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澳門土語的語言特征

澳門土語的語言特征

據葡萄牙專家巴塔亞(Graciete Nogueira Batalha)在《澳門語——歷史與現狀》中介紹,土語在語音方面某些詞尾發生雙元音化現象,例如mês讀作m is ,vez讀作v is, talvez讀作talv is ,pos 讀作p is, rapaz 讀作rapaiz。此外,詞尾消失的現象普遍存在(胡慧明2000)盡量還原古帕萄亞語的面貌,指出土語的語音特點有:

a. 詞形與規範葡語詞形十分接近,是派生自規範葡語的葡語方言詞,其中有字音脫落的現象。如土語margoso(苦瓜)是規範葡語 amargoso句首音的脫落;língu(舌)是língua字尾音的脫落;ome(男人)是homem句首音和字尾音同時脫落。

b. 規範葡語的不定式動詞詞尾r在土語中脫落。

c. 規範葡語的雙顫音rr在土語中轉換成單顫音r。

d. 二合鼻元音 o轉換為強元音 和m的組合。(按:~表示鼻音,強元音即重元音)即變為ám。例如土語chám(地)來自ch o。

e. 土語 、 o不分。

f. 土語ch不發[ ],而發[ ]

g. 詞尾元音雙元音化。

h. 土語i取代規範葡語的e。

I. 規範葡語的ei簡化為 i。

j. 規範葡語的r 變成l 。

k. 規範葡語的lh變成l 。

l. 土語寫法不固定,例如“水”有agu / ago兩寫;“稅館”也有hupu / hoppo兩寫。 土語在詞匯方面的特征最為突出。它廣泛地吸收了不同語言的許多詞語,詞匯量很豐富。例如來自馬來語的詞語有:passo(飯碗)、sapeca(硬幣)、sanco(痰盂)、pulu(糯米)、 par (菜刀)、sara as(用sarom和bajus布做的頭巾)、baju(壹種室內穿的齊腰短衫);來自印度語言的詞語有:fula(花)、lacassa(意大利細面條)、aluá(um doce壹種甜品)、chale(beco死胡同)、daia(parteira助產師)、jambo和jambol o(frutos水果);原始土語向漢語借詞很少,到了現代才明顯增加,例如amui(阿妹)、laissi(利是,紅包);現代來自英語的借詞也不少,例如adap(拮據)、afet(肥胖)。

西方語言學家論證土語時沒有充分註意土語中的粵方言詞,其實粵方言詞在土語中份量不輕。如:minpao(面包)、iamcha(飲茶)、putou(缽頭)、malau-con(馬騮幹,粵方言形容人瘦)、faichi(筷子)等等。

胡慧明歸納土語的詞匯特點有:

a. 土語保留古葡語單詞。

b. 土語有各地的借詞,其中以馬來語和漢語的詞最多。

c. 外語借詞+葡語詞=復合詞。

d. 兩個葡語詞組合成土語詞。

e. 在義域和義項上與規範葡語有關聯的土語詞。

f. 在規範葡語中不存在、從漢語意譯而成的詞和詞組。例如:ninho de pássaro (窩的鳥,燕窩)、asa de pésse(翅膀的魚,魚翅)。

g. 從漢語音譯來的詞。

h. 廣東方言詞。 重疊法用得較多。名詞重疊表示復數或所有,例如casa-casa(房子)、china-china(中國人)、tudo lugar lugar(處處)、tudo loja loja(間間鋪頭)、tudo laia laia(樣樣);形容詞重疊表示程度加強,例如cedo-cedo(非常早)、azinha azinha(快快地)、perto perto(近近地)、quenti quenti(熱熱地)。

形態標誌混淆。名詞“性”、“格”的分別混亂,例如用第三人稱陽性代詞ele指稱女性。“壹位小學生,其母親是中國人,壹天向我講述他在家庭生活中的壹件難事,他多次重復說ele……ele……ele,而我壹直沒聽明白他指誰。‘Ele quem ?’我問。‘Meu m e!’他大聲答道,對我的疑問感到非常驚訝。”(巴塔亞 1994)又如土語第壹人稱代詞已沒有主格、賓格之分:iou falo (我說。我是主格)與busca iou (找我。我是賓格),“我”都用iou,規範葡語是eu acho 和procura-me。動詞變位形式縮減至只有幾種,很多時用動詞原形或現在式或過去式表示所有的人稱和時態。例如“我摔倒了”,規範的葡語是eu caí,土語是eu caiu(主語第壹人稱,謂語第三人稱);“他們拽我”,規範的葡語是eles puxaram-me,土語是eles puchou-me(主語復數第壹人稱,謂語單數第三人稱);“我叫喊起來”,規範的葡語是eu berrei,土語是eu berei-me(不應用反身動詞)。

混合不同語言的構詞法構詞,是土語構詞的特點,常常可以看到不同語言的構詞成分出現在壹個詞的身上,例如粵方言套上葡語的詞綴,或者葡語的詞套上粵方言的詞綴。例如avo-gong: avo是葡語的“祖父/外祖父”,gong是粵方言的“公”,可以當作構詞的後綴,作後綴用的“公”字如壽星公、伯爺公。土語除了有avo-gong,還有avo-po,po是粵方言的“婆”。avo-po是從avo-gong拈連而成的。再如Mari-chai(粵方言“瑪麗仔”)。粵方言的“仔”字功能較多,功能之壹可作表示人的名詞的後綴,例如輝仔、光頭仔、後生仔、衰仔、乖仔、肥仔。仔在這些結構中只表男性,不表女性。土語Mari-chai (瑪麗仔)的“仔”字卻表女性。14

土語的句法格式受到漢語粵方言的影響,使用肯定與否定輪番提問的句式。葡語的“是”和“不是”的問式只有“是嗎”( ?)與“不是嗎”(n o é?)兩種類型,問“是”還是“不是”視說話人的評估或意向而定:當估計答案的肯定成分居多就先肯定了,再問“不是嗎”,當預料答案的否定成分居多則敘述部分用否定再問“是嗎”。也就是說,葡語的肯定問式與否定問式只有“ ,n o é?”與 “N o é, é?”兩種句型。這與英語的反意問句(disjunctive questions)相當。(It is……, isn't it? 與It isn't……, is it?)土語有“是不是呢”的問式,說成“é n o é?”15 用雙重提問取代規範葡語的單項疑問形成壹種句型,再如:

句意

知道不知道

來不來

土語

sabe-nunca?

vem nunca?

粵方言

知唔知?

來唔來?

規範葡語

sabe?

vem?

土語直譯粵方言表否定的句式“唔好+動詞”中的“好”字,形成“洋涇浜”式的獨特句式:

句意

不要買

不要逃走

不要啰嗦

土語

ne-bom compa

ne-bom fugi

ne-bom bafo comprido

粵方言

唔好買

唔好走

唔好咁長氣

規範葡語

n o-compre

n o fuga

n o prolixo

土語的“動詞+來+動詞+去”的句式,明顯來自漢語:

漢語

走來走去

土語

anda vem anda vai

規範葡語

vai e vem 土語因為具有調侃、輕松、低俗等特點,所以經常出現在喜劇作品中,也偶爾出現在壹些氣氛輕松的場合,例如2004年8月23日《澳門日報》刊載的壹則題為《鏵哥出席晚宴難得輕松學講土語引起轟動》的特寫:“在晚宴上,澳門的葡人社群安排了壹連串表演,除了澳門人樂隊的演出,更有澳門土語‘棟篤笑’ ,由致力發展土生話劇的大律師飛文基擔綱演出。飛文基在演出時向特首建議將土語列作官方語言,澳門便會有多些人認識土語,有利溝通和普及。之後有人建議何厚鏵學兩句土語,以利溝通。何厚鏵笑說:‘我要學兩句土語,壹句可以公開講,另壹句只可以收埋講!’飛文基笑說:‘我教妳兩句,都可以大聲公開講,就教妳講明年個個都好,皆大歡喜!’飛文基教何厚鏵說:‘Ano seguinte,Todo gente,Tem aumento’,登時惹得滿堂大笑,不要以為鏵哥說得不好,他說得字正腔圓,咬字清晰,只是這幾句葡文的意思系‘明年大家都可以加薪!’當即有人問:‘在座有幾多人系公務員?’”這段特寫中引用的土語用中文逐字註釋如下:

Ano seguinte,Todo gente, Tem aumento.

(年)(下壹個)(所有的人)(增加,名詞,此處可解加薪)

規範的葡語表述應該是:

No ano seguinte,Todo a gente, Tem aumento.

土語不合規範的地方在於:

(1)缺少介詞“在……”;

(2)todo陽性形容詞,gente陰性名詞。形容詞的性與名詞的性搭配不當。 澳門的土語與葡語關系十分密切,與漢語(粵方言)也有緊密的關系。例如下列壹首土語詩歌:

土語

Nhonha na jinela

Co fula mogarim

Sua mae tancarera

Seu pai canarim

規範葡語

Senhora à janela,

Com flor de jasmim

Sua mae tancareira

Seu pai canarim.

中文譯文

窗邊的女郎,

手拿壹朵茉莉花,

她的母親是中國蛋家妹,

她的父親是葡裔印度人。

這首詩中顯示土語有如下特點:

(1)Nhonha可能是Senhora的縮寫或非洲葡萄牙語nhom的訛用,意指年青的女性。這個詞的來源說法不壹,有說來自馬來語的nyonya或nonya(已婚中國女子),有說來自爪哇語的nona(歐洲或中國的獨身女兒)。13

(2)省略鼻尾音:com 被省去m成co。

(3)摻雜南亞壹帶語言的詞語,例如不用規範葡語的flor而用印度語言的fula。單音節的flor變作雙音節的fula,還可以理解為土語的音節化傾向。漢語是壹種輔音不單獨出現和復輔音很不豐富的語言,對譯西方語言時通常以帶有元音的音節取代不成音節的輔音。flor變fu—la體現了這個語音對應的特點。

(4)是在壹個詞的結構中既有向粵方言的借音,又有葡語構詞成分,例如詩中的tancarera和 tancareira。tancar或tancá是粵方言“蛋家”的音譯。蛋家的意思是“雞蛋形狀的家”,因船的形狀好像隧道形的遮篷而得名。船是船民的家,借此指稱船上的船民。eira是葡語陰性名詞詞尾,土語往往將eira寫成era,tancarera就是“蛋家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