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婦》
昨日入城市,
歸來淚滿襟。
遍身羅綺者,
不是養蠶人。
《陶者》—— 梅堯臣(宋詩)
陶盡門前土,
屋上無片瓦。
十指不沾泥,
鱗鱗居大廈。
《憫農》——李紳
鋤 禾 日 當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誰 知 盤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憫農》——李 紳
春 種 壹 粒 粟,
秋 收 萬 顆 子。
四 海 無 閑 田,
農 夫 猶 餓 死
白居易的《觀刈麥》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槳。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2. 有哪些關於耕種的古詩關於耕種的古詩:
1、《野老歌》
唐:張籍
老農家貧在山住,耕種山田三四畝。
苗疏稅多不得食,輸入官倉化為土。
歲暮鋤犁傍空室,呼兒登山收橡實。
西江賈客珠百斛,船中養犬長食肉。
2、《山中逢道士雲公》
唐:孟浩然
春余草木繁,耕種滿田園。
酌酒聊自勸,農夫安與言。
忽聞荊山子,時出桃花源。
采樵過北谷,賣藥來西村。
村煙日雲夕,榛路有歸客。
杖策前相逢,沂然是疇昔。
邂逅歡覯止,殷勤敘離隔。
謂予搏扶桑,輕舉振六翮。
奈何偶昌運,獨見遺草澤。
既笑接輿狂,仍憐孔丘厄。
物情趨勢利,吾道貴閑寂。
偃息西山下,門庭罕人跡。
何時還清溪,從爾煉丹液。
3、《贈徐安宜》
唐:李白
白田見楚老,歌詠徐安宜。制錦不擇地,操刀良在茲。
清風動百裏,惠化聞京師。浮人若雲歸,耕種滿郊岐。
川光凈麥隴,日色明桑枝。訟息但長嘯,賓來或解頤。
青橙拂戶牖,白水流園池。遊子滯安邑,懷恩未忍辭。
翳君樹桃李,歲晚托深期。
4、《觀田家》
唐:韋應物
微雨眾卉新,壹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饑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稟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裏。
5、《東郊別業》
唐:耿湋
東臯占薄田,耕種過餘年。護藥栽山刺,澆蔬引竹泉。
晚雷期稔歲,重霧報晴天。若問幽人意,思齊沮溺賢。
3. 描寫農作的詩句社日
王駕
鵝湖山下稻粱肥
豚柵雞棲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
家家扶得醉人歸
過故人莊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
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
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
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
還來就菊花
四時田園雜興
範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雨過山村
唐·王建
雨裏雞鳴壹兩家,
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
閑著中庭梔子花.
遊山西村
陸遊
莫笑農家臘酒渾,
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壹村.
蕭鼓追隨春社近,
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
4. 關於耕種的詩詞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念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和聖俞農具詩十五首其三耕牛》
朝耕草茫茫,暮耕水潏潏.
朝耕及露下,暮耕連月出.
自無壹毛利,主有千箱實.
睆彼天上星,空名豈余匹.
弄田播種近臣從,不比親耕典秩宗.
布谷有聲春已暮,看花無興草全茸.
勞躬漫謂勤民亟,愁意多緣望雨濃.
豐澤籍田將禦苑,年年端是重三農.
《蠶婦》
昨日入城市,
歸來淚滿襟。
遍身羅綺者,
不是養蠶人。
《陶者》—— 梅堯臣(宋詩)
陶盡門前土,
屋上無片瓦。
十指不沾泥,
鱗鱗居大廈。
《憫農》——李紳
鋤 禾 日 當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誰 知 盤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憫農》——李 紳
春 種 壹 粒 粟,
秋 收 萬 顆 子。
四 海 無 閑 田,
農 夫 猶 餓 死
白居易的《觀刈麥》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槳。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5. 有關農民,耕作,土地的詩詞《蠶婦》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襟。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陶者》—— 梅堯臣(宋詩)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
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憫農》——李紳 鋤 禾 日 當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誰 知 盤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憫農》——李 紳 春 種 壹 粒 粟, 秋 收 萬 顆 子。
四 海 無 閑 田, 農 夫 猶 餓 死白居易的《觀刈麥》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槳。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6. 描寫“農耕”的詩詞1、《憫農二首》唐代:李紳春種壹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釋義:春天只要播下壹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獲很多糧食。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著農民的血汗?2、《野老歌 / 山農詞》唐代:張籍老農家貧在山住,耕種山田三四畝。
苗疏稅多不得食,輸入官倉化為土。歲暮鋤犁傍空室,呼兒登山收橡實。
西江賈客珠百斛,船中養犬長食肉。 釋義:老翁家貧住在山中,靠耕種三四畝山田為生,田畝少,賦稅多,沒有吃的。
糧食送進官府的倉庫,最後腐爛變質,化為泥土。壹年到頭,家中只剩下鋤頭、犁耙靠在空房子裏面,只好叫兒子上山去拾橡子充饑。
從長江西面來的富商的船中,成百上千的珠寶用斛來計量,就連船上養的狗也長年吃肉。3、《憫農》宋代:楊萬裏稻雲不雨不多黃,蕎麥空花早著霜。
已分忍饑度殘歲,更堪歲裏閏添長。釋義:稻田因天氣大旱而沒有多少成熟的,蕎麥也因為寒霜來得太早而沒了收成。
農民們早就料到今年要忍饑挨餓過日子了,卻偏偏又趕上今年閏了壹個月,挨餓的日子就更長了。4、《田家元日》唐代:孟浩然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說此年豐。釋義:昨天夜裏北鬥星的鬥柄轉向東方,今天早晨壹年又開始了。
我已經四十歲了,雖然沒有官職但仍擔心農事。靠近在種滿桑樹的田野裏耕作的農夫,扛著鋤頭和牧童壹起勞作。
農家人推測今年的收成,都說這壹年是豐收年。5、《蠶谷行》唐代:杜甫天下郡國向萬城,無有壹城無甲兵!焉得鑄甲作農器,壹寸荒田牛得耕?牛盡耕,蠶亦成。
不勞烈士淚滂沱,男谷女絲行復歌。釋義:全天下各地區千萬座城池,沒有壹座沒有甲胄兵器!怎麽樣才能把甲胄兵器鑄作農具,讓每寸土地都能夠得到耕種呢?如果能這樣,耕牛盡其用,蠶桑業有成;就再也不需要讓戰士們灑淚滂沱,那時全社會男耕女織,安居樂業,人們壹邊走,壹邊唱歌,是多麽好啊。
7. 描寫農耕的詩詞《歸園田居》(其三) 陶淵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外狹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觀刈麥》 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閭門即事》 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農耕小詩》 飄雪 在柔柔的微風中 在倒垂的雨幕裏 我朦朧的看見壹個身影 挽著褲筒、衣袖 左手牽牛,右手執鞭 轉瞬間 壹片綠油油的土地 變成壹灣淺水 他們等待著 等待時間的到來 播下嫩綠的秧苗 《憶春耕》 謝白 綠滿江南響杜鵑, 水渠急汩灌梯田。
壹犁泥水拖新月, 幾點蛙聲沒暮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