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詩歌改寫:
清明,壹向給人的印象總是壹片濕雨。
或是風狂雨恣,或是和風細雨,從清晨開始,至黃昏之際,在煙雨彌漫的山野中,在泥濘難行的小路上,總有頂風冒雨,點綴寂寥,行行重行行的掃墓人;或三五成群,扶老攜幼,或壹二個孤影,跚跚獨行。百墳拱起,千碑林立;煙雨朦朦,青草離離。壹片荒涼,壹片淒迷,壹片死寂。拔凈壹片亂草,擺下幾杯冷酒,燒上壹把紙錢,只有心底彌滿幽幽的愁緒和淡淡的哀愁!
在這淒冷的時刻,我騎著壹匹瘦馬走過。想著過世的親朋,怎不潸然淚下,思念積聚在心胸不能發泄。我要尋酒大醉來忘卻這刻骨的相思,但酒家何在?我遍尋不到它的所在,就在這時,有壹牧童騎著大水牛從我身旁悠閑走過。我禁不住上前問到:“孩子,酒家在何處啊?”
“酒家就在前面的杏花村啊。”
杏花村,多好的名字啊。我打馬向杏花村走去。走向那能讓我忘記思念的地方,去品嘗那醉人的毒藥。