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花燈的七絕詩有:《詠山城元夜花燈》、《元夜有感》 、《邀祝秀才(二首)》、《滴滴金·尊前壹把橫波溜》等,具體如下:
1、七絕《詠山城元夜花燈》之壹。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今遇超級百年月,花燈相映醉遊人。七絕《詠山城元夜花燈》之二。十裏長虹人似海,爭奇鬥艷百般開。妳方唱罷我登場,入睡花燈月色來。
2、七絕《詠山城元夜花燈》之三。嫣紅姹紫百花開,朵朵雲霞任剪裁。羞色嫦娥偷望眼,乘風欲降此中來。七絕《詠山城元夜花燈》之四。龍南大道舞長龍,火樹銀花不夜城。鄰裏相逢笑相問,人人皆道看花燈。
七言絕句是中國傳統詩歌的壹種體裁,簡稱七絕,屬於近體詩範疇。此體全詩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韻、粘對等方面有嚴格的格律要求。這種詩體起源於南朝樂府歌行或北朝樂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晉的民謠,定型、成熟於唐代。
花燈,又名燈籠。燈籠是起源於中國的壹種漢族傳統民俗工藝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紙或者絹作為燈籠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條制作,中間放上蠟燭或者燈泡,成為照明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