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將進酒》唐李白 )
翻譯:名貴的五花良馬,昂貴的千金皮衣,快叫侍兒拿去統統來換美酒吧,讓我們壹起來消除這無盡的長愁!
2、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五代 李煜)
翻譯: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盡的春江之水滾滾東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盡的春江之水滾滾東流。
3、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唐 岑參)
翻譯:無邊沙漠結著厚厚的冰,萬裏長空凝聚著慘淡愁雲。
4、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蔔算子·詠梅》?宋 陸遊?)
翻譯:黃昏裏獨處已夠愁苦,又遭到風吹雨打而飄落四方。
5、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武陵春·春晚》宋 李清照)
翻譯:只恐怕雙溪蚱蜢般的小船,載不動我許多的憂愁。只恐怕雙溪蚱蜢般的小船,載不動我許多的憂愁。
擴展資料: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1、創作背景:
此詞與《浪淘沙·簾外雨潺潺》均作於李煜被毒死之前,為北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是時李煜歸宋已近三年。宋太祖開寶八年(975年),宋軍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滅亡。
三年後,即太平興國三年,徐鉉奉宋太宗之命探視李煜,李煜對徐鉉嘆曰:“當初我錯殺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這種心境下,李煜寫下了這首《虞美人》詞。
2、作品鑒賞:
“春花秋月何時了”表明詞人身為階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傷懷。“往事知多少?”回首往昔,身為國君,過去許許多多的事歷歷在目。
據史書記載,李煜當國君時,日日縱情聲色,不理朝政,枉殺諫臣……透過此詩句,不難看出這位從威赫的國君淪為階下囚的南唐後主,此時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茍且偷生的小樓又壹次春風吹拂,春花又將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國卻早已被滅亡。詩人身居囚屋,聽著春風,望著明月,觸景生情,愁緒萬千,夜不能寐。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盡管“故國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這兩句就是具體寫“回首”“故國”的——故都金陵華麗的宮殿大概還在,只是那些喪國的宮女朱顏已改。這裏暗含著李後主對國土更姓,山河變色的感慨!
以上六句,詩人竭力將美景與悲情,往昔與當今,景物與人事的對比融為壹體,尤其是通過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滄桑的強烈對比,把蘊蓄於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傾瀉出來,凝成最後的千古絕唱——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詩人先用發人深思的設問,點明抽象的本體“愁”,接著用生動的喻體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滿江的春水來比喻滿腹的愁恨,極為貼切形象,不僅顯示了愁恨的悠長深遠,而且顯示了愁恨的洶湧翻騰,充分體現出奔騰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全詞以明凈、凝練、優美、清新的語言,運用比喻、比擬、對比、設問等多種修辭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詩人的真情實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