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晚年詩筆常帶有壹種恬淡寧靜的氣氛。這首詩,就是以他沈湎於佛學的恬靜心境,描繪出山林古寺的幽邃環境,從而造成壹種清高幽僻的意境。王國維謂“不知壹切景語,皆情語也”。這首詩的前六句純乎寫景,然無壹處不透露詩人的心情,可以說,王維是把“晚年惟好靜”的情趣融化到所描寫的景物中去的了。因此最後“安禪制毒龍”,便是詩人心跡的自然流露。 詩采用由遠到近、由景入情的寫法,從“入雲峰”到“空潭曲”逐步接近香積寺,最後則吐露“安禪制毒龍”的情思。這中間過渡毫無痕跡,渾然天成。詩人描繪幽靜的山林景色,並不壹味地從寂靜無聲上用力,反而著意寫了隱隱的鐘聲和嗚咽的泉聲,這鐘聲和泉聲非但沒有沖淡整個環境的平靜,反而增添了深山叢林的僻靜之感。這就是通常所講的“鳥鳴山更幽”的境界。
詳細見參考資料裏,裏面有逐句賞析,還有譯文,上面的就權當是引路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