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小暑與荷花的詩句

小暑與荷花的詩句

小暑與荷花的詩句如下:

《小暑》(左河水)地煮天蒸盼雨風,偶得雷暴半圓虹。旱南澇北分天壤,卻有荷塘色味同。

《端午三殿侍宴應制探得魚字》唐·張說小暑夏弦應,徽音商管初。願賫長命縷,來續大恩餘。 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

《贈別王侍禦赴上都》唐·韓翃翩翩馬上郎,執簡佩銀章。西向洛陽歸鄠杜,回頭結念蓮花府。

小暑節氣到來,表示北半球的中國,進入了夏天的蒸煮模式,水深火熱,絕對不是冰火兩重天,是全天處在沸水烈日的感覺下。

元稹這首小暑節氣詩,抓住了小暑節氣的特征,溫風,暑熱,雷雨,鷹擊長空,蟋蟀長鳴,構成了季夏上半時段的濕熱蓬勃。

古詩四首談小暑:小暑不足畏,雨聲荷葉香。公歷7月6日到8日之間,農歷六月上旬,迎來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小暑。

小暑節氣在季夏,就是傳統夏天的最後壹個時段。從太陽軌跡上來講,是太陽行經北回歸線南行的時候。此時不是壹年中白天最長的時段,而且每天白天都在縮短,

但是卻是地球北半球積溫上行的時候,而且這種積溫帶來的暑熱,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為了照應更溽熱的大暑,所以這十五天,稱之為“小暑”。表示“暑”來了,但是還沒有到最強。

“暑”字是什麽意思呢,在上古,是表示溫度濕度強烈的壹個特殊詞。現在的人,看到的是漢字是上下兩個日,或者是人頂著太陽在曬,但是甲骨文中的暑字,

更有體感的形象,那是太陽在上,下面是壹個巨大的釜鼎,下面燃燒著柴火。古代的釜鼎通常是專門用來蒸煮熱水湯羹。

這就表明暑,不單單是太陽下的炎熱,還代表壹種讓人難受的被蒸煮壹樣的濕熱。

小暑節氣到來,表示北半球的中國,進入了夏天的蒸煮模式,水深火熱,絕對不是冰火兩重天,是全天處在沸水烈日的感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