 不雕飾,在詩中使情景和諧壹致,產生了意味不盡的藝術感染力。 記得采納啊 解讀壹: “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裏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這是臺灣詩人鄭愁予的詩句。 三月的江南,如蓮花的女子,穿行在蓮花中,歲月已過,容顏如蓮花開落,真是人間絕美的意境,詩人總是喜歡把美麗的女子比作蓮花,把長長的相思寄托蓮子,"蓮子清如水". 從小到大,有多少詩篇是關於江南的?現在終於明白了白居易的那句飽含了多少深情的詩———“能不憶江南?” 綿延的長江,把中國分成了兩半,壹半是鐵馬秋風,壹半是杏花春雨。而每壹個北方人的頭腦中,可能都積澱著這樣的意識,重新踏上江南的土地…… 但我不是歸人,只是壹個過客。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妳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項,三月的春帷不揭 妳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三月的柳絮如此安靜,壹切靜物皆在三月復生,所以壹直以來,就有三月是戀愛的季節.然而,三月的妳的心卻是靜靜的河底的石頭,河水流過,歲月流過,卻絲毫不曾改變妳當初站立的位置,恰如壹處風景,靜立! 春光如畫,我看見寂寞的妳穿行在歲月之間,繁花似落,笑容不現,仿若蓮花,潔白無語! 而這所有風景濃縮的原因在於: 我達達的馬蹄聲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壹切的外在沈靜,內心如此之絕望的原因在於:我不是歸人,我是過客! 仿佛聽到<綠袖子>的聲音,繞人而過. 青石板上,水珠滴滴落落,春風依舊,歲月無聲. 仿佛壹切皆為無妄之臆想,什麽也不曾經過....... 解讀二: 我打江南走過,原因是因為那兒有等我的人,或是情婦,或是戀人. 她是壹個很漂亮的女子,容貌如蓮花,正因為如此,所以浪漫的我經常打江南走過,不是說江南多才子,才子多風流,所以才會有秦淮八艷流傳在世上,才會有<桃花扇>的千古留香. 能夠讓我回顧的女子,當然有壹顆沈靜的外表艷麗的內心,即時下流行的悶騷之說. 即使妳如此之美麗,然而,每壹個生長在現代的人多為怕負責任的人,每壹個稍稍有些才識的青年,當然不會被兒女情長所迷,所以現在社會才會流行試婚或是只戀愛不結婚,不然我在壹顆樹上吊死的話,滿園春色讓誰去觀賞呢? 所以好心的我,不忍心春色枯萎,當然絕對不會傷害妳,我只能告訴妳,我只是妳生命中的過客...... 正因為我的灑脫,妳才會壹直思念我,因為我留給妳的都是美好的回憶:譬如江南絲竹,譬如名典咖啡,譬如長亭送別...... 壹切皆是美麗的,美麗的原因則是: 我不是歸人,我是過客! 嗚呼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