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自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詩句描寫江上思鄉之情。前句寫人在異鄉,思鄉流幹了眼淚。這是誇張,意在突顯其思鄉之深切。後句寫家在遠方而遙不可及的孤寂悲苦之情。“孤帆”,明寫船單影只,暗寫船上之人的寂寞之情。“天際”,誇張家鄉之遠,遠在天之盡頭,以此強調歸鄉而不得的悲情。
2、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選自唐·崔顥《黃鶴樓》。人在異鄉,思鄉之情自在情理之中。日暮時分,正是家人團聚之時,而眼下,人在他鄉,其孤獨感可以想見;江水泱泱,煙波茫茫,人在孤舟之上漂蕩,其漂泊感自然可以想見。此情此景,教人如何不思鄉?上面兩句正是寫出了這種特定情境中的思鄉情感。
3、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選自晉·李密《陳情表》。煢,沒有兄弟的人。煢煢,孤獨的樣子。孑,孤單的親子。吊,慰問。沒有兄弟,孤苦伶仃,只有身體與影子相伴相憐。此言沒有兄弟姐妹的孤獨之情。人到愁來無處會,不關情處總傷心。
4、人行秋色裏,雁落客愁邊。
選自宋·方嶽《泊歙浦》。秋天是萬物蕭條之時,本來就會令人傷感。況且又是人在異鄉,孤身外出奔走,其淒苦的心情可想而知。此乃寫人在他鄉的孤苦之情。但詩人並未直抒胸臆,而是通過“雁落客愁邊”(只有雁可憐他,落下相陪伴)的情節,以景寫情,將此秋日裏懷鄉感傷之情深含而不露地表達出來。
5、壹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選自唐·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三)。紫臺,漢代宮殿名。朔漠,北方大漠,指匈奴。青冢,指王昭君墓。此二句是寫王昭君的悲劇人生,卻寫得雄渾有力。“壹去紫臺連朔漠”,以“紫臺”對“朔漠”,由環境的反襯,寫其生前為了國家遠嫁匈奴,離別漢宮,獨往萬裏之遙的大漠異域,終其壹生的淒苦之狀;“獨留青冢向黃昏”,以“青冢”、“黃昏”兩個特定的空間與時間相結合,寫其死後不得歸葬故鄉,孤魂野泊,獨在他鄉異域的孤寂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