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小很小的時候,我就愛上了背古詩。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唐朝李紳寫的《憫農》其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用通俗淺顯的語言描寫了農民伯伯種地的辛苦,它不僅瑯瑯上口,而且千古傳誦。
每天每當我端起飯碗,看著碗裏香噴噴的米飯,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這首詩,我仿佛看見農民伯伯們在烈日當空的中午冒著酷暑,給禾苗鋤草,他們的汗水如雨而下,壹滴滴灑落在禾苗生長的土裏。等禾苗長成沈甸甸的稻子後,農民伯伯們再把它們收割曬幹,打成大米,到最後煮成米飯端上餐桌。這壹粒粒的米飯都是農民伯伯們辛勤的汗水換來的,是多麽的不容易!所以,每當我吃飯時,我都吃得特別的幹凈,也特別的小心,生怕米飯掉了,把農民伯伯們的辛勤勞動給浪費了。
2. 用古詩寫作文賀知章 ——詠柳
碧玉妝成壹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蘇軾——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元稹——《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王安石——《梅花》
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3. 寫幾句古詩春夏秋冬的古詩 春 1、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杜牧《江南春》) 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4、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5、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誌南《絕句》) 6、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7、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賀知章《詠柳》) 8、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遊園不值》) 9、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朱熹《春日》) 10、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市《泊船瓜洲》) 夏 1、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裏)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楊萬裏《小池》) 3、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 4、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
(同上) 5、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約客》) 6、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白居易《觀刈麥》) 秋 1、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馬誌遠《天凈沙-秋思》) 2、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杜牧《山行》)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4、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5、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6、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 7、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8、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李商隱《夜雨寄北》) 冬 1、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
(同上) 3、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同上) 4、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同上)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6、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陳毅) 7、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 《沁園春-雪》) 與月亮有關的古詩:1.《月下獨酌》唐.李白 花間壹壺酒。
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
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
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
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
相期邈雲漢。 2. 《竹裏館》唐.王維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3.《山居秋螟》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4.《月夜》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5.《把酒問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壹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白兔搗藥秋復春, 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看明月皆如此。唯願當歌對酒時, 月光長照金樽裏。
6.《新月》唐.徐寅 雲際嬋娟出又藏,美人腸斷拜金方。嫦娥壹只眉先掃, 織女三分鏡未光。
珠箔寄鉤懸杳靄,白龍遺爪印穹蒼。 更期十五圓明夜,與破陰霾照八荒。
7.《望月懷遠》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8.《秋月》唐.白居易 夜初色蒼然,夜深光浩然。稍轉西廊下,漸滿南窗前。
況是綠蕪地,復茲清露天。落葉聲策策,驚鳥影翩翩。
棲禽尚不穩,愁人安可眠? 9.《月下喜邢校書至自洛》唐.李益 天河夜未央,漫漫復蒼蒼。重君遠行至,及此明月光。
華星映衰柳,暗水入寒塘。客心定何似,餘歡方自長。
10.《望漢月》宋.柳永 明月明月明月。爭奈乍圓還缺。
恰如年少洞房人,暫歡會、依前離別。 小樓憑檻處,正是去年時節。
與戰爭有關的古詩:從 軍 行 (選壹) 唐·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出 塞 (選壹)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少 年 行 (選壹) 唐·王 維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武威送劉判官赴磧西行軍 唐·岑 參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馬去疾如鳥,都護行營太白西,角聲壹動胡天曉。 和張仆射塞下曲 唐·盧 綸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少 年 行 (選壹) 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成陽,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
夏 日 絕 句 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牡 丹 宋·陳與義 壹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龍鐘客,獨立東風看牡丹。
示 兒 宋·陸 遊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州 橋 宋·範成大 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初入淮河 (選壹) 宋·楊萬裏 船離洪澤岸頭沙,人。
4. 古詩詞伴我成長作文古代詩詞是我們的老祖先給我們留下來的文化瑰寶,文字優美,內涵豐富,讀起來朗朗上口,品起來回味悠長,影響著我們中華民族壹代又壹代人。
在家庭的影響下,我從小就與古詩詞結下了不解之緣,從兩歲時開始背誦“鵝、鵝、鵝”和“浣溪沙”到現在沈醉於“春江花月夜”和“水調歌頭”,詩詞壹直陪伴著我長大。我的父親向來以文自負,是個可以背誦大量詩詞的人,為了給我營造氣氛,天天在家吟經誦典,起初我還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在潛移墨化之中,我也對詩詞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時間長了,我也能背誦很多,有時候,爸爸故意背錯壹句,我聽到了,會立即指出,並為自己能指出爸爸的錯誤而自豪,從而更加喜歡詩詞。
在我學習和成長的道路上,也打上了深深的詩詞烙印。“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讓我深深地理解了母愛,幼小時就有了用“寸草心”報答父母“三春暉”的信念;“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讓我知道“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會留下終生遺憾!“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桐已秋聲”使我深感光陰易逝;“壹寸光陰壹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讓我懂得珍惜時間。
詩詞讓我明白友誼的重要,“勸君更盡壹杯酒”是對朋友的依依惜別,“壹片冰心在玉壺”代表著友情的純潔和偉大,“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飽含著對朋友的祝福,“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又有著和朋友“千裏***禪娟”的幸福。“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是遊子對親人的傾訴;“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是詩人對回故鄉的期盼;在外漂泊了好多年,終於可以回家時,連杜甫這樣的偉大詩人也會“漫卷詩書喜欲狂”。
在詩詞中也不乏壹些愛國的篇章,滿懷著對祖國的熱愛,嶽飛寫下了“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到死也沒有看到祖國統壹的愛國詩人陸遊也只好在給兒子的遺書中安排“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望告乃翁”。詩詞還可以陶冶情操,每每背起那“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我都有飲馬長江邊,看那濤濤江水,體會“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豪氣,每每讀到“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自己也仿佛身處月缺花殘的小院,為春的匆匆離去黯然淚下。
詩詞讓我的生活更加充滿樂趣,看到好的景色,即興作詩填詞,和爸爸對上幾句,都能使我興高采烈!當自己在寫作文時能恰到好處地用上兩句,那就是心花怒放了!詩詞,伴我從呀呀學語到小學六年,現在我已經是初中生了,接觸的詩詞更多了,對詩詞的理解也更深刻,相信在我以後成長的道路上,詩詞也壹定會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5. 如果作文裏多引用古詩詞和典故好嗎那就要看是什麽文章了.因為無論是什麽事情都應該有壹個度.然而詩詞歌賦是我國的無價之寶,壹個人對與詩歌的鑒賞評讀就可看出壹個人的文化內涵以及修養.在作文中適當的應用詩詞的話,不但可以是使文章出彩,也可以使妳在閱讀者的心裏塑造壹個博學多才的形象,從而為妳帶來壹個好的影響.壹兩句的話就最適合用在壹些平常的記敘文或者是觀察類的文章.壹般寫景的時候就可以稍微的多用幾句,用詩句來表達妳的感覺.寫物的話像寫花,風雨雪等等這類東西的話也是很適合多用壹點的.多的引用就不好了.這樣只會讓人覺得妳是在買弄,而且由於詩詞的原因,可能會盛過妳其他的文字,讓人把全部的感覺和註意力都放到了詩詞上,從而忽略了妳想要寫的東西.這只是我的個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